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和排外肯定會落后,封閉的經濟體系沒有辦法利用外部的資源,說白了沒有外企的進入,沒有國際的貿易,大家肯定在收入方面會進行大幅度的減少。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
電腦、互聯網很多都是外來品,不就是一個圣誕節,沒有必要上綱上線。
很多網友其實對于圣誕節背后的含義根本不在乎,如果我們從商家的角度看,很多商家為了迎接圣誕節,然后做了很多促銷的活動,這在一定層面上也促進了消費的增長,如果過度的封閉和排外,只會是一種落后和不自信的表現。
最近這幾天互聯網上很多人都在談論我們要抵制圣誕節,要過自己的節假日,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這么講,無論任何的一個節日。圖的就是一個氣氛和熱鬧,僅此而已,過分的上綱上線,反倒顯得小氣了。
互聯網上有一個大V,全網擁有幾百萬粉絲,平時主要發表一些國際觀點,按照黃教授的說法,大城市挺好,開放包容就是真正的自信。
三里屯、王府井。
藍色港灣都熱鬧非凡,選擇自由,不要做道德綁架。
咱們的大門要越開越大,絕不能被民粹。捆綁了輿論,影響了咱們的發展,這一點網友們還是要看清楚。
從相關的圖片也能看得到,北京街頭的圣誕樹確實很漂亮,不少的當地居民也圍繞著圣誕節出門游。玩不少的媒體其實在之前一直強調一個觀點,要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要經商環境維護好,要讓居民有能力消費,如果我們按照這個角度來思考,大家出門消費是不是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讓經濟更加的有活力,這是一個正向的宣傳。
我發現互聯網輿論場確實有著類似的場景,只要提到西方的節日,就好像和咱們有一些不對勁,甚至上綱上線談論到立場當中。
我覺得這種情況是時候要警惕、要反思了,越封閉越民粹。
越民粹越落后,現在被帶起來的一股歪風,也不知道為什么在互聯網上越吹越猛烈,如果民粹的聲音越來越大,那么大家之間的信任感、危機感就會加強,如果人與人之間不信任一個什么樣的事情都要上綱上線,談論立場的話,那這樣的場景挺可怕。
如果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也可以看到有過很多相同的景象。
一些知名的企業沒有做任何關于圣誕節的宣傳,是不是在這個角度考慮,很多企業現在連圣誕節要不要以宣傳都有一種擔憂和害怕?
按照市場經濟的邏輯背景,下一個節假日,那么很多企業肯定會大力的宣傳,現在一些企業都不敢宣傳了,這背后的氣氛大家會不會覺得很詭異、很魔幻?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很多企業在節假日的時候做一些營銷的活動,來鼓勵大家去消費、去購物,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積極正面的導向。
很多媒體也在宣傳,要鼓勵居民的消費,要擴大消費的能力,讓大家有錢花,讓大家去購物,要讓經濟有活力。
所以說無論從經濟方面來考慮,還是從一些其他問題當中考慮圣誕節這個假期大家還是要過的,我們也可以看到北京的一些街頭圣誕樹很美麗,很漂亮。
連北京的街頭都到處布滿了圣誕樹,那么請問其他的一些地方為什么還要反對過一個圣誕節?
這不是公開叫板唱反調嗎?
商家需要圣誕節做一個營銷的活動,多賺點錢,老百姓也需要一個熱鬧的氛圍,不要和一些其他的問題掛上聯系,這是一個特別不好的現象,只有開放和包容,向往美好是大家共同的追求,完全沒有任何的必要去上綱上線。
互聯網輿論場有一些人老是從立場的角度去談論,而且問題就在于這些人談論的立場也不對,最后就變成了一個情緒的發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