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綠水青山,共繪美好藍圖
今年以來
同安區檢察院積極發揮
全市生態刑事案件集中管轄優勢
依法履行生態檢察職能
在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上
我們不僅肩負守護者的責任
更是美好未來的規劃師
我們將綠色理念
深植于心、踐之于行
書寫一篇篇生動而富有成效的
生態檢察篇章
一
聚焦大局
深耕鄉村振興沃土
1
保護耕地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積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監督活動,與相關部門進行深入磋商,督促及時完成項目驗收、耕地質量等級評定工作,切實保障耕地糧食安全,確保每一寸土地都能發揮最大效益。
2
污染治理
做到“滴水不漏”
針對履職中發現的某村污水處置過程中存在的超標排放問題,向相關行政機關及地方政府發出檢察建議,促成重新購置吸污車輛。同時,在吸污車上安裝定位系統、增設過磅裝置,實現從吸污到運輸再到最終處置的全流程無縫監管。
3
環境整治
讓資源“活起來”
針對非法開采地熱資源的行為,啟動公益訴訟“回頭看”,聯合多部門進行專項治理。截至目前,已追回地熱資源使用費75萬余元,同時投入18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汀溪鎮西源村和坤澤洋片區的地熱資源儲量核實工作,并推動坤澤洋片區地熱資源采礦權順利出讓。
二
恢復司法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1
共建藍色家園
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督促犯罪嫌疑人繳納非法捕撈水產品生態修復保證金,累計金額達35.3779萬元。聯合多部門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將23萬尾黃鰭鯛苗投入同安區金都海域,做法獲最高檢官微轉發推廣;同時,在金都海域成立廈門市公益訴訟海洋生態修復示范基地,未來將打造成為集生態修復保護、警示教育和普法宣傳等功能為一體的新地標。
2
助力綠色發展
深化“檢察+碳匯”工作機制,依托全國首個生態司法公益碳賬戶,引導20名當事人認購碳匯44萬余元。
三
通力協作
強勁動能匯流成海
1
筑牢海上生態屏障
攜手區公安分局成立生態環境保護與公益訴訟協作辦公室,深化檢警協作,構建“刑事打擊+公益訴訟+生態修復”一體閉環機制。通過提前介入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督促公安機關追回贓款262659元,及時拆解4艘三無船舶,妥善處置近5萬公斤漁獲物。
通過協作辦公室下轄的船管站,獲悉丙洲海域傾倒建筑、生活垃圾及非法放置禁用漁具等公益訴訟線索,并據此向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依法處理相關違法行為。同時,督促職能部門開展專項海上整治行動,清理禁用漁具,并開展禁漁期專題宣傳。
針對非法捕撈現象較為嚴重的區域,向地方行政主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3份,督促加強漁船民管理,引導產業轉型,推進海洋環境綜合保護。
2
守護寶貴自然財富
在辦案中發現大帽山擁有豐富珍貴野生植物資源,如果被肆意采挖可能導致嚴重環境影響,遂向翔安區野生植物主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在該區域設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點。同時,聯合翔安區檢察院、翔安公安分局及新圩鎮人民政府等單位開展現場普法宣傳活動,增強公眾對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意識。
四
護企前行
生態普法潤人心田
依托企業環保服務站,結合動植物保護主題,在臺企美格農藝成立公益訴訟教育實踐基地,依托臺企植物科普與養護的專業優勢,通過共謀、共商、共建的方式,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治宣傳新陣地。
針對兩起環境污染案件,組織轄區內30余家工業企業代表旁聽庭審,并開展法治座談會,強化企業風險防控意識。
End
同檢新媒體工作室出品
同安檢察
責任 專業 團隊 紀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