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共和國軍隊實行軍銜制,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授予了上將軍銜,工程兵副司令員胡奇才與黃志勇分別授予了中將軍銜。另外工程兵系統還授予少將5人。從1955年軍委工程兵系統授銜情況來看,軍委工程兵司令員的軍銜為正兵團級上將,副司令員、副政委為正軍級中將。除此之外,工程兵系統再無一人授予中將,原軍委工兵參謀長唐哲明也僅授予了少將軍銜,這充分說明1955年軍隊授銜時軍委工程兵的單位級別為正兵團級單位。軍委工程兵又是何時升格為大軍區級單位?本文將為眾軍友詳細介紹軍委工程兵上升為大軍區級的具體時間,現推文如下:
一,組建伊始的軍委工兵為執行兵團級權限
1950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以中南軍區工兵司令部為基礎,成立軍委工兵領導機關。1951年1月,中央軍委任命李迎希為軍委工兵副司令員,同年3月軍委工兵司令部在北京成立,隸屬于軍委領導,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兵種之一。組建伊始的軍委工兵司令部執行兵團級權限,下設司令部、干部部、器材部與政委辦公室,均為軍級單位。1952年11月,軍委成立軍事建筑部,與工兵機關為一體,由工兵司令員陳士榘兼任。經總政治部批準,1953年10月,工兵黨委執行兵團級黨委權限。
二,1955年軍委工兵司令部改稱為工程兵司令部,單位級別為正兵團級
1955年共和國軍隊實行軍銜制,根據1955年5月頒布的各級軍官軍銜編制,兵種司令員的編制軍銜為上將,副司令員、副政委的編制軍銜為中將。1955年8月,軍委工兵司令部改稱為工程兵司令部,單位確定為正兵團級。工程兵三位領導人在1955年軍隊授銜中,司令員陳士榘授予了上將軍銜(正兵團職),副司令員、副政委分別授予了中將軍銜(副兵團職)。
三,1958年5月,19兵團機關組建為特種工程指揮部,工程兵司令部升格為大軍區級
1958年,志愿軍分批從朝鮮回國。1958年5月,以志愿軍19兵團機關、志愿軍工兵指揮部與志愿軍后勤二分部為基礎組建為特種工程指揮部,行使兵團級權限,隸屬于軍委工程兵領導。隨著兵團級的特種工程指揮部的組建,軍委工程兵的單位級別也由原正兵團級上升為大軍區級,工程兵黨委列入大軍區級黨委權限范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