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直在美國的兆凡老師回到國內,并和藍方老師展開了兩年來的首次線下對話。同樣經歷了生娃、孩子上學、轉換不同城市,同時也身為教育從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者和母親……她們在探索教育、創(chuàng)業(yè)、各自育兒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中美教育觀察、母職困境……兩位主創(chuàng)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感觸,今天這篇文章也分享給你:
● 美國、北京和深圳,不同城市在教育和生活上有什么優(yōu)劣?
● 都說育兒前兩年很難熬,兩位媽媽如何分配給孩子和留給自己的時間?
● 八年的厚積薄發(fā),創(chuàng)業(yè)中,除了收到太多的正反饋,還有哪些平凡的觸動?
還有太多想聊的沒有聊到,大家決定再開一場直播,再拉上主創(chuàng)葉明欣,一起聊聊兩年來的書、人和故事。
歡迎預約直播!
你會怎么選,宜人的環(huán)境還是更多的教育資源?
兆凡:我們有過從北京搬到深圳的經歷,你覺得這兩個城市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藍方:深圳的生活質量真的是好太多了。回想在北京的時光,給我一種“沒苦硬吃”的感覺。
記得剛來的時候,同事們問我對深圳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當時就說,每個廁所都有母嬰室,讓我感覺被關懷到了,甚至深圳的機場里都設置了兒童游樂空間。
我們剛來深圳的一次團建,那里只有簡易的移動廁所,我一般對這種廁所比較嫌棄,結果一進去我就震撼了——連這種景點的簡易廁所都會設母嬰室,而且里面的設備又好又干凈。
帶孩子后,需求會有很大的不同,會關注很多細節(jié)。
我漸漸感覺到,深圳在兒童友好方面做得非常好,有很多設計優(yōu)秀、顏值在線的兒童公園給孩子們玩。這些公園的細節(jié)做得特別好,比如玩沙的地方旁邊一定有洗手的設施,設置方便孩子使用的廁所和洗手池等等;而很多其他城市的大公園,可能都沒有一個免費的滑梯供孩子玩。
兆凡:去美國以后,我的兒子在一個森林幼兒園上學,每天早晨他去幼兒園,先在教室待一個小時,之后就回去戶外活動。夏天的時候,每天大約有6個小時都在戶外;冬天也會有4個小時。
他本來是一個很謹慎、有些內向的孩子,但自從去了森林幼兒園后,每天都在大自然中不斷探索,玩泥巴、認各種各樣的樹木。這里的孩子們覺得各種戶外的場地都是可以盡情探索和玩耍的,他們不會怕臟,也不會怕冷,學校給他們穿了合適的衣服。
自然對孩子的重要性太容易被忽視了。
我們培養(yǎng)的這一代孩子,更熟悉電子產品,更習慣于在室內的舒適環(huán)境中生活。但人類本質上是一種動物,親近自然能夠帶來安慰和幸福。接觸自然不僅能解壓,也能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從小就重視自然,讓孩子在自然中探索,花更多時間與自然親密接觸,這將為他們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藍方: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很多人會覺得深圳的教育資源比不上北京,應該為了孩子的教育留在北京嗎?
兆凡:這涉及到教育資源的問題。你跟我說過,如果要找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幼兒園,相比在深圳,北京的選擇會多很多,你是怎么做的選擇?
藍方:這其實是我們經常和孩子們去討論的話題,如何權衡利弊?對我的孩子來說,首先我們在北京可以失去的并沒有那么可惜,我們本來就不打算去海淀區(qū)或西城區(qū)卷。
其次,如果他的教育是在高考體系下,的確留在北京更有優(yōu)勢,畢竟北京的學校和高考名額更多。但這也涉及到孩子未來的選擇,他是否只有高考這一條路?他還有沒有其他體制外的選擇?這些都是我會去考慮。
育兒的中間路徑,我們沒有放棄尋找
/主創(chuàng)對談視頻/
藍方:你會有這種感受嗎:孩子長大后,自己的幸福感越來越高了?
兆凡:我和老公在生完孩子后的前三年,有過很多育兒方面的沖突。現在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很多問題都得到解決,的確有了更高的幸福感。
我也想過和你一樣再生一個,但如果這樣,事情又會復雜化。
在美國,獨生子女的家庭非常少,他們要么不生,要么至少會生兩個。因為美國不像這邊,獨生子女的玩伴很難找。很多家庭都是兄弟姐妹一起聚會,所以要找到玩伴往往有挑戰(zhàn)性,但看到你和其他朋友生了二胎后的生活狀況后,還是沒下這個決定。
你至少還得再等兩年,對吧?因為你的二女兒才兩歲。
藍方:記得我在今年3月寫過一篇關于母職和家務分配的文章,那時的我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被困住的感覺。
有位讀者在文章下面留言,用了一個比喻,說育兒的初期像走一條長長的隧道,對于任何母親來說,孩子的前兩歲都是最艱難的,過了兩歲后就會感覺從隧道里走出來。
我覺得這個比喻特別好。雖然隧道里很黑暗,但前面是有光的,你知道遲早可以走出去。現在老二開始整夜睡覺了,斷奶了,我開始感覺自己走出來了,雖然距離真正的自由還很遠。
兆凡:對,兩個孩子如果性格不一樣,他們會有各自的需求,上學后還要和不同的老師打交道。
藍方:各個階段都會有新的挑戰(zhàn),但我覺得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在這個階段,我已經能看到孩子帶來的巨大情緒價值,她們每天都有珍貴的瞬間被她們點亮。
我開始覺得有兩個女兒真好,家里的妹妹現在還不太會說話,但她每晚吃完飯就會自己爬到鋼琴前,拍著琴鍵叫我去彈琴,然后拉著姐姐一起跳舞。
每天晚上的時光都像在蜜里,讓我感到被滋養(yǎng)了。晚上的時候,兩個女兒會爭著給我按摩,姐姐說:“按摩店開門了,你的兩個按摩小妹來服務你了”,然后她們就會爭搶著給我按摩,嬉戲一番,讓我給她們講故事。
再讓我回想起半年前寫那篇文章時的狀態(tài),感覺都有些模糊了。
兆凡:女性對痛苦的記憶真是很快。
藍方:是的,非常容易健忘。
這也證明了我們在那時那刻表達的價值。甚至連女性自己經歷過之后的階段后,這種痛苦都會被幸福感沖淡。所以更應該去說我們曾經經歷了什么,那些痛苦是真實存在的,需要被證實。
更多成長故事,歡迎預約直播
兆凡:最近有些家長在談論育兒疲憊,她們在孩子放學后,還要輔導作業(yè)到十點甚至十一點,這中間母親似乎沒有自己的時間。
而在美國,大多數孩子沒有課后作業(yè),他們的上床時間就比較早。周圍很多孩子都是八點左右睡覺,所以八點以后就是媽媽們的自由時間。當然周末也需要花很多時間陪孩子,這是很多家庭的常態(tài),在我看來,這個安排還是可以接受的。
藍方:在我家,妹妹六點多就睡了,只有妹妹睡著后,我才能享受獨生女的時光。
所以姐姐很期待那個時候和我獨處,經常是我陪她搭積木或講故事,結束后就已經九點多了。她經常不肯結束,還想興奮地想和我聊天,但我會在旁邊看書不搭理她,然后她掙扎到十點半才睡著。
兆凡:我不認為這是一種自私。
我對自己的需求非常強烈而明確,我會給孩子提供陪伴,但每天4個小時的陪伴時間已經相當長了。我依然需要保證自己有幾個小時的獨立時間。
如果在生孩子后的第一年里,這些需求無法實現,我的狀態(tài)可能會變得很糟糕。
我也理解你所說的,真正與孩子建立深刻的連接,共同享受時光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時候,家長容易走到兩個極端。一個極端,花了時間但不想投入,這樣其實會給孩子帶來負面情緒,盡管陪伴時間長,但質量卻很低;另一個極端就是完全不投入,把孩子的時間交給老人或其他人,自己則完全不管。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尋找一個中間路徑并不容易,但我覺得你找到了自己的中間路徑,我也在尋找我的中間路徑。
我仍然覺得,作為女性,我們理想的狀況是需要更多的社會支持。比如,老公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學校也應該給孩子更少的壓力,讓孩子早睡、充分休息,這樣可以連帶著減少家長的壓力。
我認為這是一個更理想的狀況,但在當前環(huán)境下,我們需要更艱難地去適應。現在我參與到家長課程的設計中,也是想為困境中的家長們提供支持。
八年沉淀,高光時刻和值得被看見的小事
/主創(chuàng)對談視頻/
兆凡:我還在國內的時候,我們曾參加了很多活動和線下會議,有很多交流和人脈鏈接。而今年我只能羨慕你了,因為你有很多輸出的機會,你參與了TEDxShenZhen、一席的演講和一些學術會議,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大家都能感受到 C 計劃的知名度和品牌在飛速提升。
藍方:我們今年做得很好,團隊的工作狀態(tài)積極,我也從這份工作中得到了很多價值感和滋養(yǎng)。
今年我們完成了課程體系的搭建,從L1到L9,我一直想做的新聞課終于上線了。我們過去積累了八年,做了很多的倡導和傳播,所以我們才有了更多的機會向大家去講我們的故事。在第八個年頭,我們收到了非常多家長、孩子、社群的正反饋,可以說達到了一個巔峰。
兆凡:高光時刻容易被人看到。但我想提到一些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事情,讓我很受觸動,感受到我們在做的事的價值。
比如,我們今年啟動了的項目,邀請老學員介紹新用戶。推出后很快得到了幾百人的反饋,這個群體內有很多高質量的討論。也有家長提到,自己到中年才意識到之前沒有真正用腦子思考,改變的契機是參加了我們的成人課程,原來我們的課程確實改變了很多人的思考方式和決策過程。
我還跟員工們進行了一對一的交流,很多人都覺得加入這樣的機構非常幸運。在這里,他們覺得自己被支持到了,沒有傳統的競爭和壓力,能夠看到自己工作的價值,獲得了十足的成長。
創(chuàng)業(yè)的初期我沒有想那么多,但隨著發(fā)展,我們也會關注規(guī)模和速度。守住初心并不容易,而這個初心就是我們要影響員工的生活狀態(tài)。我們現在有大約 60 名員工,想到這些人的生活因為我們的機構而改變,就讓我感到非常高興和有成就感。
我們想要提供一塊讓孩子茁壯成長的土地,現在我們好像真的建立了,越來越多的孩子找到了希望和光亮,愿意去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
這種感受很強烈,也很真實。
12月26日(周四)晚20點,歡迎來C計劃直播間互動,一起聊聊2024年的那些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