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山東省轄地級市,別名運河之都,古稱濟州府,濟寧歷史文化悠久,是東夷文化,儒家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初祖黃帝和儒家至圣孔子,亞圣孟子皆出生于此。
夏朝時期,境內設任國,也稱“仍國”,商朝,境內除任國外,還有奄,厥,卞明等封國,其中,奄曾為商王南庚的都城,盤庚遷都于殷后,奄為商屬國,如今濟寧,轄區依舊遼闊,?下轄九縣兩區。
按照常理而言,如此優渥歷史文化,當地古玉資源必然豐富,初抱如想,用時四日時間,尋覓濟寧九縣兩區古玩市場,結果卻與初想背道而馳,有時候行走疲勞,甚至心生出,南轅北轍之無力感。
不知何原因,濟寧市九個縣當中,古玩市場之上春秋戰漢時期,兵戈類青銅器隨處可見,秦漢時期石刻也是常有所見,卻唯獨不見古代玉器,如說全不見古代玉器倒也能理解,但是咄咄怪事,滿市場可見古玉煙嘴,卻不見其他種類玉器。
抱著如此疑惑,與當地同行閑聊,才知事情原委,濟寧市久負盛名不假,但是盛名不代表物產豐富,古玉煙嘴常見,因為苦寒貧瘠之地,先民們比較務實耐勞,而佩戴玉器則不適宜勞作。
古代玉器少見,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孔圣轄區多封地,周圍普通百姓人家,多是封地之上的佃戶,日落而息之時,鍋里能見溫飽就很滿足,哪里還敢奢作佩戴玉器,即使少有大戶人家遺珍,也早被近些年收藏之風搜刮殆盡,市面不可見古玉是常態。
行走四日,游遍濟寧九縣兩區,綜合所見數千家古玩門店,果然如當地同行所言如出一轍,九縣兩區當中,還能見到些器物的,當屬濟寧市區太白文化市場與曲阜江北古玩市場,其余諸縣不說也罷,說出來反而令人心寒,大多數近乎工藝品地攤。
那么,太白文化市場與曲阜江北古玩城,為何說能見到些器物昵,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市場商戶量級較大,每處古玩城都有數百戶門店,各位同學,如喜歡石刻文化,與青銅陶器類器物,兩處古玩城可去碰碰運氣,但是如想古玉,則不建議浪費時間。
為何說浪費時間,因為兩處古玩城之中,都存在著常跑交流會的古玉高手,當你費勁巴拉的逛完古玩城才會發現,當地能見的古玉,基本都在那幾人手中,與之幾人詳談,他們也是坦言,當地很難收到古代玉器,他們所展示的玉器,也大多是從外地收購而來,轉而加價兜售給當地收藏家們。
如上所見,元明時期古玉勒子,雖說紋飾螭龍皮殼溫潤,但是市場行價不過萬左右而已,但是進入濟寧市場,動輒便是數萬,如見春秋戰漢時期,稍微有點紋飾的玉勒子,當地老板們則要價數十萬不等,有些價格甚至高于拍賣會,令人匪夷所思。
按理說,小小縣市古玩市場,價格怎會如此離譜,疑惑之余,當地同行道破其中玄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當地古玉太少了,資源少自然沒有價格競爭性,而想玩的人又太多了,所以他們的古玉根本不愁賣,而且當地有眼力見兒,能夠斷代古玉真假的同行又極少,所以市場對于他們而言,近乎呈現壟斷姿態,簡單來說,就是賣東西要價格看心情。
想想也能理解,當地并無古玉資源,而需求資源的人又較多,當市場有需求,自然則需要外地引進,外地引進的資源,哪有什么當地市場價,大多數收藏家所參考的價格,信息來源于拍賣平臺價格,所以古玉價格,在當地也是水漲船高,當地玩家們皆大歡喜,只是苦了我們這些小民百姓,祈盼古玉遺珍,遠道而來空手而去,寒風呼嘯悲慘吶!
方葉之
一線實戰收藏家
古玉收藏苦行僧
實戰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