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妄用你上帝耶和華的名,違者必被耶和華定罪。”
??
——《出埃及記?》 ?20?:?7? ?CCB??
天打雷劈飲水機:想喝水,先發誓
常立志,不如立長志。
常發誓,不如發長誓。
《十誡》第三條,警告人們不可妄稱神的名,否則違背以神名起的誓會受到神的懲罰。
今天看到的一款有意思的設計,讓我對發誓這事更加謹慎:
有網友自己設計了一款“天打雷劈”飲水機,老規矩,直接上視頻:
圖:廚子與驢/小紅書
這款飲水機裝置包括一個穿白體恤的人,一朵藏著閃電的白云,以及一臺飲水裝置:
當你把水杯放到飲水機上后,穿白體恤的小人會?♂?舉起手?♀?,說“我發誓”:
然后電閃雷鳴,白云里面伸出一道閃電,把小人擊倒在地,然后飲水機的出水口會放出水:
上面的視頻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這款有趣的概念設計,把發誓遭天打雷劈這個現象具體化了。以至于很多網友都希望主播別停留在概念階段,趕緊量產:
這么有趣的小玩意兒,誰不想來一個,沒事就把玩一下,時刻提醒自己,不要亂發誓,多提醒幾次,還能多喝幾杯水,一舉多得,屬于是。
這東西有意思是有意思,但咱們今天的聊天重點,是想關于發誓的問題。
人們為什么要發誓?
好了,開聊。
咱們首先聊聊,人們為什么愛發誓?
不管是在哪個時代,尤其是當代社會,社會風氣多少有點浮躁,人們或多或少都有點脾氣,一言不合就發誓:
表面看是內核不夠穩定,其實發誓背后有著深刻的社會心理學意義。
一、社會約束功能
發誓作為一種公開的承諾儀式,能夠給予個人強大的社會壓力和道德約束。當一個人在他人面前宣誓時,實際上是在接受社會監督。
研究表明,公開承諾比私下承諾更容易讓人堅持。因為違背誓言會損害個人在群體中的信譽和地位。
二、心理強化作用
發誓能夠強化個人的決心和意志力。通過莊重的儀式感,讓承諾在心理上具有更大的分量。
宣誓過程中產生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加深記憶并增強責任感。
說到底,發誓,也是一種自我監督。
三、建立信任關系
在人際關系和組織中,發誓是建立互信的重要方式。比如婚姻誓言、入職宣誓等。
發誓儀式讓承諾變得正式和神圣,提高了可信度。
四、歷史文化傳統
幾乎所有文明都有發誓的傳統,發誓往往與宗教信仰相關。人們相信違背誓言會受到神明懲罰。
現代社會雖然世俗化,但發誓仍保留著莊重性和儀式感。
總的來說,發誓是人類社會中一種重要的行為規范機制,人們通過社會心理作用來維系信任與承諾。
盡管現代社會中發誓的神圣性有所減弱,但它作為一種正式的承諾方式仍具有實際意義。
各種形式的“天打雷劈”
了解完人們發誓的原因,咱們再來聊聊如果違背誓言,會有什么后果。
咱們先說中國。
在中國,發誓后違背誓言,會遭“天打雷劈”。
這種說法主要源于中國古代的民間信仰和宗教觀念,我查到的資料顯示,“天打雷劈”現象在道教和民間傳說中較為常見。
一方面是天道與報應。中國傳統里面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人們認為天地有靈,能夠明辨善惡。
中國古代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掌管人間善惡。"天打雷劈"特別針對違背誓言,因為古人認為發誓時是在"舉天為證",欺騙天地將受到懲罰。
違背誓言被視為對天道的褻瀆,會招致天的懲罰,雷劈則是天怒的表現。
另一方面,雷神信仰:道教中雷神(如雷公)是執行天罰的神祇,專門懲罰不忠不孝、違背誓言等惡行。雷劈被視為雷神直接執行天罰的方式。
在古代,發誓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古代社會重視誠信,誓言被視為神圣的承諾,違背誓言不僅失信于人,也被認為是對神靈的冒犯。
雖然但是,國人在發誓這件事情上,并不特殊,老外一樣喜歡發誓,違背誓言的后果,同樣很嚴重:
1??西方文化(基督教傳統)
上帝的懲罰:在基督教文化中,違背誓言或褻瀆神明可能被視為招致上帝的懲罰,形式包括自然災害、疾病或厄運。
索多瑪與蛾摩拉的毀滅:《圣經》中記載,索多瑪和蛾摩拉因居民罪惡深重而被上帝用火與硫磺毀滅,被視為典型的天譴。
2??古希臘與羅馬神話
宙斯(朱庇特)的雷霆:在古希臘和羅馬神話中,宙斯(或朱庇特)是掌管雷電的神,會用雷霆懲罰違背誓言或褻瀆神明的人。
普羅米修斯的懲罰:普羅米修斯因偷火給人類,被宙斯懲罰,鎖在高加索山上,每日遭受鷹啄肝臟之苦。
3??北歐神話
雷神托爾的憤怒:托爾是北歐神話中的雷神,負責保護人類和懲罰邪惡。違背誓言或褻瀆神明的人可能被視為招致托爾的憤怒,遭受雷擊或其他災難。
4??印度文化
因陀羅的雷電:在印度教中,因陀羅是雷雨之神,掌管雷電和天氣。違背誓言或作惡的人可能被認為會招致因陀羅的懲罰。
業報(Karma):印度教和佛教中的“業報”觀念認為,惡行會帶來未來的報應,可能是現世的災難或來世的苦難。
5??非洲傳統信仰
祖先的憤怒:在許多非洲文化中,違背誓言或冒犯祖先靈魂可能招致祖先的懲罰,形式包括疾病、干旱或其他災難。
自然神靈的報復:一些非洲信仰認為,破壞自然或違背傳統會激怒自然神靈,導致自然災害。
6??美洲原住民文化
大地之母的懲罰:在一些美洲原住民信仰中,破壞自然或違背神圣誓言會招致大地之母(或自然神靈)的懲罰,如地震、洪水或干旱。
雷鳥的憤怒:在北美一些部落的傳說中,雷鳥是掌管雷電的神靈,會用雷電懲罰作惡之人。
7??日本神道教
神罰(神の罰):在日本神道教中,違背誓言或褻瀆神明可能招致“神罰”,形式包括疾病、災難或個人不幸。
雷神(雷神)的懲罰:雷神在日本文化中也是執行天罰的神靈之一。
8??伊斯蘭文化
安拉的懲罰:在伊斯蘭教中,違背誓言或作惡可能被視為招致安拉的懲罰,形式包括自然災害或個人厄運。
《古蘭經》中的天譴:《古蘭經》中記載了一些古代民族因罪惡深重而遭受天譴的故事,如洪水、地震等。
9??瑪雅與阿茲特克文化
神靈的憤怒:在瑪雅和阿茲特克文化中,違背誓言或褻瀆神靈可能招致神靈的憤怒,形式包括干旱、洪水或其他災難。
羽蛇神的懲罰:羽蛇神是重要的神靈之一,被認為會懲罰不敬之人。
雖然不同文化中的“天打雷劈”形式各異,綜合古今中外各種版本的發誓和“天打雷劈”,你會發現一些殊途同歸的特點:
大多與宗教信仰緊密相連;懲罰往往來自最高神祇或自然力量;通常包含supernatural(超自然)的懲罰元素;懲罰往往具有毀滅性和不可避免性。
此外,這些“誓言”和“天譴”的核心觀念相似:
違背道德、誓言或褻瀆神明會招致超自然的懲罰。這些觀念反映了人類對道德秩序和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時也起到了社會教化的作用。
這些文化現象反映了古代人類社會,普遍需要通過超自然力量來強化誠信,雷電等自然現象常被賦予道德懲罰的意義,違背誓言的懲罰觀念,在維系社會誠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當然,這種觀念在現代社會仍有影響,雖然人們不一定真的相信“天打雷劈”,但這些傳統說法仍在警示人們要信守承諾,反映了人類對誠信的普遍重視。
說完古代,再說說現代,回到現實生活。
發誓作為一種表達真誠和承諾的方式,其價值取決于具體情境和個人誠信。
一方面可以增強可信度,可以表達決心,體現責任感。
另一方面,發誓的可信度取決于發誓者的誠信度。如果一個人平時缺乏信用,其誓言可能難以取信于人。
如果頻繁或輕率地發誓,則可能導致誓言價值貶損,甚至引發他人質疑。
所以,為了自己好,也為了別人好,最好別動不動就發誓:
與其每天發好幾次不同的誓,不如幾個月、幾年、甚至一輩子發一次誓,然后用行動去踐行、證明誓言,否則就會遇到“狼來了”的尷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