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烏穆珠沁旗、東昌府區、綿陽市等多個地方的公安機關通報了多起中小學生遭受電信詐騙的案件,被騙金額介于數千至數萬元不等。值此之前的3.15消費者權益日之際,恒易貸再次向廣大家長發出警示,要高度警覺詐騙分子針對未成年人伸出的電信詐騙魔爪!
綜合各類相關案例來看,目前詐騙分子針對未成年的電信詐騙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免費領取游戲皮膚”陷阱
詐騙分子利用未成年喜歡玩游戲的愛好,以免費贈送游戲裝備、免費領取游戲皮膚為由,誘導未成年通過加入QQ群等方式領取,隨后再以對方是未成年導致資金凍結需要配合解凍否則將立案調查等方式,引導未成年操作家長手機進行銀行轉賬,以騙取錢財。
二、“解除游戲防沉迷”陷阱
此電詐手段依然是詐騙分子利用未成年的游戲愛好,宣稱可以幫助其解除手機上的游戲防沉迷限制,引導未成年進行屏幕共享以獲取家長微信或支付寶賬號及支付密碼,實施電信詐騙。
三、“明星發福利”陷阱
詐騙分子偽裝成明星助理,誘騙未成年人加入明星粉絲群,聲稱完成打榜、刷單、買周邊等任務即可領取明星簽名或其他明星親簽的禮品,誘導未成年進行銀行轉賬等操作。或者在未成年領取所謂簽名或禮品后,以對方是未成年導致賬戶凍結,需要未成年以轉賬等方式配合解除凍結。
又或者冒充明星的律師,以正在調查該明星個人信息泄露為由,通過QQ、微信等聊天軟件向未成年發送律師執業資格證、報警回執等虛假證件和文件博取未成年信任后,恐嚇未成年須配合調查否則將承擔法律風險,誘騙未成年進行修改家長銀行賬戶密碼或支付密碼登操作,騙取錢財。
四、“紅包返利”陷阱
詐騙分子通過短視頻網站、聊天工具等渠道發布紅包返利虛假信息,誘騙未成年入群,隨后以手續費、轉賬費、紅包費等多種借口進行詐騙。
面對多類專門針對未成年的電信詐騙陷阱,恒易貸提醒廣大家長,一定要做到“四不輕信”和“二保護”,提高未成年的防詐意識。
“四不輕信”:
1、不輕信任何宣傳收費破解防沉迷系統的消息,不與陌生人私下交易,不隨意進行轉賬充值等操作。
2、不輕信“免費領取”“大額返利”等說辭,尤其是當對方提到轉賬時需提高警惕,及時告知父母以防受騙。
3、不輕信網絡上所謂“無門檻”“高收益”的兼職廣告,要求先付款后入職皆是騙局。
4、不輕信網絡上故意搭訕的陌生人。不輕易添加陌生人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時應立即退群。
“二保護”:
1、家長要看管好個人手機和支付賬戶,設置好開機和打開軟件的密碼,防止孩子使用自己手機轉賬付款。
2、家長和學校要加強教育和監護,提高未成年人反詐意識。引導孩子適度上網,加強對孩子反網絡詐騙知識的灌輸,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識和甄別能力
除此之外,不僅未成年人會成為詐騙分子的目標,就連家長也同樣面臨著電信詐騙乃至金融詐騙的風險。恒易貸再次重申,我們衷心希望所有的家長能夠增強防范詐騙的意識,確保自己的財產安全不受侵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