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與圓具有直接的緊密的聯系。太極拳是由無數的圓圈連貫而成的一種拳法。無論一舉手一投足皆不能離開這個圓圈,離了這個圓圈便違背了太極的原理。
哲學家們通常是以靜態之美去贊美圓,而太極拳則是以動態之美來表現圓。
圓的功能
圓運動的螺旋勁,能減輕對方來力的壓強。利用曲牽半徑的變化,迫使任何外加壓力,著力于這個螺旋半勁上化去壓力,使對方直來的勁力成為我動作弧線上的切線,隨著螺旋使對方氣頭變向,沒有著力點。因不受阻力,失去其平衡,向前栽倒。還可以用圓弧捆綁對方,使對方陷入困境。然后,趁機而攻之。
圓運動可以用同一圓攻與守。在圓的一半上是防守,另一半圓上取切線出方點攻擊對方??s減進攻的時間,利用慣性爆發力大,勁猛。
圓的旋轉方向
太極拳劃圓纏絲的方向,有順、逆兩種。所謂順纏絲。即為靜合,是向心力。四梢勁收回丹田的程序是:肩帶肘,肘領手;胯帶膝,膝牽足,吸氣,并蓄勢。所謂逆纏絲。即為動分,是離心力。
丹田勁運至四梢的程序是:肩催肘,肘催手;胯催膝,膝促足,呼氣,并發勁。同時,拳勢還選擇不同圓轉互補。圈有正有斜,有順有倒,上圈下圈,左圈,右圈,種種旋轉,交織成太極拳。
圓心的確定
圓的大小取決于圓心與半徑。根據鍛煉目的的不同。可借用人體生理結構某部位作為圓心半徑。一般以人體關節而定。外形圓圈有:手圈,肘圈,肩圈,胸圈,腹圈,胯圈,膝圈,足圈,脖勁圈等;體內有內臟作輕微的旋轉按摩,暢通經絡和循環系統。
圓的公轉與自轉
太極拳的圓形運動,不是直線的弧形動作組成的。它不是單線的某個部位螺旋纏絲,而是不同的大小螺旋纏絲勁,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統一整體。同時,又是從“曲中求直”,處處是曲線,處處隨時能轉化為直線,為曲直兩者的統一。
在劃圓圈時,內勁的運行的旋轉,象螺旋式的纏繞進退,則好似地球在公轉時,不斷地自轉一樣。
圓轉的核心在于腰,四肢與腰腹的螺旋,即是公轉與自轉的關系。四肢是圍繞腰脊軀干而轉的,轉腰同時四肢應順逆纏絲旋轉。
圓的力度
太極拳每一動作的開合虛實,起落,旋轉都是由一個圓圈構成。所謂“妙手一著一太極”。指的是一有動作就打一圓圈。這一個圓圈當中,應該含有陰陽兩種力量。
有柔有剛,有虛有實,剛柔相濟,虛實滲透,這才是太極拳的妙手,這才是功深的表現。
編輯:小七
來源網絡,轉載旨在分享,侵權聯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