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于1983年的泳池清潔機器人,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在產品形態、智能化程度以及供應鏈成熟度上,相較90年代末誕生的掃地機器人,更像是上個時代的產品。
傳統泳池機器人品牌大多為歐美企業,他們的產品創新能力嚴重不足,目前銷售的產品主要是優先產品,在清潔效果與智能化方面表現非常差。
而且,目前市場上很多泳池清潔機器人產品的路徑規劃和導航方式,依然是靠隨機碰撞或慣性導航的方式。這對于需要進行三維立體空間清潔的泳池機器人來講,在建圖和導航方面效率非常低下。
挑戰的另一面是巨大的行業機會。
近幾年,國內泳池機器人廠商開始發力,搶灘主要市場在歐美地區的泳池機器人市場。而且,泳池機器人的市場空間很大,Maytronics的一份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泳池清潔方案中,人工清潔占比大約45%,泳池清潔機器人剛剛超過五分之一,占比已達到21%。
泳池作為歐美地區的高頻使用場景,有剛性的清潔需求。相較高昂的人工清潔費用,泳池機器人成本更低。近年來,很多新興創業公司將目光瞄準了這一領域,開始采用視覺、激光等技術方案解決泳池清潔機器人的導航以及水下通信問題。
浪涌未來便是其中一員,1月13日,泳池機器人公司浪涌未來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追創創投領投,翼樸基金跟投。浪涌未來是一家智能泳池機器人公司,專注于提供戶外庭院泳池生態綜合解決方案。2023年,浪涌未來組建初創團隊,2024年3月正式立項3款產品,將于2025年上半年推向市場。
泳池機器人的產品技術還有哪些突破空間?中國庭院機器人的競爭力為什么能夠超越海外傳統廠商?圍繞這些問題,1月份CES期間,CETA(江南電器工具聯盟)與浪涌未來CEO沈輝做了一次交流,以下為交流內容。
海門中學實驗班走出的學霸
CETA:簡單介紹下浪涌未來的主營業務?
沈輝:浪涌未來是一家智能泳池機器人公司,我們23年就已經組建了初創團隊,24年開始立項做泳池機器人產品,目前已經基本研發完成,預計今年上半年會推向市場。
我們的產品覆蓋泳池清潔機器人的水下清潔和水面清潔機器人,未來還會推出商用泳池清潔機器人。我們希望打造豐富的泳池機器人品類,不局限于單一的清潔需求,會探索泳池生態綜合技術解決方案,比如會考慮推出泳池智能水質檢測設備類產品。
CETA:團隊目前規模多大?
沈輝:浪涌未來目前整個團隊規模大概100人,其中產品技術研發人員占一半,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多畢業于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大家在服務機器人、智能清潔領域有豐富的產品技術研發經驗。
CETA:為什么選擇泳池機器人這個方向?有發展目標嗎?
沈輝: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跟我個人的成長環境和個人興趣有關系,江蘇南通,我們小時候那邊有很多電子廠,所以我自己從小就喜歡各種電子、機械的東西,在海門中學高中的時候,我們有個理科實驗班,一群男生,都是對數理化比較感興趣的同學,比如追覓科技的俞浩,也會一起研究機器設備,包括上了浙江大學,學工業設計,覺得自己的關注點一直都還是在機器方向上。
然后在這個大方向上,做過一些事情,之前也做過掃地機器人。現在選擇泳池機器人,是這幾年看下來,覺得行業機會比較大。
泳池機器人誕生于四十年前,其實比掃地機器人還要早十來年。但我們去看市場上的產品時,發現相比機器人泳池機器人像是上個時代的產品,產品形態、智能化程度、供應鏈等方面都很落后,早發展十來年反而看著落后十年。
放眼全球來看,泳池維護與清潔的市場龐大,人工清潔的費用很高,泳池機器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很有優勢。之前看到一個數據,23年泳池機器人的全球市場銷售額大概不到70億,到2030年,這個數字可能會翻番。所以我們認為,泳池機器人目前還是藍海市場。
另外就是從行業技術與產品視角來看,傳統泳池機器人品牌的產品創新能力嚴重不足,目前銷售的產品主要是有線產品,在清潔效果與智能化方面表現非常差。
CETA:你和俞浩是同學?你們交流過創業這個事情嗎?
沈輝:是的,我們是海門中學實驗班三年同班同學,還做過兩年室友,大家的愛好、興趣比較一致。我們的交流一直比較多,當時高中畢業我去浙江大學他去清華大學,他創建“天空工廠”科技平臺,到后面創業做追覓,這期間我們一直都有密切的交流。包括現在創業做泳池機器人,也跟他聊過很多次,他認為未來是廣義機器人時代,各行各業都有用機器人去革新的機會。
CETA:除了你和俞浩,海門中學實驗班的同學中,還有其他人跟你們做一樣的事情嗎?
沈輝:有的,我們軟件研發負責人黃磊,也是我們的同學。
CETA:你覺得你們都屬于天賦型選手嗎?還是海門中學的培養模式對你們有很大的幫助?包括對后來發展的幫助。
沈輝:首先我們這群人從當時和現在兩個角度看,都屬于比較聰明的人。然后海門中學實驗班的模式,確實也幫助很大。
當時這個實驗班,培養模式更像是大學,興趣驅動,這讓我們將興趣的動力發揮到了極致,取得了比較好的結果,也在后面的職業發展中,比較堅定地去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方向。
另外,就是當時在實驗班,在高手如云的集體中,需要作高目標牽引才可能脫穎而出,也讓我們在后續的職業發展中,習慣性地給自己定一些比較高的目標去挑戰,而不是妥協將就。
還有一點是,當時海門中學的這個實驗班里,大家的興趣方向其實不完全一樣,所以大家其實還是不同的優秀個體,這讓我們都能夠認識到自身的一些不足,也明白了團隊合作的必要性。
CETA:我們看到浪涌未來是追覓生態鏈企業,除了跟俞浩的同學關系外,選擇追覓合作還有哪些考慮?
沈輝:確實創業前和同學們的交流,以及大家的信任基礎是合作的一點前提。
不過同時我們也看到,追覓作為智能家電領域的頭部公司,在技術、產品、供應鏈和渠道各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跟追覓的合作也會比較深入,涉及到各個方面。
比如在技術上,追覓擁有行業領先的高速數字馬達和算法技術,我們雙方會在高速數字馬達、智能算法和傳感器融合技術方面合力研發,共享經驗,提升產品技術的開發效率。
此外,依托追覓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浪涌未來在供應鏈端也能不斷提升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我們掌握行業領先的三電技術,80%以上的核心零部件實現自主設計制造,自產比例行業領先。
泳池機器人落后掃地機器人10年
CETA:作為追覓生態鏈企業,浪涌未來有哪些差異化能力是追覓所看重的?
沈輝:目前在泳池清潔機器人領域,在智能算法、硬件結構開發等方向上,浪涌未來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和專利儲備。在環境感知領域,浪涌未來行業首創了穩定可大規模應用的3D結構光解決方案,大幅提升了泳池機器人的感知精度。與行業中普遍采用的聲吶、激光和傳統視覺技術相比,3D結構光能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在水中能夠捕捉到毫米級的細節,在精細感知和精準建模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CETA:泳池清潔機器人對產品的哪些核心能力要求比較高?
沈輝:清潔力是基礎但非常重要的能力,這方面我們擁有行業里最好的高速數字馬達來支持。然后是智能性,包括環境感知、路徑規劃等能力,是泳池清潔機器人能夠達成更高清潔效率、覆蓋率以及易用性的保證,是比較重要的核心能力。
CETA:你認為當前泳池清潔機器人的產品技術研發中,還存在哪些比較大的技術難點?浪涌未來是如何應對的?
沈輝:與掃地機器人等地面清潔機器人相比,泳池清潔機器人的清潔作業環境是立體的,同時還要面對復雜的水下環境感知要求,因此如何使用消費電子類產品的低成本實現精確環境感知能力,建立高效的立體清潔能力,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非常有挑戰性的,而且這還是跨越結構、電子、軟件算法的綜合課題。
面對這樣的挑戰,從我們內部來看,也是機會,我們團隊研發人員大部分是高學歷背景,在電子、結構和智能算法方面,有優秀的專業技能,并且有豐富的行業研發經驗,同時,我們與追覓之間達成深度技術合作關系,結合追覓的技術積累,供應鏈復利,可以在一些關鍵技術上實現快速突破。
CETA:最新一代泳池機器人產品研發周期多久?優勢在哪里?
沈輝:產品從立項到量產9個月。優勢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強勁的清潔力,通過行業領先的高速數字馬達技術,和優化的流道設計,我們的泳池機器人能夠提供更好更強勁的清潔力;二是高效率、高覆蓋率,我們首創了穩定可大規模應用的3D結構光解決方案,提升了泳池機器人的環境感知力,我們的智能算法團隊也自研了相關算法提高智能規劃能力,讓我們的泳池機器人能夠形成更高的覆蓋率以及清潔效率;三是易用性方面,我們采用無線設計,選擇清潔模式后直接丟入泳池就可以作業,我們全球首發的LIFI遙控器,操作非常便捷易用。
CETA:人工智能這兩年的發展、落地非常火熱,在泳池機器人上有哪些應用方向?
沈輝:從短期來講,AI可以在環境感知、場景識別等方面幫助泳池清潔機器人帶來清潔效果、清潔效率的提升;從中長期來講,AI還可以在泳池水質檢測維護等廣義的泳池維護上賦能。
CETA:泳池機器人還有哪些突破空間?會有終極形態嗎?會是什么樣?
沈輝:現在泳池清潔機器人行業發展,與掃地機器人行業相比,落后超過十年以上。目前,泳池機器人在易用性和免維護等方面,仍然有非常大的空間有待突破。中短期來看,泳池清潔機器人的產品形態,會往掃地機器人多合一基站的方向發展。
新一代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有更強競爭力
CETA:這兩年國內有不少廠商投入泳池清潔機器人領域,你怎么看待泳池機器人市場的發展?
沈輝:從市場滲透率來看,目前只有19%的用戶使用泳池機器人。當然,這個數據還有待進一步證實。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泳池機器人的行業滲透率已經超過了市場增長與爆發的臨界點。這里我們可以參考智能手機和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增長數據,一旦市場滲透率超過15%,增加就會更快速。
與掃地機器人產品技術發展情況相比,一旦泳池機器人的產品突破智能化、易用性瓶頸,產品滲透率將迅速提高。
CETA:中國泳池機器人廠商目前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如何?
沈輝: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發展分為不同的階段,上一個時代,中國很多企業做的事情是“中國制造”,研發還是海外的廠商,有的是美國有的是歐洲有的是日本,大部分不是以中國品牌出現的,只是Made in China。后來開始有一些中國企業出海,賣自己的產品,但走的路線是“物美價廉”。現在,我們這一代企業,包括浪涌未來,正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技術、產品、品牌與供應鏈上,都開始有更好的市場競爭力了。
比如技術上,我們的研發能力,已經在全球市場上逐步領先,我們的高速數字馬達、智能算法,相比海外的廠商都是非常領先的。
產品創新上,我們去看海外現在很多泳池機器人廠商,他們還停留在三五年前,甚至更早,還在做有線的泳池機器人,還沒有智能化。以前很多中國企業是拿著海外廠商的產品學習,現在我們去參加IFA、CES這些展會,會被海外同行、媒體關注和討論。
CETA:浪涌未來的優勢在哪里?
沈輝:團隊、技術和追覓生態。我們擁有一支以產品技術研發為主的高素質核心團隊,專業能力和行業經驗上具備一定優勢。
得益于團隊的能力,我們在技術研發的速度、新技術的應用等方面,跑在行業前面。比如我們自研了行業領先的PoolSense?技術,能夠智能識別多種泳池形狀,并調整切換最佳清潔策略,提高清潔效率。我們在用戶調研中,發現泳池的形狀并不是我們想的那么簡單,都是規則的形狀,有很多是異形的,在這種復雜情況下,我們的泳池機器人,可以將異型泳池劃分為不同區域,并智能定制清潔策略。
還有一方面,我覺得是依托于追覓生態鏈的技術復利、成熟供應鏈、渠道和品牌優勢。
CETA:包括掃地機器人、割草機器人和泳池清潔機器人,中國家用服務機器人的市場競爭力似乎全面超越海外廠商,為什么?
沈輝:依靠國家產業積累和升級,和中國技術革新迭代的新浪潮,讓中國企業有條件和機會抓住家用服務機器人普及化的機會。
中國產業升級與智能制造的發展,讓中國企業在家用服務機器人領域有天然的成熟供應鏈優勢。與此同時,以現在這個時間點前后的十年時間,我們是有非常大的技術紅利的,或者說中國工程師紅利。所以與之前的中國家電企業相比,現在我們把自己定位成“科技公司”,而非制造企業,我們是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去在一個又一個領域里在全球市場里參與競爭。海外廠商,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上的表現是遲鈍的,不管掃地機器人領域還是泳池機器人領域,我們發現很多海外廠商比我們的節奏要慢一兩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