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是五代十國時期后晉將領安重榮說的,這話只在特定的時機有效果,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
陳勝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在給自己起義找借口,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嗎?這是農民起義反抗政權的政治口號,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失敗的多,成功的極少。
但是,安重榮不是陳勝,陳勝起兵是為了反抗秦朝,安重榮起兵是為了反對石敬瑭稱臣于契丹,兩者的意義并不相同。
《舊五代史 后晉 列傳十三》:重榮起于軍伍,暴得富貴,復睹累朝自節(jié)鎮(zhèn)遽升大位,每謂人曰:“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又以奏請過當,為權臣所否,心常憤憤,遂畜聚 亡命,收市戰(zhàn)馬,有飛揚跋扈之志。
安重榮出身軍人世家,很快因為軍功獲得榮華富貴,他看到很多從節(jié)度使登上皇位的人,常對身邊的人說道:
天子,兵力雄厚、勢力強大的人可以擔任,不是生來就是這樣的。
安重榮: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
安重榮說這個話放在任何朝代都會被扣一個謀反的帽子,你可以起兵反抗,但話不能說出來,只要實力與能力夠強,統(tǒng)一天下,自然就能當上天子。
五代十國時期也是一個大亂世,從唐朝末年黃巢起義開始,整個天下混亂不堪,朱溫篡唐建立后梁政權,后梁被后唐滅亡,后唐被后晉聯合契丹滅亡,后晉向契丹稱臣,并將幽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后晉滅亡后,后漢建立,后漢被郭威滅亡,建立了后周,后周被趙匡胤篡位,建立北宋。
安重榮原是后唐將領,后來投靠石敬瑭,石敬瑭借助契丹勢力滅亡后唐,建立后晉,安重榮被任命為鎮(zhèn)州刺史、成德軍節(jié)度使。
五代十國
安重榮對于石敬瑭投靠契丹很是不滿,多次勸諫石敬瑭,但石敬瑭不聽,安重榮開始在當地招兵買馬,準備聯合部分少數民族,討伐后晉與契丹。
安重榮與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安從進一起兵反叛,石敬瑭派杜重威率軍鎮(zhèn)壓,安重榮的部將趙彥之陣前倒戈,投靠后晉,安重榮措手不及,被打得大敗,后逃回鎮(zhèn)州,與全城軍民死守城池。
杜重威包圍鎮(zhèn)州,安重榮寧死不降,因為安重榮手下將領私開城門投降,導致后晉軍隊攻入城中,安重榮被俘虜,城中2萬軍民被屠殺,安重榮后被斬首,首級被石敬瑭送給契丹皇帝。
安重榮不愿意與契丹人合作,敢于起兵反抗后晉與契丹的行為,有一定的民族氣節(jié),他說天子是兵強馬壯的將領可以擔任的這話,只是在五代十國那種特殊的背景之下說的。
石敬瑭將幽云十六州出賣給契丹
五代十國持續(xù)的時間并不長,不到一百年,其間存在的政權多達數十個,絕大多數政權都是靠兵強馬壯建立政權的。
后梁太祖朱溫,本是黃巢部將,后來投靠唐朝,依靠實力取代了唐朝,建立后梁政權,符合安重榮所說的“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但是后梁政權很短暫,只存在16年時間,就被后唐滅亡了。
兵強馬壯可以建立政權,但未必能治天下,也就是俗稱的“馬上能打天下,馬上不能治天下”,五代十國的例子一再說明這一點。
后唐依靠武力強大滅亡了后梁,還滅亡了前蜀,其勢力范圍是五代最大的,同樣可以理解為兵強馬壯者當天子,但是結果呢,后唐也不過存在13年,比后梁還要短命,就被后晉聯合契丹滅亡。
五代十國時期,兵強馬壯的節(jié)度使就能當天子
石敬瑭靠出賣幽云十六州給契丹人而建立的后晉政權,也不過兩代人就滅亡了,存在11年,石敬瑭的繼承人石重貴開始抵抗契丹,也被其滅亡。
歷史一再證明,兵強馬壯之人能夠依靠武力建立政權,但能不能長久,就不一定了。
五代十國的亂世是被趙匡胤終結的,趙匡胤是后周將領,后周皇帝柴榮去世后,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奪取政權,之后依次平定了周邊割據政權,統(tǒng)一了整個中原及南方。
趙匡胤終結軍事強權建立政權的根本原因是:打壓武將,提升文官地位。
趙匡胤兵酒釋兵權終結了亂世
趙匡胤終結了節(jié)度使制度,自唐朝到五代末年,節(jié)度使與藩鎮(zhèn)勢力一直就是中央政權的威脅,從安史之亂開始,藩鎮(zhèn)割據就開始存在,五代十國時期,奪取政權的將領清一色是節(jié)度使出身,也就是安重榮口中的兵強馬壯之人。
趙匡胤通過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了一大批軍事將領的兵權,改革兵制,將軍隊的指揮權、調動權與所有權相分離,設置不同的部門行使不同的職權,比如樞密院掌握軍權及軍令,三衙指揮軍隊作戰(zhàn),調動軍隊則由皇帝詔令負責。
軍隊打完仗就要收回兵權,軍事將領就無法專權,徹底地解決了軍事將領叛亂問題,自北宋之后,華夏再無”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情況出現。
兵強馬壯可不一定就能當天子
即使是唐朝之前的華夏,”天子是兵強馬壯者為之“也不是一定的,并不是武力強,就一定能奪取天下的,比如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項羽軍事力量明顯強于劉邦,但最后取得勝利的卻是劉邦,劉邦不是贏在軍事上,而是贏在政治上,因為軍事是政治的延續(xù),任何戰(zhàn)爭都有政治目的。
再比如三國時期,曹操都統(tǒng)一整個北方,赤壁之戰(zhàn)時,天下十三州,曹操獨占八州,其實力比孫權和劉備加在一起還要強大好幾倍,但結果呢?還不是在赤壁之戰(zhàn)中被周瑜和劉備打敗,曹操兵強馬壯,但卻不能依靠武力成為天子,背后的原因極其復雜的。
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只是特定時期的特定現象,尤其是亂世的時候,這句話很管用,但并不是絕對的,但在一些特殊時期,這話并不適用,中國歷史總是復雜多變和各不相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