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不停的有人跟我提起南航空姐的帽子。
起因是前段時間南航客艙部下發了《關于試行冬季制服著裝優化標準的通知》,其中要求:著外套、風衣、大衣、羽絨服時,全組統一佩戴帽子;進入客艙后摘下帽子,離開客艙前佩戴帽子。
沒想到卻引起南航乘務員很大的討論。
剛看到這個事的時候我還有點奇怪,在我印象里,南航乘務員不是一直有帽子嗎?這兩天才搞明白,很早之前是一直要求戴帽子的,后來沒再強制要求,再加上那三年的影響,如今是要求“重新戴上帽子”。
(可能是在各種活動現場看南航乘務員戴著帽子習慣了)
我看了很多言論,心里有點不是滋味,所以想聊幾句。這帽子,以前我沒戴過,以后也不是我去戴,所以我的觀點可能很片面,做不到絕對的感同身受,寫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原諒——但就如同之前說過的一樣:我只是表達,不想說服。
1.
橫向對比一下,內地不同航司對空乘帽子的要求——不全,只是問了幾個朋友:
國航:在出活動、拍攝宣傳片時要戴,平時不戴。
東航:乘務長在航班前一天在公司內部系統通知,統一佩戴或者不戴。戴的話,國內外走候機樓進場退場、艙門口迎客數客要戴。
海航:之前規定穿風衣要戴,現在都穿羽絨服了所以基本不戴了。
川航:乘務長在進場退場、準備會、飛行中全程都要戴帽子;乘務員只戴到迎客后就可以摘。
廈航:進場、上客至播放安全須知前要戴、落地送客時戴、7-9月太熱了不戴、風太大不戴。
山航:進場退場要戴,上飛機就摘(跟南航新規一樣)
可以概括為:大部分乘務員進公司時的要求怎樣,現在還是怎樣。戴也好,不戴也好,當初培訓時怎么學的,現在還是怎么做,已經是大家的習以為常,沒有人在乎、比較其他公司對“戴帽子”這事是怎樣的要求。
因為這確實不是什么大事。
那為什么南航最近要求乘務員戴帽子卻引起大家的反對,這事很有意思。
假如南航新年新氣象,直接換了套新制服,同時在新的職業形象化管理要求中,把佩戴帽子作為其中一項,那沒有人會反對這個帽子,甚至朋友圈里、小紅上,會出現大量乘務員穿全套制服新拍的寫真——而且事實上,現在南航的姑娘們,拍寫真的時候,也都戴著帽子。
所以我覺得大家抵觸的并不是這個帽子,抵觸的是“改變”,是“增加的工作量”。
但輿論的發展卻有點變了味。我看到有南航姑娘發的小紅薯:
她問:好看嗎。
我真的很想問:難道不好看嗎?這哪里不好看了?
(插一嘴,光這張照片能被這么坦然得發在小紅薯,就已經很令其他公司羨慕了)
所以,幾天的吐槽下來,給我感覺大家已經不是在理性的探討這個問題,而是在跟風似的玩梗批判。
如此下去,會怎樣?
一方面,這種批判本身會讓南航乘務員們陷入輿論困境,原本只是一項著裝規范調整,卻在輿論發酵下,使她們承受了壓力,那些本來覺得戴帽子還可以提升形象的乘務員,面對內部鋪天蓋地的吐槽,陷入自我懷疑,熱情被澆滅,甚至不敢公開表達喜歡(同樣留言我也收到了)。
另一方面,從行業角度看,這種跟風批判模糊了問題焦點,讓外界忽視了航司制定著裝規范背后提升整體形象、強化品牌辨識度等合理考量,也一定會阻礙南航未來在優化服務形象上的探索步伐,生怕步此后塵遭遇這種“批判”。
說白了,經此一事,南航未來真到了更換制服那一天,圍繞“要不要配帽子”這個事,都會讓管理層糾結不已。
再往大里說,如果公司的新要求都是如此發展下去,員工的討論只是停留在情緒化、片面化的泥沼里,卻無法為公司形象良性發展、服務提升提供建設性意見,最終受損的將是整個管理生態——會越來越閉塞,通道會越來越擁堵——這真的關乎每一個乘務員自身。
2.
有旅客向南航提意見:
先不說這些發言有沒有格局,但不客氣的說:一家航空公司的日常管理、并非與旅客體驗息息相關,那關你什么事呢?
你可以認為不好看,你可以表達不好看,你可以吐槽不好看,但以此投訴,此風不正。
同時也特別想說,我一直以來都反對航空公司在管理上,被旅客以“投訴”裹挾,進而被干擾——過去、現在,都曾發生過高卡群體集體投訴試圖“搞掉”某個客艙干部的事件,對行業影響非常之惡劣。
就航司內部而言,這打亂了原本有序的管理節奏,本來是南航基于整體品牌塑造等專業考量所做的決策——先不說這帽子好不好看——但在旅客的外部影響下,難以穩步落地。
而本應按要求執行規范的乘務員,面對旅客在網上的發帖、投訴,也陷入尷尬境地。說句誅心的話,個別旅客的發帖也并非真心是為航司提升形象,畢竟上飛后就要摘,旅客又看不到。
再拓展一下,如果客艙部有了新的要求,旅客就去投訴,那客艙干部若因畏懼旅客無理取鬧式的投訴而畏首畏尾,不再敢創新管理、不再敢優化服務流程,以后這客艙部會更加死氣沉沉,直至落后。
而且,對旅客群體自身來說,少數旅客的裹挾讓航司疲于應對,無暇顧及更多關乎飛行體驗的核心服務提升——因為任何航司都不可能滿足所有旅客的全部需求——那未來大部分旅客都將面臨服務質量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困境,這破壞的,是民航發展的根基。
再說一句,假如我是客艙部的干部,橫向比較三大航,平日里已經積極主動為大家減負,盡量減少服務流程;優化排班,盡量讓大家都明確自己的休息時間——然后我只是要求你們戴個帽子啊,你們就要聯合旅客來對付我。
我真的會很傷心。
3.
什么叫美,什么叫丑。
我們的美,就只體現在了這個帽子?
我一直不喜歡簡單的用“美”和“不美”去定義一名乘務員,因為我們都知道,外表只是表象,一名優秀乘務員的核心,絕對不在于其外表好看不好看,更在于其是不是專業。
那什么叫專業?
專業是旅客在飛機上突發疾病時,我們自信的說出:我是本次航班的乘務員,我們受過專業的訓練,請相信我!
是我們每年的復訓中,不顧形象高喊出的:“低頭彎腰!全身緊迫用力!”
是在險境時,我們站在飛機門口讓旅客一個個跳下滑梯,卻要轉身走回客艙,尋找幸存者的痕跡。
這才叫美,且美不勝收。
綜上——我還是覺得大家不是反對戴帽子,只是不想改變,減少工作量的永遠受歡迎,但增加一點都不會被接受——就此事我跟其他航司也討論過,基本都一樣,但也基本都理解。
說實在的,十幾年了,不同的航空公司看下來,對于大多數乘務員來說,南航的客艙部固然不會是完美的,我也不相信她是完美的,甚至我也曾跟南航客艙部吵過無數次的架——但我還是覺得,她是對得起你們的。
就只是戴個帽子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