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賀龍元帥去世,很多人都對這位兩把菜刀起家的大將軍印象深刻,雖然他走了但他為國家立下的汗馬功勞卻永遠被大家銘記。從《毛澤東年譜》中也可以看出,毛主席晚年一直在懷念著自己的親朋好友,其中賀龍元帥被提起的篇幅最多。
眾所周知,毛主席是農家的孩子,其實賀龍也是,兩人也因此對共產主義有了共鳴。不過毛主席嗜書如命,在參加革命的同時還能揮毫灑墨寫下氣勢磅礴的詩句。賀龍則是大老粗一個,他沒上過學也沒讀過書文化水平有限,但他性格豪爽為人正義。
面對祖國艱難的現狀,兩人不約而同踏出了鬧革命的步伐。他們時刻以保護勞動人民為己任,以振興中華民族為目標,也因此雙方才能因正義站在同一邊成為好友。1973年八大軍區換帥的時候,毛主席想起賀龍在世時的光景不禁感慨道:“賀龍可是第二軍團的主心骨啊!”
那么,毛主席晚年說起賀龍元帥,主要是因為他身上的什么特質呢?大家總說賀龍元帥在十大元帥中很強,究竟他比其他9位元帥強在哪里?
很早之前,毛主席和賀龍元帥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存在但還沒見過面,不過賀龍元帥對毛主席神交已久。直到1936年兩人才正式在陜北警衛局碰面,雙方一見面就熱情擁抱,很快就革命局勢展開熱聊。這時候的毛主席43歲,他帶著中央紅軍到此地已經一年多了。
而賀龍也才40歲,他這次來陜北是專門率領第二方面軍和毛主席的中央紅軍會師。毛主席知道賀龍元帥種種英雄事跡對他很是欣賞,全程不停地夸他。賀龍被說得耳紅脖子粗的,一時之間記憶也被毛主席帶到過去。
毛主席對賀龍元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長征時期的事,那時候賀龍元帥竟然能帶著紅二軍和紅六軍在烏蒙山中轉了一大圈,把國民黨的十萬大軍耍得團團轉。當時就連自己人都被賀龍元帥的神操作驚呆了,直到后面成功走出來才恍然大悟。
要知道中央紅軍在長征時期餓死、凍死、渴死的人數不計其數,但賀龍所率領的紅二軍和紅六軍人數相比之下保存得最完整。1935年11月19日,賀龍元帥隊伍的人數一共是17000人,經過一年的長征后竟然還能剩下11000人,這簡直是個奇跡!
雖說犧牲人數也多達6000人,但對比其他紅軍部隊的戰損,賀龍元帥的軍隊是受損最輕的。毛主席聽到這個奇跡后也是眼睛一亮,拍著桌子高聲贊道:“賀龍了不起啊,沒有蝕本!”其實當時賀龍元帥是有機會不參加長征的,一切還得從南昌起義結束后說起。
那時賀龍元帥離開南昌起義大部隊后按照黨組織的安排去了上海,黨中央經過多番商討后打算讓他去蘇聯進行深造。可賀龍元帥并不想離開國內,在他心里槍桿子出政權。他覺得自己如果想做實事手里還是有槍桿子比較妥當,于是他向黨組織請求留在國內。
黨中央很多高級領導對賀龍元帥的想法表示不解,畢竟去蘇聯深造之后回國能給祖國做更大的貢獻,賀龍元帥也不是目光短淺之人為什么執意要留在國內?賀龍元帥卻斬釘截鐵地表示:“黨組織還是讓我去湘鄂西吧,我去那邊直接拉隊伍抓槍桿子,能發揮的作用更大!”
黨組織也想起之前南昌起義的部隊中,有大部分兵力都是賀龍自己拉來的,于是就同意了賀龍元帥的請求。賀龍元帥聽后立刻嘴角翹起,帶著黨中央分配的7位下屬回到了湘鄂西。他本來就是湖南省桑植縣的人,這下回到老家猶如神龍入水,拉起隊伍的速度快得驚人。
當地群眾對賀龍元帥和共產黨早已有了深厚的信任感,大家不僅自己心甘情愿加入賀龍元帥的隊伍,甚至還幫元帥去拉人來隊伍。一時之間58個縣市的人都動起來了,賀龍元帥這邊的正規軍一下子就達到了20000人,地方的武裝部隊也接近3萬人。
黨中央各位領導聽聞此事個個都對賀龍元帥十分欽佩,大家一致覺得他在國內的作用是真的無人能取代。但好景不長,因為錯誤的“立三路線”以及內外部沖突,賀龍元帥的新組建的紅二軍遭到重創,兵力急劇衰減。無奈之下,他的紅二軍只能縮編為紅三軍。
1932年10月,國民黨對我黨的洪湖根據地進行大肆掃蕩,以至于賀龍元帥的紅三軍一夕之間兵力衰減至3000人。不過賀龍元帥雖然元氣大傷但他沒有自暴自棄,沿路一直找機會補充新兵。后來他的紅三軍和紅六軍順利會師,他的紅2軍團番號也恢復了。
經過3年的恢復與征戰,賀龍元帥的紅二軍人數在1935年穩定保持在17000人,緊接著就是長征了。換句話來說,當初賀龍元帥要是去了蘇聯學習,那他也不會經歷長征,更不會創造出帶著紅二軍、紅六軍遛十萬國民軍的神話了。
1936年7月,紅二軍和紅六軍正式改編為紅二方面軍,賀龍元帥也成為這支隊伍的主心骨。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紅一方面軍完成了先后會師,最終三軍合二為一成為完整體的紅二方面軍。
聽起來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后來這一整個紅二方面軍出現了201個將軍。200多個啊,這個數量真的令人不敢相信!要知道1955年授銜總人數也才1052名,接近五分之一的比例,真的太牛了!這201名將軍中,少將占165名、中將占27位、上將足有8個,除此之外還有一名上將。
由此可見賀龍的領軍能力有多卓越,與此能力并肩的是他的拉隊伍能力,真是絕了!在十大元帥中,賀龍元帥的拉隊伍能力是其他元帥所不具備的一種能力,也是毛主席最欣賞他的一點。賀龍元帥最令人佩服的一點就是,他可以單槍匹馬去擴軍,不需要任何種子軍隊當輔助。
想當初聶榮臻元帥想要擴軍,他也是先準備了3000人馬充當輔助,不然能不能成功還兩說。在還沒見到毛主席之前,賀龍元帥對毛主席的“農村包圍城市”“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等金句和戰略方針倒背如流,他覺得毛主席才是黨最佳的領路人。
當時黨內有張國燾這種固執的國際派,他們這種讀死書的執政方式讓毛主席、朱老總等人很是頭疼。但賀龍卻對張國燾很有一套,他直接朝人家要軍事裝備和兵力。這在朱老總等人眼中是十分荒謬的行為,誰知最后張國燾竟然給賀龍元帥一個軍。
黨中央高層領導對賀龍元帥瞬間刮目相看,大家也都意會出一個關鍵點:張國燾看起來是真的有些害怕賀龍的!這件事至今提起來還是很搞笑,不過紅軍能夠成功會師,賀龍元帥是功不可沒的。與此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一事,這次的主人公是王明。
當時正值抗戰時期,王明剛從蘇聯學成歸來,正是掉書袋子意氣風發的時候。賀龍元帥對他的花孔雀求偶一樣的高姿態很是看不上眼,他當眾喊道:“毛主席的方向就是我們黨前進的方向,這是沒有人有資格質疑的!他王明懂個啥?他要是有啥不臣之心,有想騎在毛主席頭上的想法,我一槍就能干倒他!”
王明的臉色鐵青,其他在場的人紛紛鼓掌,賀龍元帥的話雖糙但理不糙!毛主席聽后也很是感動,他知道無論何時,賀龍都會站在自己背后支持自己。很多人都好奇為啥賀龍元帥一直稱呼毛主席為“毛大帥”,其實這是他表示親近和崇拜的一個私人昵稱。按照現在00后的說法就是,毛主席就是賀龍元帥的偶像,是他的精神支柱!
說到抗戰時期,那就不得不提賀龍元帥率領120師痛打日本這個落水狗的快意之事了,后來很多存活下來的日本士兵聽到他的名字都有陰影了。黨中央對賀龍元帥的能力是十分信任的,直接將賀龍元帥調到延安承擔起護衛革命根據地的重任。
但是大家也知道大西北這塊偏僻之地,沒有大面積平地,這就說明無法擴軍,因此賀龍元帥在抗戰結束后120師的正規軍才8萬人。其他兄弟部隊,比如115師兵力早就超過了40萬,就連129師的兵力也多達30萬。相比之下,120師兵力確實少得可憐了。
不過這對賀龍元帥來說都不是事,給他換一塊地,他立馬就能補充100萬的兵力。當然這是一個合理的想象,后來解放戰爭爆發后,留守陜甘寧的諸部隊改編為西北野戰軍。按理說這支部隊應該由賀龍元帥統領,但他這個時候在晉綏前線,無法趕到那邊領導隊伍。
一句話總結,賀龍元帥又被剃光頭了,他再次成為光桿司令。不過毛主席這時卻讓賀龍元帥給西北野戰軍籌集彈藥和糧草,換個有個性的將領早就甩手不干了。畢竟籌集彈藥和糧草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令人沒想到的是賀龍元帥拉人能力強就算了,就連拉物資能力也這么強。
他不但為西北野戰軍搞到大量的糧草,還能找到地方生產出量山炮彈、迫擊炮彈、手榴彈、炸藥以及子彈,真乃神人也!毛主席和朱老總對他真是贊不絕口,話說黨內想要找出賀龍這樣的人物真的找不到,他就是獨一份的厲害人物!
1942年,毛主席特地在陜甘寧當局和西北局宴請賀龍,毛主席甚至在會議結束后還拉著賀龍元帥的手說:“賀老總,你是一號重要人物!我絕對不能放你回去,黨中央這邊決定任命你為陜甘寧晉綏聯軍的總指揮官。”
賀龍元帥被偶像夸得臉都紅了,急忙連連推遲,誰知毛主席卻道:“你可是一條龍,陜甘寧晉綏有你坐鎮,我很安心!”賀龍元帥雖然文化不高,出身農家,但他的革命覺悟和黨性是真的無人能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