圖:國內首單SAF發貨中國航油
近日,商務部外貿發展局發布“綠色貿易最佳實踐”案例,河南省君恒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君恒生物)關于可持續航空燃料(簡稱SAF)研發生產實踐被評為“綠色最佳轉型十大案例”,做法《核心技術攻堅, 地溝油變身碳減排“尖兵”》分別被商務部外貿發展局的《中國綠色貿易公共服務平臺》和公眾號推介。
君恒生物是河南省濮陽市一家專注于綠色低碳、生物質新能源及新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國際貿易的民營企業。SAF是一款綠色低碳燃料,是21世紀中葉民航業深度碳減排的重要手段。君恒生物堅持綠色轉型發展,自籌資金、自主開發廢棄油脂制備技術,攻克了特殊反應器裝置改造和獨特配方催化劑選擇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成功研發出可持續航空燃料,并商業化運行。2024年1月獲得中國民航局SAF適航證,是國內首家獲得適航證的民營企業,也是目前國內SAF產品最大生產商和供應商。
推介案例從三個部分介紹了君恒生物的做法:一是重視科研人才,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高度重視人才和科研,以培養、引進、合作等多種方式聚集專業技術人才,建有15個省市級研發平臺,發明專利18項,新型實用專利21項,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二是專注自主研發,實現廢棄油脂資源綜合利用。公司自籌資金,歷經5年自主研發以廢棄食用油脂(UCO)為原料,通過加氫飽和、加氫脫氧、異構改質等工藝生產制備生物航空煤油(SAF)。經專業部門檢測,產品各項指標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行業標準MH/T 6106—2014要求。三是創新工藝支撐生物質能源擴產出口。2022年11月,在河南省化工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會上,公司自研SAF項目被認為,在廢棄油脂制備生物柴油和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開發方面有創新,工藝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證書編號:202241HG0031)。依托該項技術建設了30萬噸/年生物質新能源生產裝置,2023年10月一次開車成功,目前在建二期SAF項目,同時立項儲備30萬噸/年秸稈制備SAF生產項目,投產后可增收50億元。河南經濟報記者 賽曉濤 通訊員 李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