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待久了,人們便會向往一種離群索居的生活。在僻靜的鄉野,搭幾間茅屋,庭前種菜蔬,庭后樹竹柏。閑云野鶴,豈不自在。
隱居,一直是中國人的精神寄托與理想生活。從古人亂世中不得已的隱居避世,到千年名士風流的山居田園詩意,再到現代人逃離疲憊的自由閑適追求。
那條伴隨著華夏文明而生的隱逸之河,從未斷流。而那座等待疲憊的靈魂去棲居的南山,也一直在那里。
“久在樊籠里,復得歸自然。”當人們談論起隱居,必然繞不開陶淵明的時代,和他筆下的詩與遠方。如今陶淵明的詩詞已經成為理想生活的符號,而那片故人曾居住的田園山村,卻早已不同往日。
關于陶淵明隱居的確切地點,如今已難以考證,一說是在江西廬山,另一說法是在江西的潯陽柴桑。可以確定的是,他居住的茅屋前有著五棵柳樹,于是自號五柳先生。
陶淵明喜愛自然,稱自己“性本愛丘山”,而江西三面環山,丘陵眾多,于是,江西便成為陶淵明鐘愛的隱居地。而廬山,作為其中的翹楚,巍峨俊秀,更是吸引了他的目光。
雪后的廬山 | ?圖蟲:光影視角
從遠處眺望,廬山山體如一條蒼龍盤踞,云霧繚繞,宛如仙境。山中有著壯麗的瀑布,李白曾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來形容其磅礴之勢。
廬山瀑布 | ?圖蟲:淺水游魚
陶淵明隱居于此,或在溪邊垂釣、或于林間拾薪、或在自家茅舍之中“好讀書,不求甚解”......“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他在《歸園田居》中將耕作與田園之樂描繪得極具詩意。
后來,隨著朝代更迭,廬山成為歷代文人墨客游覽與詠嘆的勝地,隱士的足跡卻越來越難尋覓。今日的人們只能從陶淵明的詩篇中,遙想他在廬山的隱逸生活,感懷那段遠去的歲月。
雖然已不是隱居地,但廬山的美從古至今未曾改變 | ?圖蟲:韓俊烜
陶淵明所處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動蕩與再生的時代。頻繁的戰亂,森嚴的門閥制度,讓士人選擇遠離宦海,歸隱山林。魏末晉初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賢,便在河南修武縣與輝縣一帶的竹林中隱居悠游。
這里是太行山脈與豫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山林與峽谷連綿不斷,清幽茂密的楠竹林海,為郁郁不得志的名士提供了安逸的容身之所。
百家巖寺塔 | ?視覺中國
竹修八尺而有節,象征名士卓爾不群的氣節與風骨。遙想當年,阮籍醉臥竹林長嘯,肆意酣暢;嵇康善鼓琴,一曲《廣陵散》慷慨激昂,音如戈矛。山泉清冽,取一甕來釀泉為酒,加入松針,以竹葉密封,開壇時香氣撲鼻,飲之輒醉,如此悠然度日。
竹子被視為君子的象征,代表著高潔的品行 | ?圖蟲:藝瑯視覺
如今,河南云臺山的百家巖,還遺留有阮氏竹林與劉伶醒酒臺。
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此后的歷朝歷代,河南作為中原地區的重要政治和經濟中心,成為歷史的焦點地帶,帝都煙火繁華,卻再難給隱士提供一處沒有車馬喧囂的避世桃源,山中高士的古琴曲,從此不得不成為絕唱。
云臺一線天 | ?圖蟲:劉常凱
隱居之地,需有山有水。山能作為屏障隔絕喧囂,而水則提供炊飲的來源,還能防范木質結構建筑發生火災。黃山腳下的黟縣便是這樣一處所在,山脈環抱,溪流縱橫。
南宋紹興元年,當宏村的始祖汪彥濟因遭火災之患,不得不舉家遷移時,這片背山面水的寶地吸引了他的目光。
黟縣塔川秋色 | ?圖蟲:腦袋空空WYJ
汪彥濟以水作為村落營造的靈感來源,整個村落的布局就如一只臥牛,背山面水,人們在此可以居山林而得水鄉之樂。村中以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為主,高大的馬頭墻護衛著亂世中的一派安寧。
白墻青瓦,美得如同畫中的江南 | ?視覺中國
隨著徽商的發展,鹽、茶、木材貿易逐漸活絡,村中富庶者紛紛修葺深宅大院。商業文明的強勢進入,人口的快速增長,讓昔日的避世小山村轉變為繁華的徽商聚集地。
至明清時期,黟縣處處可見商賈文化的痕跡。曾經避世安家的祖訓,也在潛移默化中被江湖闖蕩的理念所更替。
雖然時移世異,有一些隱居之地卻依然保存到了今天。這些老祖宗的嚴選之地,到了今天,依然以深厚的隱居文化成為人們的心之向往。
終南山位于中國陜西省中南部,北接關中平原,南臨漢江谷地,是橫亙中國南北的重要自然分界線。因其深邃的山谷、繁茂的森林和幽靜的環境,成為歷代隱士和修行者的理想隱居地。
除節慶外,天空劇院每周都有一次煙花表演。| ?視覺中國
從地理位置來看,終南山位于古都西安以南,山麓與平原相接。北坡陡峭,多峽谷峭壁,俯瞰關中平原的繁華與廣袤;南坡則較為平緩,溪谷縱橫,河流蜿蜒注入漢江。
這種復雜的地形使得終南山既有壯麗的山河景觀,又提供適宜隱居的幽靜環境。
終南山觀音禪寺的秋意 | ?圖蟲:嗜繪
隋唐時期,佛教鼎盛,由于靠近都城長安,許多高僧選擇在此修行和弘法。由此誕生了影響深遠的凈土宗,如今這里還保有凈土宗的祖庭——香積寺。
唐代詩佛王維,在終南山腳下筑室而居,寫下“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終南山也因此成為禪修隱逸文化的象征。
終南山南五臺 | ?視覺中國
時至今日,終南山悠久的古剎,與世無爭的氛圍,吸引著人們來到此處放空自己,過濾城市的喧囂,平衡內心與生活。山中深邃的幽谷與靜謐的環境,成為修行者深入禪定、凈化心靈的理想場所。據不完全統計,在2018年,終南山隱居的人數就高達五萬,可見其影響力至今不減。
富春江與隱士文化的結緣始于東漢建武年間。當時,東漢光武帝劉秀即位后,多次召見隱士嚴子陵入朝為官,卻被他婉拒。
嚴子陵最終選擇在富春江畔隱居,與江水山林為伴。這條詩意江河,從此在隱居歷史上流淌了千年。
嚴子陵釣臺 | ?圖蟲:海面上的星空
富春江位于浙江省中部,因在秦朝歸屬富春縣而得名,自新安江與蘭江匯流而成,蜿蜒穿越富陽、桐廬等地后注入錢塘江。江水清澈,環繞群山,沿岸既有高聳的青山,也有平緩的田園,構成江南山水畫卷。
因長江下游地形平緩,富春江水平如鏡,江闊水深,適合行舟。在江邊居住,閑暇時泛舟江上,看著兩岸的山巒與竹林向后推移,宛如仙境。
江中盛產鰣魚,每年端午前后,鰣魚從富春江上溯至桐廬縣排門山、子陵灘一帶產卵。隱居富春江的名人高士常常垂釣于江中,有所漁獲后便飲酒賦詩,逍遙自在。
富春江畔的桐廬田園景致 | ?圖蟲:李林
到了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進一步將富春江的山水風光與隱逸生活的意境推向極致。在畫中,披蓑衣的漁夫,荷鋤而歸的老叟,獨坐冥想的居士,一步一景均有所隱喻,通過惟妙惟肖的筆觸,勾畫出富春江畔的隱逸文化精髓:遠離喧囂,融入自然,自得其樂。
周末到富春江畔成為越來越多上海和杭州打工人的首選 | ?視覺中國
若說古人垂釣富春江,是出于避世而選擇;如今的富春江臨近長三角城市帶,這一片開闊的山水成為都市人們放逐自己的樂土。這里是周末驅車一兩小時便能到達的江南,為上海、杭州等周邊城市的人們提供一處詩意棲居的空間,以平衡快節奏的生活。
神仙居的地名,自帶三分靈氣,七分鐘秀麗,古名天姥山,如今隸屬臺州市仙居縣。
神仙居地處括蒼山脈的北部延伸段,數百萬年的風蝕雨淋,使得巨巖裂變為懸崖、峭壁和巖柱,地質運動的鬼斧神工,為神仙居留下奇峰怪石。
神仙居云霧繚繞,真的像有神仙住在此處 | ?圖蟲:盧宣新
亞熱帶季風氣候下,頻繁的降水與溫暖的氣候,讓神仙居草木生發,葳蕤茂盛。日出時分,透過云海可以看見若隱若現的山峰,晦明變化萬千,如同神仙的居所。
古往今來的傳說故事也為這里賦予了神話色彩,引得人們慕名前來觀瞻,然而,對于哪位神仙道人隱居于此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詩仙李白曾聽聞后,興致高漲,穿上一雙山水詩人謝靈運發明的登山木屐,向天姥山進發。詩人于兜兜轉轉間,“洞天石扉,訇然中開”,豁然開朗,驚喜之余,在此留下千古名句,表達自己心意:“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俯瞰秋日神仙居 | ?圖蟲:Freedom0601
如今,天姥山成了神仙居,其所在的城鎮也被命名為“仙居縣”。山內的奇峰怪石景觀也被賦予了貼切的名字:蝌蚪崖、象鼻瀑、九天飛瀑、西罨慈帆......
相比臺州市區,這里的空氣更清新,山水也別有一種神韻。在俗世中,看到一片自然雕琢而成的景觀地貌,不由得讓人為之駐足。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隱居也發展出了新形式,低廉的房價,清潔的空氣,四季如春的氣溫,成為年輕人考慮隱居或者旅居的新標準。
在一眾新興的隱居之地中,大理一直處在第一梯隊。文藝的咖啡館,有韻味的民謠酒吧,磚瓦墻上盛開的火紅熱烈的三角梅,都成為吸引年輕人“躺平”的絕佳元素。
大理古鎮獨具設計感的咖啡廳和小酒館還有很多,近年來不少年輕人都對這里的文藝和自由趨之若鶩 | ?圖蟲:adilee
大理地處洱海平原,氣溫均勻,四季如春。唐天寶年間,南詔王在此設立新都。明洪武十五年,又在原南詔王城的基礎上,誕生了如今的大理古城。城中房屋皆為土木結構的瓦頂民居,街道由青石板鋪設而成,引自蒼山的泉水在城內流淌成水渠。
大理古城背靠蒼山,面向洱海。氣溫適宜,蒼山上的草木生長旺盛,植被類型多樣。沿著步道而行,一步一景,還可以看到高山杜鵑、莢蒾等野生花卉,十分有意趣。
蒼山腳下的大理古城 | ?圖蟲:保持理智
廣闊的洱海,也為居住在大理的人們打開了一道親近自然的門,每年冬季,洱海都會迎來到此處過冬的西伯利亞紅嘴鷗。沿著洱海騎行,可以看到成群的紅嘴鷗在水畔沙洲上休息,水中的鷗鳥隨著波浪上下起伏。
晴朗的夏季,洱海在光線的照射下湖水碧藍,如同睜開的清澈眼睛。在雨季,洱海則呈灰綠色,像是在休憩。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時間變得很慢,慢得足以感受生活。
蒼山洱海,一度成為“自由”一詞的象征 | ?視覺中國
因為自然和文藝的氛圍,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居者來到這里。只要花大城市里一個小單間的租金,就能在大理租下白墻黑瓦的獨棟白族民居,還帶著漂亮的小花園。
自由開放的社區氛圍,街邊涌現的咖啡館、酒吧與手藝鋪子,讓年輕人可以躺平一整天。周末時,步行就能到達有云南特色的市場,各種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應有盡有,還能品嘗到形態各異的菌子。
豐收季,大理農民勞作的場景也如同一幅油畫般迷人 | ?圖蟲:王先生
雪后鶴崗 | ? 視覺中國
曾因“五萬塊一套房”而上熱搜的東北小城鶴崗,因其低房價和低成本生活,加上東北人與人之間更親近的人際關系,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青睞。
鶴崗地處東北邊陲,小興安嶺東麓低山丘陵地區,松花江、黑龍江在此處匯合,整體較為低緩。
鶴崗周邊森林廣布,主要為針闊葉混交林和草甸,在秋冬季節,樺樹、楊樹等闊葉樹的枝葉變黃,森林呈現一片燦然的金色。冰雪消融后的春季,樹木重新抽芽長葉,萬物復蘇。一年四季在鶴崗較為分明,居住在這里能夠感受時間的輪轉與自然的變化。
黑龍江鶴崗龍江小三峽秋色 | ? 視覺中國
鶴崗吸引年輕人的一大原因,是這里低廉的房價與生活成本。而且每年冬季鶴崗進行集中供暖,可以在溫暖的家中欣賞雪景,而不至于受凍,更是令南方人羨慕不已。
隨著遠程辦公的興起,越來越多八零后、九零后職場人士來到鶴崗當一名數字游民,成為日益壯大的“鶴漂”群體。鶴崗,也逐漸成為年輕人首選的隱逸之所。
?視覺中國
潿洲島,位于廣西北部灣中部,是中國地質最年輕的海島。潿洲島四面環海,島嶼相對孤立,遠離大陸城市的繁華與喧囂。潿洲島距離廣西北海市約二十余海里,靠著兩邊往返的渡輪聯絡。
? 視覺中國
在島上,可以看到螺旋狀的海蝕洞,陡峭而崎嶇的海蝕崖。潿洲島還擁有綿長的優質沙灘,沙質細膩而潔白,與海水相互映襯。在沙灘邊的淺海區浮潛,可以看到花紋艷麗的熱帶魚類成群悠游,在沙中嬉戲。
? 視覺中國
潿洲島靠近大灣區,為逃離城市、尋找靜謐之地療愈身心的都市人群提供了一片休憩地。這里的火山地質、海岸線和豐富的生態環境吸引喜歡戶外探險和親近自然的旅行愛好者,島上的日出日落、火山遺跡和漁村生活,也為藝術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相比深圳、廣州等超級城市,島上低消費、低壓力的生活給足了人們返璞歸真的體驗。
潿洲島的老街,仿佛一瞬間穿越到上個世紀 | ?圖蟲:湯圓圓643
潿洲島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熱帶水果生長迅速,隨時可以享受采摘新鮮蔬果的樂趣。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豐盛的餐桌,讓島上的生活舒適而愜意。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海島上定居,從事一門手藝或是開一家咖啡店,過自得其樂的海島生活。
? 視覺中國
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是一種人生態度,歸隱山林,為厭倦都市喧囂的人們提供了一味解藥。當人們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感到厭倦時,或許會發現,那座南山一直在那里,等待疲憊的靈魂去棲居。
編輯/Tasia
文/葉凡
圖/見文中標注
社群互動
《時尚旅游》開社群啦!
速速來抱團兒吧↓
旅先森VX:LLxs0515
(添加時記得備注入群喲?。?/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