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0時20分,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時,因格柵板脫落不幸墜入浮選槽。事故造成6名學生遇難,1名老師受傷。25日下午,總臺記者再次來到事故廠區,在工作人員帶領下,進入事故車間。
記者在事故車間看到,發生事故的一號浮選槽及其周邊被警戒帶阻隔。企業工作人員為媒體開放了車間內的其他部分區域,并將其中一個浮選槽清空以展示內部結構,同時對另一個浮選槽注入清水,模擬其工作狀態。
事發時5塊格柵板墜落
老師抓住浮選機邊緣被救
總臺記者在現場看到,格柵板寬1米左右,長度應該是在1米5左右,每一個格柵板中間會有一個這樣的橫梁,兩邊都會擔在兩側的橫梁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格柵板采用著點焊方式焊在上面,底下就是浮選機,當時一共有5塊這樣的格柵板發生墜落,被救下來的老師當時抓住了浮選機的邊緣,最后被工作人員救下。
記者在現場發現,承擔格柵板的橫梁比較窄,相鄰的兩塊格柵板共用一塊橫梁,因此格柵板的兩端僅有約1個手指寬的幅度搭在鋼梁上。企業分管安全、環保及職業健康的副總經理趙春波介紹,這些格柵板每平方米承重約500公斤。
此外,記者在現場看到,綠色參觀通道寬度僅有1米左右,今天有18名媒體記者和工作人員進入現場,明顯感到擁擠。據趙春波介紹,目前企業相關負責人包括他本人在內,正配合相關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和組織善后工作。
“學生遇難后3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當地官方回應
央廣網呼倫貝爾7月25日消息,7月24日下午,網傳“企業分管安全副總經理、車間主任、當日監護人員3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引發關注。央廣網記者25日下午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委有關部門獲悉,經核實,網傳“企業3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以及“事故情況調查通報”等說法不屬實。
事故發生之后,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為盡快查明原因、明確事故性質、提出整改措施,自治區政府成立事故調查組,對這起事故提級調查。目前調查組已進駐事故現場,開展相關工作。
記者梳理發現,該起事故發生后,針對傷者傷情、格柵板尺寸、浮選槽與格柵板之間的高度、礦漿酸堿度等方面,網絡上均有不實信息傳播。目前,該起事故仍在調查階段,廣大網民需注意甄別不實信息。
東北大學回應官網變黑白
7月25日,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內蒙古礦業參觀時溺亡一事持續引發關注。25日下午,揚子晚報記者再次登錄東北大學官網發現,官網頁面已變成黑白顏色。記者致電東北大學,工作人員表示,學校官網變成黑白是為了悼念6名溺亡的學生。
揚子晚報發現,隨后,中國黃金集團、中金黃金官網顏色均已變黑白。
校方是否對接上溺亡學生家屬?事件具體處理進度如何?東北大學工作人員告訴揚子晚報 記者,此事主要由內蒙古當地負責處理,校方負責協助配合。
24日,總臺記者實地探訪涉事企業。記者在事故廠區看到,目前廠區內生產經營活動全部暫停,發生事故的浮選車間已被警戒線圍了起來。
央視總臺記者25日下午再次來到事故企業,見到了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分管安全、環保、職業健康的副總經理趙春波,他告訴記者,目前企業相關負責人包括他本人正配合相關部門調查、組織善后工作。
律師稱學生溺亡東北大學或擔次責
知名律師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學校組織學生開展校外參觀活動,負有安全教育、風險防范和管理職責。若學校未充分履行安全告知、風險評估或與企業明確安全責任劃分,屬于違反安全保障義務,應根據其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但相較于企業的直接安全管理失職,學校責任通常為次要責任。
付建表示,根據《安全生產法》相關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對生產場所的安全設施負有維護、管理及保障安全的義務。涉事企業作為生產經營主體,其格柵板等安全設施存在維護檢測不到位、承載標識缺失、未限定站立人數等問題,違反了安全管理義務,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應承擔主要責任。
付建告訴記者,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企業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需承擔侵權責任,應向受害者家屬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損失;同時,企業相關人員違反安全管理規定導致重大傷亡事故,可能涉嫌《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的重大責任事故罪,其作為安全管理和現場監護的直接責任人,其失職行為與事故發生有直接因果關系,需承擔相應刑事責任。
《南方都市報:一次致命的實習》
往年暑假,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小劉會兼職當家教,補貼家用。他來自重慶巫溪縣農村,弟弟正在讀高中,家里主要靠母親工作維持生計。
今年暑假有所不同,按照學校要求,他和同學一起乘火車到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實習。浮選生產實習是必修課程,占了2個學分。
然而,一場始料未及的事故,將他與5名同學的人生終結在浮選槽之中。當好友因格柵板脫落遇難的消息傳來時,林芳(化名)難以置信。7月24日,她告訴南都N視頻記者,“他之前覺得這個專業挺好的。”有業內人士分析,“人員墜入礦漿的事故極其罕見,或許也是因此,涉事企業在日常管理時產生了疏忽。”
目前,為盡快查明原因、明確事故性質、提出整改措施,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已成立事故調查組,對這起事故提級調查,并進駐現場。遇難者家屬,正從重慶、四川等地趕往內蒙古。
中國黃金內蒙古礦業選礦部浮選車間。
村里的首個985大學生
林芳還記得,最近一次和好友小劉見面時,孝順的他幫外公把禮錢簿做成電子文檔,“他說這樣外公找人名時,就不用一頁一頁翻紙了”。
當好友遇難的消息傳來時,林芳不敢相信,“很突然!”兩人的共同好友得知此事后,徹夜難眠,對方告訴林芳,“他可以保研的,還跟我說,他覺得(礦物加工工程)這個專業挺好的。”
悲劇發生在7月23日10時20分許,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6人經全力施救,最終確認身亡。
在林芳的印象中,好友從小品學兼優。“他不是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是第一個985高校大學生。”她告訴南都記者,網上的消息有些偏差。小劉出生在重慶市巫溪縣一個村子,家里經濟狀況一般,“之前媽媽在縣城租房子帶他上高中”。
“農村要干農活,他從小學到高中,只要是寒暑假,都會回家幫外公外婆干農活、做飯。”林芳回憶,好友平時也玩游戲,但從小成績就很好,“小學是班上第一,初中也在很好的班,后來在重點高中就讀,直到考上東北大學”。
小劉(右)。
林芳說,好友的弟弟馬上讀高三,家里經濟壓力大,“他上大學申請了貸款,每逢寒暑假都會去當家教補貼家里”。
她向南都記者出示了今年1月和小劉的聊天記錄,他的頭像是周星馳年輕時的側臉。林芳問他“你怎么還不回來”,小劉回復“在外面搞家教,不然早回來了”。林芳透露,“他外婆還夸他,現在不用給生活費了。”
小劉1.8米左右的個子,身材偏瘦,活潑幽默,還沒有女友的他,經常開玩笑讓朋友給他介紹對象,“每次過年回家,都會讓我們給他介紹女朋友”。
“只可惜世事無常。”林芳說道。
一次致命實習
如果不是好友遇難,林芳并不知道什么是“浮選槽”,也不會專門去了解“礦物加工工程”這個相對晦澀難懂的專業。
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一名學生告訴南都記者,遇難者是“大三本科生”,是其直系學弟。該名學生曾去過事發選礦廠,“平時除了檢修設備,沒有員工在機器旁邊。實習時,浮選區員工平時也就二三十人,學生加老師會比浮選車間員工多”。
“如果是7個人站在(格柵)板上,可能板子會受不住。”其介紹,浮選槽里面是礦漿,“類似于泥石流,人掉進去動不了”。
據報道,浮選生產實習是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環節,培養方案規定為2個學分,課程的性質為必修,在暑期組織實施。
東北大學于2023年與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協議書,先后于2024年3月、2025年3月組織相關專業學生到此次事故礦進行了畢業實習。
此次學校組織的是礦物加工工程2022級本科生,生產實習的時間是兩周,其中現場實習為一周,參加現場學習的學生共51人,教師4人。
7月21日,55名師生乘坐火車抵達,當天下午,企業對師生進行了安全教育的培訓。7月22日至23日,師生在企業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在廠區進行參觀學習。
意外發生在7月23日10時20分左右,師生在參觀浮選車間時發生墜落事故,在聽到學生呼喊“有人掉入浮選槽”之后,現場工作人員立即按下浮選機的急停開關,同時用對講機呼叫工友前來救援,通知中控室停車,同時疏散師生撤離到安全位置。在此期間工作人員發現了墜落半空的老師,并實施了救援。
10時58分,公司的礦山應急小隊抵達現場,12時1分,第一名墜落人員被救出,12時40分,最后一名人員被救出。墜落人員被救出后第一時間送往當地的醫院進行搶救,經過醫護人員的確認已經死亡。據了解,這6名遇難的大學生年齡在20到22周歲。
浮選車間主任李春爽稱,浮選槽溫度在三四十度左右,不存在強酸、強堿和高溫的狀況。墜落的地點格柵板為鋼制結構,尺寸在1x2.6米左右,距離浮選液面的高度大約是2米。
“超過4分鐘救治無望”
“浮選法本身是很成熟的有色金屬選礦方法,諸如浮選槽等設備在行業內也十分通用,但人員墜入礦漿的事故卻是極其罕見的。或許也是因此,涉事企業在日常管理時產生了疏忽。”
一名畢業于東北大學的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從山里開采出的礦石經過破碎研磨,變成較小的顆粒后,被送入浮選機中攪拌,在此過程中使用起泡劑、捕收劑等藥劑,將金屬從礦石里分離出來。而涉事企業的銅鉬礦浮選設備,相對而言更大型,浮選槽也特別大。其上方的格柵板是一塊一塊拼合的,這樣更便于日常檢修。
作業人員進入浮選槽內清理底部沉積泥沙。
對于格柵板載荷后斷裂、站在上面的人直接墜入礦漿的情形,上述業內人士直言難以想象,“我們內部討論,都覺得這種事情極其罕見,以前從來沒聽說過,甚至覺得應該不太可能發生”。
而在企業的日常生產中,浮選機啟動之后并不需要人工介入,就可以自行運轉,“正常來講,人很少會專門走到那里面,除非是加藥劑,或者取樣時,才會站在格柵板上操作。”
對于人員近距離接觸設備時如何安全生產,業內也有相應的標準和規范。據其分析,或許也是因為人員墜入礦漿的事故極其罕見,令涉事企業在日常管理時產生了疏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設備很大,在檢修過程中忽略了一些細節,或者沒有特別注意把格柵板焊緊。”
2024年,曾有專家針對中國5家典型選礦廠近6年發生的130起事故進行分類總結。其中68%的事故是由于維修檢修不及時、人員安全意識不足等人為因素造成。
“一旦人體掉入浮選槽,將面臨溺水風險、化學傷害和機械傷害等情況。”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劉俊告訴南都記者,槽內礦漿深度通常達數米,且密度大于水、黏稠如“泥石流”,人掉入后極易下沉,一般難以通過常規游泳方式自救。
礦漿中如含煤油、硫化鈉等有毒腐蝕性藥劑,會灼傷呼吸道、皮膚,引發人體中毒、肺水腫,使人失去活動能力。除此之外,浮選槽中礦漿渾濁,能見度低,一定程度上會讓救援人員難以快速定位墜入者,從而延誤救援時機。
“從醫學角度來說,掉入浮選槽,口鼻不可避免會吸入礦漿,這里面含有的化學物質會灼傷氣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一旦救上墜入者,需要立刻用ECMO(體外膜肺氧合)進行救治,如果超過黃金4分鐘,腦死亡風險驟增。”
劉俊坦言,一旦掉入浮選槽,如果施救超過4分鐘,基本沒有救治的希望。
等待最終答案
各方如何處置,備受關注。
7月24日,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目前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已停產。公司將根據現場處置情況,積極妥善推動善后工作。
事發地已禁止入內。
事故發生之后,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委派應急管理廳、礦山安全監察等部門趕赴現場、指導救援處置工作,同時自治區政府正在履行程序,成立調查組提級調查。呼倫貝爾市成立應急指揮部,聯合東北大學、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設立8個工作組,全力開展救援及善后處置工作。
東北大學抽調了骨干人員組成6個善后安撫工作小組,6個工作小組和學校選派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師正趕往現場,目前已經點對點通知學生家長,明確了6名家長的行程安排。
滿洲里市殯葬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目前6名東北大學學生遺體已停放于圣天池殯葬服務中心,“目前還沒有火化,需要等家屬處理完善后事宜”。
南都記者注意到,事發后,多所高校發出暑期實踐安全提醒。
“北大團委”公眾號發文,將東北大學學生遇難事件納入安全事故警示案例之一,并要求“出發前明確告知安全風險與應對措施,務必使每一位同學了解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件以及相應的處理方法;每日結束核查人數、健康及財物狀況,做好次日安全準備”。
此外,要遵守實踐單位安全規定(如石油、化工、核能、電力、建筑等特殊單位參觀),按要求佩戴防護裝備;在勞動實踐過程中做好相應防護工作,確保安全。
“遼寧大學團委”公眾號發布安全指南提到,實踐前應征得監護人同意,全程保持與家人、老師、同學等人的聯系,及時報告行程和安全情況。進入企業、工地等場所時,嚴格遵守其安全要求,按規定佩戴安全帽、防護服等;參與體力勞動時,提前學習操作規范,不擅自觸碰危險設備。
暑假尚未過半,6個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林芳再也等不到好友回老家重聚,“他的媽媽和弟弟、村干部已經一同前往內蒙古辦理后事”。
他們仍在等待最終的答案。
來源:揚子晚報、央視新聞、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