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上廁所居然不要錢?這一事實震驚到了老外,中國網友也感到奇怪,難道外國公共場所沒有免費公廁嗎?還真沒有,特別是在歐美國家,免費公廁?做什么美夢呢,你這是在資本主義國家!
去年,一位國內吐槽歐洲景點的博主,因為憋尿火了一把。在巴黎上個廁所居然要2歐,而且大便和小便的價格還不一樣,搞的很多游客都不敢喝水了,上個廁所比喝水還貴。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中國互網上的一位創業天才了,他曾經想過,在一個人流量大的地方開一家飲品店,免費提供肥宅快樂水,然后在旁邊再建一個廁所。顧客喝完飲料后就去上廁所,在他們尿急的時候趁人之危,收取高價。不過這個點子在當下的中國是行不通的,想賺這種錢游客分分鐘給你掛網上。
其實,在2001年以前中國和歐美一樣好多公廁也是收費的,價格也沒有統一標準。完全是看人收錢,門口坐一個大爺或大媽,你尿急的話就多加一毛。
在人均工資兩三百塊的時代,一兩毛也不便宜了,據說當時上海的公廁一年盈利能達到3個億,火車站、汽車站這些人流量大的地方來錢最快,有些地方政府還拍賣廁所經營權,比學校里的小賣部還要搶手。
如果蹲大號忘了帶紙,那就再加一毛,老大爺抽兩張捆裝的衛生紙,硬的像樹皮一樣。
事情在2001年出現了改變,這一年全國公廁開始免費,而這一切都要感謝一位河南老鄉,他的名字叫葛銳。
1998年10月6日,葛銳在鄭州火車站上廁所時被收費3毛錢。他認為作為購票的旅客,車站內的服務應該免費,包括如廁服務。因此,他將鄭州鐵路分局告上了法庭,要求賠禮道歉并退還3毛錢如廁費,這3毛錢雖小,可民憤很大。
葛銳上廁所收費事件在國內引起了巨大轟動,那時候中國互聯網還沒有大面積普及,很多人都是通過報紙看到的。即便如此,許多背井離鄉的打工人,還是記住了這位勇士的名字。
葛銳的行動讓人們意識到公共場所如廁服務應當是免費的,他的堅持和努力最終得到了最高法院的支持和認可。鄭州鐵路分局不僅退還了他的3毛錢,還向他賠禮道歉。
2001年國家計委要求,全國所有公共客運場所必須免費開放廁所,自2001年以后,中國公共廁所的建設得到了顯著加強,之后旅游區、公園、城市街道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公廁建造計劃,光各旅游景區就有13.8萬間廁所拔地而起。2003年南京市市長提出公廁革命的概念,2017年農村開始旱廁改水廁。
如今有很多地方的廁所修的高大氣派,一些老外來了還以為這是博物館,連很多中國人看了心里也犯嘀咕,這是廁所嗎?進去放個水都感到有些心虛啊,好多廁所里面不僅干凈無異味,還彌漫著一股清香,連激光感應自動沖水的高科技也用上了。
當然,僅僅憑借葛銳一人是無法帶來這場持續二十多年的廁所革命的。主要是免費公廁是順應社會發展和民心所向的大事,拉屎撒尿的確是大事,不信可以去看看歐洲和印度。
歐洲廁所收費導致的結果是,公共場所有大量的人隨地大小便,巴黎大街上一股尿騷味,地鐵和橋洞也是一樣。收費后,許多人就不去廁所了,干脆就地解決。都說歐美國家福利好,可這免費公廁就是建不起來。
印度就更絕了,連收費的廁所都沒有,很多古建筑外墻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尿堿,北方邦的一座殖民時代的鋼鐵大橋,硬是被隨地撒尿的印度人腐蝕了,成了危橋。
很多人可能會說,收費公廁服務態度好啊,比免費的要干凈!但凡是在上個世紀到收費公廁去過的,都不會說這樣的話。
實際上,收費公廁服務反而要比免費公廁的差,我國的免費公廁每天都有人打掃衛生,如果把廁所經營權出售,那么你會發現管理者只對收錢感興趣,對打掃衛生不上心。這方圓幾百米地就這一家廁所,你愛上不上。
如果你硬是憋著一口氣走到下一家會發現,這個廁所是和上一家一樣,同屬于一家公司,價格還是一樣,這本質也是一種區域壟斷。
其實歐美國家也是有可以免費上廁所的地方的,比如星巴克,國內很多人拿這個大吹特吹,歐美企業就是有良心啊。記住前面那個發免費飲料收高價如廁費的點子,你把這個反過來看也是可以的,星巴克就是把如廁的費用加到了咖啡上,用免費廁所來打廣告吸引顧客,也是一種營銷手段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