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國民黨軍中叱咤風云的人物蔣介石,因為心臟病在臺北病逝。
在臨終前,蔣介石還曾給毛主席留下了一句話,消息傳到毛主席這里時,毛主席沒有表現出任何開心的神色,反而是說了三個字。
蔣介石究竟給毛主席留下了什么話,毛主席又說了什么呢?
毛澤東:“臺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
自從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和蔣介石就再也沒有見過面,兩人就算是后來有接觸,也是秘密進行的。
直到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這個時候派出了第七艦隊開入了臺灣海峽,期間,還以“臺灣地位未定”論,試圖割裂大陸與臺灣的聯系。
而蔣介石卻打著小算盤,他總是想著以自己的兵力可能守不住臺灣,美軍的力量是他最好的選擇。
但是當美軍與他商議“臺灣定位”問題的時候,他卻堅定的選擇了不同意,而且當即決定要美軍的第七艦隊撤離臺灣,自己誓死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
一番話說的義正言辭,毛澤東知道后,還點點頭,這件事蔣介石確實還有點良心,不至于完全淪為外國的“刀”。
但是國民黨內部卻有人藏著“狼子野心”,開始試圖煽動“民主選舉”,他們想重換總統一職。
這背后的意義,往小了說,只是內部的相爭,但是往大了說,在這個節骨眼上,有人提出“選舉”,究竟是什么心思。
毛澤東也留意到這一點,著手派人調查,原來這背后是美國人在推動,他們甚至還做了優劣對比,最開始的候選人有陳誠和胡適。
雖然胡適是一個典型的親美派,但是他沒有從政經驗,扶持他還不如扶持更有能力的陳誠,因此,在一番抉擇下,美國開始大力支持陳誠。
一時間,國民黨內部的風向開始變化,誰也拿捏不好選舉的結果,直到毛主席的一句話,徹底改變了所謂的“風向”。
那是在上世紀?50年年代末的時候,毛主席在會見外賓的時候,說:“臺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
這是毛澤東特意在外賓面前說的,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國民黨“選舉”的進程,果然,沒出意外,蔣介石再次在所謂的“總統選舉”中勝出。
國共兩黨的數次和談
其實,為了臺灣,國共雙方都曾找人聯系過對方,試圖找到可以溝通的中間人。
1956年,在周恩來的安排下,章士釗被選為送信的使者,帶著中共的信件來到了香港,會見了許孝炎,許孝炎知曉其來意后,即刻從香港飛向臺北,親自將信送到了蔣介石手中。
蔣介石看到信后,沉默良久,許孝炎見蔣介石沒有命令,也只好退出去,返回香港,直到一年以后,蔣介石突然急召他回來,讓他找人去看看大陸的虛實到底如何。
許孝炎推薦了宋宜山,此人是宋希濂的哥哥,當初宋希濂被我黨俘虜后,關在戰犯管理所改造,這次讓他去,正好可以說是去探親,不引起懷疑。
蔣介石點頭答應,讓許孝炎立刻去辦,緊接著宋宜山一路暢通無阻就到了北京,周恩來知道后,還親自去北京的東興樓飯店會見了他。
周恩來知曉他的來意后,笑著說:“我們都是一家人嘛!抗戰勝利后,在重慶談判的時候,蔣先生就說,大革命時代,國共兩黨的同志們曾在一個屋里開會,共一個大鍋吃飯,希望我們還會在一起合作!”
周恩來這番話說的情真意切,宋宜山也不好意思的笑笑,放下了戒備心,最后拿著商量好的四項具體條件返回臺灣,向蔣介石說明了一切,但是蔣介石卻突然變了態度,將這件事冷了下來。
后來,又有一個人成為了國共兩黨之間溝通的人---曹聚仁,他是一個政治人物,和國共兩黨都交好,但從不偏向誰,促成和談,他絕對是不二人選。
曹聚仁答應了蔣介石的委托,孤身來到了北京,周恩來再次會見了曹聚仁,知曉蔣介石的意愿后,將他引薦給毛澤東。
毛澤東提出了許多建議,還說:“只要蔣氏父子抵制美國,我們可以和他合作。”還說臺灣的所有軍援大陸都會供應,不收他的兵權,也不要他簡政。
條件都開到如此份上了,曹聚仁也意識到共產黨的誠意,等到和談完成之后,便回到了臺灣,如實說出了毛澤東的意思。
后來,蔣介石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曹聚仁就一直往返于內地和臺灣,在重要問題上基本達成了一致,但是我國的時局發生變化,再一次打斷了這次合作聯系。
蔣介石密約毛澤東
直到走到上世紀70年代,在中美對話中,毛澤東也邀請了蔣介石過來,當他聽到毛澤東親切的稱呼尼克松為“老朋友”時,眼神中掩飾不住的震驚。
期間,還發生了一個有意思的事,尼克松突然來了興趣,問毛主席:“蔣介石稱主席為“匪”,不知道主席稱他什么?”
毛澤東開懷大笑,周恩來在旁邊代答:“一般來說,我們稱呼他們為“蔣幫”,總之互相對罵就是了。”
蔣介石在旁邊看的嗔目結舌,毛澤東又笑著對蔣介石說:“實際上,我們同他的交情比你們長得多。”
蔣介石對這句話始終沒有緩過神來,但是此時的形勢已經非常明朗,共產黨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大,而臺灣卻被“孤立”在外,蔣介石著急了,但還是心有猶豫。
直到他聽到毛澤東釋放國民黨戰犯,還允許臺灣各方面人員來大陸走親訪友,蔣介石徹底坐不住了,他心中甚是佩服毛澤東的胸懷。
1975年,蔣介石終于想通,讓陳立夫秘密聯系共產黨,想要約毛澤東來臺,但是那時候主席的身體每況愈下,根本挪動不了。
周總理的身體更是嚴重,無奈之下,毛澤東只好找來了鄧小平,讓他代替自己去臺灣,一定要盡快實現“三通”。
但沒想到蔣介石突然病逝,打亂了一切,海峽兩岸的溝通再次中斷。
結語
當蔣介石病逝的消息傳來,毛澤東只說了一句:“知道了”,工作人員說,那天主席屋子里的錄音機放了一整天的詞曲。
那首詞的最后兩句話:“舉大白,聽金縷”,表達了滿腔悲憤,無可奈何的語氣,而毛主席卻改為了:“君且去,不須顧”,以此送了蔣介石一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