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權益調整后,是這樣的:
vip會員的累積登錄臺數相比之前的5臺,現在減為3臺;同時登錄設備由2臺減為1臺;此前的老會員和svip會員的權益不變,照舊。
有在視頻網站追影視劇、看綜藝的網友們,也是參與到談論中來了:
與內容產出太有共性了,文娛消費的爭議還是落在了:免費和付費上面。
我之前開過騰訊視頻的會員,為了看《十三邀》。看完了就沒續訂了,于個人而言,還是比較習慣為了追某部影視劇或綜藝開會員。
因為平時開了很久會員又不經常看,也沒必要。
現在還有愛奇藝和優酷兩個會員,用來當電子榨菜的。這周《最強大腦》開播了,會用來追這檔綜藝。
還可以看到三月份。
要不要續費,還是很大眾的想法,到時看有沒有自己相看的影視劇和綜藝。
1.會員開始發揮作用
開會員的,都是視頻網站用戶。這是最基本的。
不是用戶,也走不到開會員這一步。
不知道是不是文娛產業也到了瓶頸期了,各大視頻平臺都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調整會員權益,應該也算。
就是多付點錢,就能多獲得權益,這樣點滴積累,也能提升平臺的盈利能力。
但這也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要看用戶愿不愿意付這個錢。
不清楚別人的付費心理是怎樣的,我通常是這樣的:
如果是身邊相近的人推薦了一部影視劇,那我會去看;自己追了多季的綜藝,也會看;再一個,純屬就是個人喜好了,沒有理由地付費,這屬于鐵粉買單。
視頻平臺,總有吸引用戶的一個理由為之付費,自然而然,游客用戶也就會主動成為會員了。
其實,會員權益的調整,會引起部分用戶的情緒波動也正常。現在很多知識付費,付費形式也和視頻平臺的差不多。
比較困惑的是:為什么付費更多,反而沒那么大的情緒?
我想,獲得感確實重要。
2.長視頻平臺進入了下半場嗎?
內容的寒冬,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
現在,大概是有慢慢好起來的趨勢了。雖說現在全網的內容很多,非常多,多到可以讓人不在意內容的那種,但恰恰是這個時候,內容又突然被重視起來的。
愛優騰對應BAT,芒果TV國資控股。
加上現在還要與短劇賽跑,長視頻平臺的壓力,都在哪里呢?
現在出點爆款內容,也不容易。要么有大IP加持,要么砸錢,不然,消費降級的用戶也會有自己的路子,找到想看的影視劇。
平臺都在調整,我一個用戶肯定是更沒法分析什么的。
但大家也可以從已有的信息中,自己判斷推理:
騰訊視頻現在是可以直接和閱文建聯;芒果TV主打自制,和湖南衛視可以資源共享,也有買原創版權,綜藝是優勢,劇集有點偏科,燒錢不太多;優酷有沒有自有內容平臺輸送IP不太了解,愛奇藝也有“愛奇藝文學”,收原創小說的。
基本上,幾家長視頻平臺都有推自制,所以,文字的價值還是存在的。
這里也順便插入一個自己的觀點:在不較真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的情況下,如果你想什么都寫點,那我覺得,市場向的文字就寫通俗文學;但要是想真正的自由表達,建議嚴肅文學也可以試試。
很多東西,通俗文學反而卡得比較嚴,但嚴肅文學就不存在這種情況。只要寫了有雜志發,其它的就別管了。
口水戰也好,商戰也擺,都沒人會把利益沖突上升到一起政治事件。所以,加油向前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