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槍拍案驚奇
在2024年12月4日之前,唐納德·特朗普和埃文·武奇都堅信,《槍擊案中的川普》已經提前鎖定了2025年度的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有資深的美國新聞工作者認為:
我們對此深信不疑,甚至于,埃文·武奇有希望復現30年前凱文·卡特的奇跡。
所謂“卡特奇跡”,是指1994年5月,哥倫比亞大學內的洛氏圖書館(Low Library)里,由16人組成的普利策獎金評選委員會一致通過,將這一年的“特寫攝影獎”頒發給了《紐約時報》的戰地記者凱文·卡特。
在名為《饑餓的蘇丹》的照片中,孤獨無助的黑人小女孩因為饑餓而蜷縮在地上,背后是一只耐心等待其死亡的禿鷲。評選委員會一致認為,卡特的悲劇性作品,喚醒了讀者們對非洲內戰的關注與反思。
(因飽受輿論的道德質疑,照片作者凱文·卡特于獲獎當年自殺身亡)
在那之后,普利策特寫攝影獎再難見到“全票通過”的盛況。
直到2024年7月,在AR-15步槍的清脆的槍聲中,曾出任美聯社駐伊拉克戰地記者的埃文·武奇遵從長期磨練出的敏銳反應,第一時間記錄了唐納德·特朗普在槍擊案中的“昭昭天命感”。
眾多美國人認為,這張抓拍的照片像是一幅油畫,凝集了歷史的厚重。
正如埃文·武奇在事后接受采訪時透露:
聽到槍聲的那一瞬間,我就知道這是注定要被記錄在美國歷史中的重要時刻。
然鵝,在2024年行將結束之際,26歲的路易吉·曼吉奧內(Luigi Mangione)三槍干掉知名保險公司高管布萊恩·湯普森,一身囚服的英姿被社交媒體瘋狂轉發,引起美國各階層群體的同情、尊重與…崇拜,人們才愕然發現:
普利策獎再生波瀾,事情正在起變化!
2024年12月4日早上6點44分,當美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CEO布萊恩·湯普森按計劃要出現在曼哈頓的希爾頓大酒店,準備出席公司的年度投資人大會時,身著嘻哈風格帽衫、踩著黑白運動鞋的路易吉快速地接近湯普森,然后從灰色背包里取出一柄3D打印手槍,沖著這位職場精英連開三槍。
布萊恩·湯普森在生命中的最后回憶,就是帥到掉渣的路易吉在射擊后靦腆地笑著對他說:
你們這些寄生蟲,完全是咎由自取。
幾天之后,路易吉在在賓夕法尼亞州阿爾圖納被警方逮捕,隨后即在布萊爾縣法院接受傳訊,他出庭時的新聞照片當即就震撼了美國人。
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與周圍面容冷峻、如臨大敵的警方人員相比,神情悲戚、緩步昂首的路易吉就像一個天使。
確實,沒有紋身,沒有耳釘,也沒有臟辮發型,名校出身的“富三代”路易吉,就是美國精英人士應有的樣子。
干凈、堅定,以及陽光。
而接受審訊的路易吉,硬是把通往法院的道路走出了T臺秀的感覺,他的氣場,比起好萊塢大明星不遑多讓。
甚至于這套橘紅色的囚徒裝,也成為時尚爆款,在亞馬遜網站上的售價高達:
1000美元。
(2025年的第一個流行款:愛馬仕橙的囚服)
這股時尚的潮流,還越過了遼闊的北太平洋,降臨在義烏小商品市場——印有路易吉的衛衣已經大量上市,銷量輕松突破了10萬+,價格還TM很有誠意。
(二十塊錢買不到吃虧,買不到上當,卻能體驗正義使者上身的感覺)
問題來了,這世道究竟怎么了,為什么人民群眾對殺人犯路易吉愛得深沉?
?社會精英困在醫保迷宮里
(一)路易吉的煩惱
眾所周知,我們的老朋友狗蛋同學歷來對帥哥靚女痛心疾首,他最常嘮叨的糙話是:
男帥J兒累,女靚X遭罪。
我很同情狗蛋,畢竟顏值這東西,基本上都是爹媽給的,先天條件不足的狗蛋同學在這個問題上失卻平常心,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路易吉風靡全球,可不僅僅是“恃靚殺人”,而是因為:
美國人民苦醫療保險久矣。
路易吉來自馬里蘭州一個顯赫的意大利裔家族,他的祖父是巴爾的摩市最大的房地產商,其堂兄尼諾·曼吉奧內是現任的馬里蘭州州議員,并擔任特朗普競選團隊巴爾的摩縣聯合主席。
而路易吉的父親雖然表現平平(在家族企業上班),但家庭狀況至少是中產階級。證據之一就是,路易吉就讀于當地的貴族高中“吉爾曼學校”,該校的理念是:
以培養未來的參議員和州長為榮。
2016年,路易吉高中畢業,獲得頂級藤校賓大的Offer,并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對高中學弟學妹發表講話。
2020年,22歲的路易吉獲得計算機專業學士與碩士,先是在斯坦福大學擔任預科項目的主管,然后又跳槽至新能源汽車公司TrueCar Inc,擔任數據工程師。
從出身與履歷看,路易吉至少是精英模板起步,說不定還有隱藏BOSS身份的加成。
但“精英怪”也有自己的痛苦。
2022年,路易吉因患有脊椎滑脫癥,出現下肢放射痛及間隙性跛行等癥狀。在保守治療與理療方案均宣告無效后,他不得不接受內固定術的手術方案,也就是把腰骶椎鋸開,在斷骨內植入螺釘與鋼板。
但是,內固定術的不確定性后果較多。例如手術時為了安置固定,需廣泛剝離患者的軟組織和骨膜,從而影響到血液循環與神經系統;手術后,植入的金屬可能引發體內排異反應,帶來嚴重的后遺癥。
因此,選擇一個好的醫院、遇到一個優秀的醫生、拿出一個合適的手術方案、得到一個全面的術后康復計劃…就顯得很重要了,它們是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籌碼。
不幸的是,即使是名校畢業、前途無量的社會精英人士,年輕的路易吉也不算有錢任性的大富豪,他必須在多樣性的治療方案中選擇負擔得起的平價方案,并與醫療保險公司產生交集。
這是他們相愛相殺的開始。
(二)美國的商業醫保體系
2010年3月,奧巴馬總統推動的《患者保護和平價醫療法案》獲美國眾議院通過,它的核心內容可用一句話概括:
擴大醫療保障的范圍并降低醫療費用。
奧巴馬之所以提出平價醫療方案,是為了自己的選票考慮。因為在大選時,奧巴馬為了獲得5000萬窮得買不起醫保的低收入者選民的支持,承諾了這個“殺富濟貧”的醫改方案。
再次然鵝,多年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當一項改革全都是利好,卻沒有說明代價時,茫然的那個人往往就是代價的一部分。
美國平價醫療方案的本質,就是讓中產階級與富人,承擔窮人的醫保成本。因此法案實施后,醫保體系的保費和免賠額跟著連年上升,讓家境殷實者叫苦不迭。
我們知道,美國的醫保體系由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兩部分組成,前者主要是政府運作的公共項目,包括Medicare和Medicaid。其中Medicare為65歲以上的公民提供免費的醫療保險,也就是所謂的“老人醫保”;Medicaid全名為“低收入群體免費醫療補助計劃”,是收入低于聯邦貧困線的家庭可獲得的免費醫療保險。
但美國的社會醫療保險只能提供人道主義的基本兜底。
更重要的是,在一個正常社會中,各階層人群的分布呈現出橄欖狀(兩頭細,中間粗),不夠老且又不夠窮的“中間人群”,其實是社會的主流與中堅。
在美國,這個群體的人數比例約為:
70%
這意味著,對于大多數人(尤其是中產階級+中青年人)而言,公共的社會醫療保險基本享受不到,必須購買一定數量的商業醫療保險——這部分保險可以私人購買,也可以由雇主提供。
但現實中,高昂的醫療費用支出推高了商業醫療保險的成本,并導致了覆蓋率不完全的尷尬現狀。
2022年度,美國醫療總支出達4.46萬億美元,人均醫療支出為1.34萬美元,商業醫療保險的精算師,自然要精打細算,使得拿出來的保費計劃不至于虧本。因此,美國商業醫保體系的突出特征就是:
碎片化。
也就是說,不同收入狀況的人群,能參保的每一個商業醫療保險計劃,都是被精確設計過的,人們能夠購買的承保方案,像碎片一樣嵌入日常生活,對應著不同的保費、免賠額,以及自付比例。
總而言之,越好的保險(就醫后免賠門檻越低、個人所需承擔的比例越低),對應的保費就越高昂。
例如,美國的商業醫保又被稱為管理式醫療,主流的醫保計劃有HMO、POS、EPO、PPO等形式,它們在保費金額、免賠額、自付比例、報銷條件方面各有千秋。
(美國的主流醫保計劃)
以單身年輕人為例,所能購買的最廉價商業醫保是HMO,月費大約是300美元,對應的最低免賠額是6000美元,個人承擔比例為40%。也就是說,如果在本年度,你的醫療支出不到6000美元,那么該年度3600美元的保費就貢獻給保險公司了。
問題在于,年輕人一旦醫療支出超過6000美元,通常都意味著得了大病,個人承擔部分(40%)依然是難以承受的天價。
所以為了提高風險承受能力,你必須購買更高級別的商業保險,例如免賠額度是1000美元,個人承擔比例為10%的PPO。但這樣的保費可能是:
800-1000美元/月。
復雜的商業醫保制度,精準地榨壓著普通美國家庭的日常支出,使得商業醫保成為不少家庭的沉重負擔,最終,越來越多的個人與家庭選擇棄保。
而按照官方白皮書,商業醫保的碎片化反而成為了制度優勢,例如商業醫療保險市場根據不同收入群體,提供了從基本的醫療保險到高端的全覆蓋計劃,足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為公民與家庭提供了選擇醫保類型的自由,這就是所謂的:
多樣性和可選擇性。
而醫療保險公司在年報的“社會責任”部分,往往寫上大同小異的一行文字:
本公司提供的醫療保險,讓大部分參保者在面臨重大疾病或意外傷害時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醫療費用報銷。這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降低了因醫療費用過高而導致的家庭經濟風險,并提升了公眾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管理水平。
嗯,這“喪事喜辦,唯有咸因”的套路,古今中外無不同。
(三)醫保公司智取路易吉
按照社會達爾文主義者的邏輯,買不起高昂商業醫保的人,就不配得到更實惠、更可靠的醫療資源,愿賭服輸!
但是,商業保險公司不這么認為。
它們連正常的醫保賠付都不愿意給,進了口袋的保費,我全都要。
以HMO為例,參保的患者為了拿到保險公司的賠付,需要面臨一系列的證明,包括但不限于:
是否由指定的合作醫生診斷醫療并開出處方,然后在In-Network的范圍內選擇醫院及藥店。理論上,患者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在Out-Network獲取醫療資源,但怎么證明當時情況是Emergency?
有一位曾患感冒的網友曾吐槽,HMO的就醫過于繁瑣,為了降低成本和保費,HMO要求患者必須先由簽約的家庭醫生診斷,情況嚴重再由這位家庭醫生協調,轉入同一醫療網絡(In-Network)的專家門診…結果這一圈流程走下來,感冒已經不治而愈了。
更可氣的是,保險公司和指定的合作醫療機構構成In-Network,兩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利潤最大化”,為此不惜狼狽為奸,推高治療費用。
于是患者就發現,醫院開具的醫療賬單中,做一次CT的費用是600美元,保險公司賠付80%后,自己需要承擔120美元。而如果患者沒有參加保險,完全自費的情況下,CT費用也就100-120美元…
而保費更高的PPO,也令患者難崩。
例如PPO允許甚至鼓勵患者在非合作醫療機構治病,但醫保報銷的比例極低,且需要在處方藥(Prescriptions)、已有病癥(Pre-Existing Conditions)、符合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Coverage)…等方面嚴格審查。
2010年,美國羅格斯大學教授杰伊?費曼出版了《拖延、否認、辯護:為什么保險公司不支付索賠?您可以做些什么?》,書中透露了保險公司的理賠策略是“3D”,即:
Delay,Deny,Defend.
(拖延、否認、辯護)
具體而言,保險公司拒絕理賠、提升利潤的通行策略是:
先拖延時間,再尋找理由拒絕,最后去法院訴訟,從而達到讓患者知難而退的目的。
在書中,費曼以悲觀的語調說:
商業保險已不再是公民的安全網,而是全民的蜘蛛網,既黏糊又復雜,與其說是給予幫助,倒不如說是在設陷阱誘捕。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統計,截止2023年底,中國共有各類保險公司352家,而在2021年,美國共有5900余家保險公司,其中有907家是醫療保險公司。
有一個流傳于保險業的笑話是這樣說的:
在美國,保險公司大小可以通過營收情況獲得,但衡量公司實力的關鍵指標,是看它有沒有強大的理賠團隊與法律團隊。
而在這方面,聯合健康保險完美地符合“大而強”的定義。
營收方面,它是美國最大的醫療保險公司,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023年的營收達2810億美元,凈盈利164億美元。而在最新《財富》500強榜單中,其母公司聯合健康集團位列世界第8位。也就是說,在美國商業保險為主的體系下,該公司與絕大多數美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但美國參議院2024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
聯合健康保險公司利用自動化工具提高拒賠率,給病患和醫療服務提供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和壓力。
具體而言,該公司的醫保拒賠率排在全美第一,達到了驚人的:
32%。
咱就是說,每個年度,購買了該公司商業醫保的美國投保人,僅有2/3的患者獲得了賠付。而剩下來的1/3,在與保險公司的不對等理賠博弈中,常常成為不公平策略的犧牲者。
巧合的是,路易吉參加的醫保計劃,就來自于聯合健康保險。
社交媒體的記錄顯示,路易吉長期以來閱讀了大量與背部傷痛的書籍,并從2021年起發表了諸如“手術費用天價,保險公司卻只愿意報銷一部分,剩下的只能靠家人支持”的言論。
2023年,路易吉抱怨,自己在接受In-Network醫院的手術后,效果并不理想,并引發了“腦霧”和“慢性疲勞”等后遺癥,而且保險公司以種種手段,強硬地拒絕了他的多次賠付申請。
此外,路易吉在一家養老院做義工時,了解到不少老人因為聯合健康保險公司拒賠,而最終錯失了最佳醫療時機,甚至有老人因此離世。
以上經歷,讓路易吉對理療保險體系的信任降低到冰點。
槍案發生后,警方找到了一份路易吉留下來的手寫宣言,其中內容包括了他的“動機和心態”,《紐約時報》曝光了其中的部分內容:
醫療保險公司將利潤置于醫療之上,這不是救人,是慢性屠殺…我對造成的任何紛爭或創傷表示歉意,但這是必須要做的。坦率地說,這些寄生蟲就是罪有應得。
小藍鳥上的眾多博主普遍認為:
路易吉火了,三分原因是顏值,七分原因是美國人對現有醫保體系的失望。
戲劇性的是,自從路易吉槍殺案曝光后,聯合健康保險的醫療理賠進程大大加速,而理賠率也飆升到70%以上。
可以說,路易吉以一己之力,改變了美國醫保行業的生態環境。美國網民們普遍表示,一個原本可以憑借自身階層過得很好的人,為了普羅大眾的根本利益舉起了手槍,犧牲一人造福社會…這是和蝙蝠俠一樣的超級英雄。
但也有人認為,路易吉已經超越了蝙蝠俠的思想境界,已經快要追上圣人耶穌了。
(網友模仿的《路易吉受難圖》)
尤其黑色幽默的是,押送路易吉的州警,其保險也是由聯合健康保險負責的。也就是說,由于路易吉的挺身而出,這些警察在今后發生人身意外時被拒賠的概率大為降低。
可以說,在任何一個現代國家,如果有年入百萬的社會精英人士為了食品安全、醫療回扣、勞動糾紛…挺身而出,不惜舍棄自己安逸的生活,我覺得他也會紅。
所以,人人都愛路易吉。
?規則從來不是永恒的
現在,我們來聊一聊保險公司的做事風格。
話說路易吉在槍殺案后逃亡,警方與聯合健康保險均發布了懸賞令。幾天以后,路易吉因進入麥當勞就餐被麥當勞員工舉報,因為舉報者有家人生病但未拿到保險賠付,他急需要這筆賠償金。
但很可惜,舉報者最終并未獲得這筆賞金。因為聯合健康保險的有關人士辯稱,舉報者并未撥打懸賞令上的電話,而是撥打911報警電話。因此,舉報者不符合懸賞條件。
這就是保險公司的做事風格,他們是最重視規則、最善于利用規則的一群人。
一方面,精算部門根據概率論設計保險方案,這是一門博弈的藝術;另一方面,理賠部門根據條款上的陷阱吹毛求疵,這是一門坑人的手藝。
雙管齊下,造就了聯合健康保險2023年營收2810億美元、凈盈利164億美元的漂亮財務數據——9.3%的利潤率,實在是泰酷辣~
當然,美國的國情不一定符合其他國家的體質與體制,不一定發生商業醫療保險“綁架”投保者的故事。但是,拖延、否認、辯護的3D組合拳(Delay,Deny,Defend),就真的不存在嗎?
(此處省略972字)。
和美國保險行業的社會精英們一樣,他們喜歡對法律、金融、文化、道德…的社會規則夸夸而談,但深入接觸后又發現其實沒有什么內涵;他們利用一切規則牟利,卻對別人的違規行為指手畫腳;他們看起來那么普通,卻又那么自信。
他們強調規則,只因為規則對他們有利,至于規則是不是合理,他們從不關心。也許他們忘記了,所有的社會規則都不是天經地義的。如果不與時俱進,永遠弱勢的一方,終究會根據另外的規則行事。
(此處省略76字)
2024年4月5日,路易吉花費200美元,購買了他欣賞的作家Gunwinter的博客會員資格,獲得了與作者視頻通話的機會。
路易吉說,他當時正在日本度假,親歷了一件令他大為震撼的事情。
有一天,他在過馬路時發現一個人倒在地上,癲癇病發作。路易吉跑去最近的警局報案,結果警察與他來到十字路口,卻因為紅燈而拒絕過馬路——哪怕路上空無一人,哪怕紅燈對面躺著一個抽搐不已、可能因為延誤時間而喪生的人。
路易吉說,在那一刻,他覺得日本人非常符合NPC的人設——他們的文化產品做得非常棒,也充滿社會榮譽感,但他們被很多現實規則左右,缺乏自主的意識。
例如,他們不知道在規則與現實發現嚴重沖突的時候,人有著質疑規則、改變規則的自由裁量權。
路易吉說,因此,他最喜歡Gunwinter的一篇文章,標題是:
《為什么你可能是一個NPC?》。
幾個月后,不愿做NPC的路易吉出現在希爾頓大酒店,在那個命中注定的清晨,他從背包里拿出3D打印的手槍,對著秉持3D理念(Delay,Deny,Defend)的醫保公司CEO,扣下了那該死的扳機。
希爾頓大酒店的服務生回憶道,那一切發生得太快,正如電影《狩獵》中描述的那樣:
槍響了,我不知道是誰開的槍,但我看見他站在道德制高點,他在陽光下!
覺得有趣,請關注公眾號:將軍箭
3 Jan 2025
點擊“分享”和“贊”,感謝你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