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微信公眾號推送了年度大數據,同時也給我們這些作者發放了今年的紅包封面免費額度。
我這個號總共有 18000 個,慣例都會分階段發給你們。
先分享幾個官方提供的數據。
2024 年我有 357 天保持活躍,其中 1 月份是高峰期,6 月份連辦了 3 期線下產品訓練營所以懈怠了。
不管怎么說,又是連續寫作一整年。
2024 年,我的文章累計被看過 503.7 萬次,其中 62.1% 來自算法推薦,這倒是讓我有點意外。
都說公眾號沒紅利了,這就不是紅利么。
如果你現在還打算寫公眾號,單純從流量分配機制來看,這是過去十幾年最好的時候。
很少有人知道,當年像我一樣的公眾號作者們是如何度過冷啟動階段的。
而且,微信團隊這幾年對公眾號做出了很多改進和開放,程度很大,迭代很快,且依舊是目前價值最大的長圖文創作平臺。
2024 年,我被推薦最多的文章是關于張一鳴成為中國首富的那篇,自然閱讀量 2 萬,推薦閱讀量 34.2 萬。
印象中,去年一年光是靠系統推薦就獲得了十幾篇 10W+ 的文章。
所以,不要再問公眾號值不值得做了,如果想,就先動手再說。
從某種程度來說,街上的飯店已經夠多了,競爭早就紅海了,但每年都有飯店倒閉,也有新飯店開門,同時也有飯店虧錢和賺錢。
實際上,并沒有因為虧錢倒閉的飯店就沒有新店了。
道理是一樣的,充分競爭的市場依舊有機會,但差異化和創新才是打開錢包的鑰匙。
再說個事兒。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的文章,說了下公眾號新上線 AI 配圖功能的設計缺陷和改進建議。
微信最初的設計是這樣的。
于是,我就提了如下建議。
改進后的方案是這樣的。
所以,今天必須寫一篇《微信,聽勸了》來作為結尾。
不僅是這個改變,微信團隊還修改了 AI 圖片生成過程中等待期間的交互方式,從原本的等待 15 秒改成了數字進度條。
這是一個很好的改進,對用戶的信息傳遞效率是完全不同的。
在之前的方案中,只是通過文案提示讓用戶等待 15 秒,然后有個圈圈一直在轉。
雖然不影響功能使用,但是用戶心理預期不明確,不知道是在生成還是網絡卡了。
換成新方案中,數字進度條能給到用戶明確的反饋,體驗會好很多。
因為我每天都在使用 AI 配圖功能,從目前的體驗來看,我覺得已經接近這個方案的完全體了。
如果在風格選擇和圖片趨近于創作者預期上再做些功課,那就更完美了。
當然,或許人家早就有了這個優化排期,只是我提早說出了這個建議。總之,迭代一直在繼續。
都說微信更新慢,微信團隊不聽勸,你看,這不挺快的么,挺聽勸的么。
另外,很多人期待的微信語音消息倍速播放功能也上線了。
超過 5 秒的語音可以選擇以 1.5 倍速播放,但前提是重播或者轉文字后再播放。
即便是超過 5 秒的新語音消息,一開始也是不支持倍速播放的。
很多人不理解這個設計,為什么不一開始就支持倍速?
其實這個設計比較符合真實場景,回憶一下你們在使用其他音頻產品或者視頻產品開啟倍速的前提就知道答案了。
你看,微信是聽勸的。
最后,發一下今年的紅包封面,我還是選取了過去兩年的經典款,我自己設計的。
除了這個之外,之后我還會用 AI 做一個封面,等弄好了再發給你們。
這次先發 3000 個,不夠的我下次再發。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這是 2024 年在公眾號跟我留言互動最多的幾位讀者,我已經在后臺給你們發了感謝私信。
這是微信團隊給我們創作者的一段祝福,同樣送給你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