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中國的老一輩革命家,仿佛是“特種鋼”做的人,他們總是能笑對各種困難發,仿佛,就沒有難倒他們的事情。
在老一輩革命家中,十元帥、十大將可謂是名副其實的一群“領頭羊”。
在這20人中,要論軍事才華,自然是彭、林、劉、徐、粟更高一籌。但是要論資歷的話,有個人一定是第一位,連朱德都比不了。
后來,這位被授予了“大將”,不過,毛主席特批:享受元帥待遇。
這一位,就是張云逸。
問題來了,張云逸的資歷老在哪里?后來又做了哪些事?
1、張云逸參加過“黃花崗起義”
二十世紀初,推翻大清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組織,其中,尤以“同盟會”的實力最為雄厚。
同盟會的領頭人就是孫中山、黃興等人。
那時的同盟會,為了救國救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組織了很多次起義。
這些起義中,1911年4月27日爆發的“黃花崗起義”是非常重要的一次。
雖然起義失敗了,但意義非常重大。六個月后,辛亥革命爆發,大清走向了滅亡。
黃花崗起義的領導人是孫中山、黃興、胡漢民等人,參與者有喻培倫、方聲洞、林覺民等,還有一位非常年輕的小伙,他的名字叫張云逸,當時僅僅19歲。
那一天,起義失敗,張云逸等人躲藏在一個民宅中。第二天早晨,張云逸出去買菜,民宅里的革命志士全部被捕,張云逸因為出去買菜逃過一劫。
很多年后,張云逸回憶道:“如果那時我不出去買菜,就將是‘黃花崗七十三烈士’了。”
是的,生死就在剎那間。
張云逸參加起義的時候,后來的開國元帥和大將們在干什么呢?很多人都還是個孩子,資歷老的朱德,也僅僅是滇軍中的一個小兵。
因為參加起義,張云逸也認識了很多后來的國民黨大佬。
后來,毛主席評價張云逸道:“共產黨能對國民黨將領說話的人不多,張云逸是其一。”
可以這么說,張云逸認識很多國民黨大佬,但凡他有那么一絲享受榮華富貴的想法,在二三十年代,一定可以達到。但是,張云逸選擇了一條最難的路,選擇了加入共產黨,選擇了和革命戰友們一路前行。
很多人都知道,秋收起義的軍事總指揮是盧德銘,但很少有人知道,盧德銘擔任警衛團團長是張云逸推薦的。
總而言之,共產黨人中,要論革命的資歷,張云逸是第一人。
這個沒有任何異議。
2、張云逸是如何成為“紅軍”高官的?
張云逸,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在1926年。這個時間不算太早,正處于北伐階段。
北伐階段,最出眾的軍隊就是張發奎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
提起這個國民革命家第二方面軍,不能說厲害,那是相當厲害,開國十元帥中,有8位就曾在這個方面軍,開國大將中,也有六位。
說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是共和國元帥、大將的搖籃,一點都不為過。如果,張發奎此人早早加入中國共產黨,前途不可限量。可惜了!
不說張發奎了,我們繼續說另一位姓張的主角張云逸。
1927年時,張云逸是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4軍第25師參謀長。
南昌起義時,張云逸沒有直接參加,而是做了大量的間接工作。
這有點像葉劍英,雖然沒有直接參加起義,但做了不少工作,功勞很大。
1929年7月,張云逸去了廣西南寧。當時,“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已經成為我黨幾乎所有人員的共識了,建立革命武裝顯得非常重要。
張云逸去了廣西后,和鄧公一起領導了百色起義。
能夠領導一個地區的起義,建立革命根據地,這基本上是元帥們的“標配”啊!
張云逸和鄧公,在廣西轟轟烈烈搞革命,但是,廣西有兩個強人,那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
這兩人是廣西兩只虎,實力非凡,革命繼續不易。此時,中央總部又傳來了“飲馬長江,會師武漢”的號召。在攻打柳州時,廣西的紅軍出師不利。
之后,廣西的紅七軍開始北上。
張云逸等人來了小長征,在湘贛蘇區和中央紅軍成功會師。
雖然,紅七軍后來并入了紅三軍團,但是,張云逸曾經擔任紅七軍參謀長、軍長的履歷,未被輕視。
長征開始的時候,張云逸是紅八軍團的參謀長。可惜,在湘江戰役時,這個軍團損失慘重,不得已并入了紅九軍團。
到了陜北后,張云逸這個老同志 擔任了紅一方面軍的副參謀長。
紅一方面軍是我軍絕對的主力,能擔任紅一方面軍的副參謀長,說明了組織對張云逸的重視。
3、張云逸成為了“新四軍高層”
1937年7月,全面抗戰開始了。
此時,張云逸已經45歲。
一個45歲的老軍人,還能干啥?毛主席等人認為嗎,張云逸的潛力還沒發揮出來,經過商議,張云逸被調到了新四軍,并擔任新四軍參謀長兼第3支隊司令員。
這個職位,當時在新四軍是第三把手,僅次于項英和葉挺。陳毅這個支隊司令員比不上張云逸的職位,粟裕這個副支隊司令員,更是比不上張云逸。
當時的新四軍是在長江以南地區,張云逸去了新四軍,對于“共同抗日”的幫助很大。
1939年五月,新四軍成立了“江南、江北”兩個指揮部,張云逸就是江北指揮部的總指揮,悍將徐海東是副指揮。江南指揮部的總指揮是陳毅,名將粟裕是副指揮。
1941年年初,發生了著名的“皖南事變”,新四軍損失慘重,葉挺被扣押,項英犧牲。就此,陳毅成了新四軍代軍長,張云逸是副軍長。
此時,張云逸已經50歲了。
一個五十歲的人,不適合在前線沖鋒陷陣了,而是應該積極組織后勤工作了。
從抗日戰爭的后四年開始,張云逸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新四軍、山東軍區的后勤,職位是新四軍副軍長兼山東軍區副司令員。
華東軍區在1947年2月成立后,張云逸擔任華東軍區副司令員。
1949年年初,軍隊重新進行了調整,成立了三野,也有了新的山東軍區。這一次,張云逸擔任了山東軍區的司令員,第一副司令員就是超級戰將許世友。
1949年以后,張云逸先后擔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二書記、中共廣西省委書記兼廣西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廣西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重要職務。
這樣說吧,張云逸不僅是黃花崗起義的革命者,也是南昌起義的間接參與者,更是歷經了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毛主席評論張云逸八個字:老成持重,威望頗高。
和張云逸共事過的陳毅評價張云逸:云逸既是一個好主角,也是一個好配角。當主角時能集思廣益,從善如流;當配角時則主動配合,精誠合作。有大海容人之量,高山仰止之德。
這評價確實不低!
1955年授銜,張云逸被授予“大將軍銜”。鑒于張云逸的資歷和貢獻,毛主席特批了一條,主要意思就是可以享受“元帥待遇”。
在所有大將里,張云逸是唯一一位享受“元帥待遇”的大將。
1974年11月19日,張云逸將軍病逝,享年82歲!
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