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醫務人員編制是否應該取消」這一話題在某醫學論壇上引起廣泛熱議,一位退休返聘的主任醫師說出了他的想法:
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型公立醫院都存在編制不足問題,而幾乎所有的基層醫療機構都存在有編無人問題,因此有地方就創造出「編制池」制度,其本質是用基層醫療機構的編制解決上級公立醫院編制不足的尷尬。
因此,建議取消醫務人員編制,以便做到一視同仁、同工同酬,特別是享受同樣的五險一金,徹底解決退休金不一樣的情況。醫務人員就應該憑真本事吃飯,而不是因為有編制的保護在體制內混日子!
對于這位主任的發言,不少同仁在評論區回復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A:取消編制的話,我寧愿去養老院當醫生,日常查房和老頭老太太聊聊天就行,月薪6000,比我上班都高!
網友B:坐標西部小縣城,二甲縣醫院,主治考過了一直不聘,如果再把編制取消,績效2000加900工資,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更不知道取消編制之后沒關系的自己能不能留在醫院!
網友C:編制目前已經是雞肋,獲得編制的目的是企圖享受醫療體制內的待遇紅利。徹底取消公立醫院事業單位性質、取消編制勢在必行。
以上幾位同仁分別從看好與不看好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取消醫務人員編制」這一問題已經存在了多年,現如今,各種類型的舉措已經開始在全國各地逐步實施試水。
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
公立醫院“去編化”的十余年
實際上,推動公立醫院去編制化的改革已有10余年的時間。
早在2011年,中央便確定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時間表,依據計劃,到2015年將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到2020年中國形成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其中提到,公立醫院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逐步實行編制備案制,逐步取消行政級別,明確規定新設立的醫療機構一律不準確定行政級別。
而在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宣告開啟了公立醫院去編制化的進程。意見中指出要建立聘用制管理,編內編外統籌考慮,探索實行年薪制和協議薪酬。
圖源:國務院官網
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發改委、財政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點名全國各省共148家公立醫院作為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試點醫院。《通知》中明確要求:「依法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實行合同管理,逐步實現同工同酬同待遇;提高醫院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重,提高職工人均工資性收入。」
可見,新政策的主要目的還是要提高醫務人員的待遇水平,提高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增加醫院辦院的自主性。自此之后,全國各省都在積極跟進,特別是在試點醫院全面開展了相應的制度改革,全面實行聘用制。
但在2020年之后,去編制的浪潮似乎又慢了下來,甚至部分省份又開始強化編制的重要性。
2021年2月,國家衛健委公開表示「編制是事業單位統一的管理手段和重要資源,決定了事業單位法定用人規模以及附著在編制上的各種待遇。公立醫院編制是穩定和吸引醫務人員、保障公立醫院穩定發展的關鍵要素,是國家滿足人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重要制度保證。」
圖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2021年10月8日印發的《關于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經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中,也不再強調去編制化,而是重新提出「逐步消化現有編外聘用專業技術人員,納入編制管理」。隨后,廣東、青海等地在醫改文件中也重申了這一觀點。
不過,從去年開始,去編制的風好像又吹了回來,全國多地又有多項舉措頒發。
2024年7月30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中共山東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醫療保障局、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省屬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直接明確取締編制、事轉企的具體執行措施:根據政策要求,轉制成企業的事業單位將收回所有事業編制,原工作人員也將從省編辦的實名制名單中剔除,并與新成立的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正式成為企業工人,也就是合同工。轉制后,企業要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妥善處理與工作人員的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有79家事業單位改制成企業并核銷編制,但此次改制并未波及醫療機構。不過秉持著未雨綢繆的心態,還是有很多醫務人員感到憂慮:雖然此次改制暫未波及醫療機構,但文件落款中「山東省醫療保障局」赫然在列。
除此之外,前段時間,在海南省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印發海南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了要「推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并要求全面落實公立醫院的經營管理自主權,實行全員聘用管理。
全員聘用制,即按照實際的工作需要設定相應的崗位,然后醫院聘用擁有相應技術的醫務人員,即醫院的所有員工,包括現存的編制內、編制外員工以及新進的員工均需要重新簽訂聘用合同,實行聘用制管理;待遇上也按照聘用的崗位的等級進行管理。
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看出,醫務人員全員聘用制不過是公立醫院去編制化改革的一種表現形式。
圖源:海南省人民政府官網
真的取消編制后
醫務人員該何去何從?
取消醫務人員編制,無疑將對整個醫療行業及其從業者產生深遠影響。
取消編制后,沒有了編制的保護傘,很多只會“摸魚”“混日子”的醫務人員將浮出水面。沒有爭議的,所有醫務人員都只能更加注重自身專業技能的提升和服務質量的優化,以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這將激勵醫務人員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診療水平,最終惠及患者。
相應的,醫務人員將不再受限于特定機構的“鐵飯碗”,這有助于促進人才在不同醫療機構間的自由流動。高水平醫務人員可以根據個人職業發展、工作環境、薪酬待遇等因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單位,從而提高醫療資源的配置效率,特別是在偏遠地區和基層醫療機構,有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緩解城鄉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同時,醫療機構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也會加大在培訓、職業發展路徑建設方面的投入。
值得關注的是, 正如上述多項政策提出的,鼓勵一視同仁、按勞取酬、同工同酬等要點,取消編制意味著所有醫務人員都將基于工作表現、專業技能和市場供需關系來確定薪酬,而非身份或編制。
雖然取消編制帶來了更多職業發展的可能性,但對于部分習慣于穩定編制的醫務人員來說,也可能面臨職業規劃上的不確定性。他們需要更加主動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適應更加靈活多變的就業環境。此外,失去“編制”這一安全感,可能會對部分醫務人員的心理造成一定影響。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鐵飯碗」的崇拜也不再盲目,與其將希望寄托在編制身份上,不如把自我提升、自我學習放到首要位置。
來源:丁香人才、梅斯醫學等(本文內容及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或知識產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醫務之聲”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本平臺選用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