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忘路到今天有十年了。十年彈指一揮間。
2015年的1月17日,我們幾個好朋友共同創立的這個公眾號,當時只是像開辟一塊試驗田一樣想體驗一把,從未想過能通過它和那么多的人建立聯結。
(十年前在大望路每天凝望的大煙囪)
這十年值得分享的回憶不計其數,這個公眾號成了我們和無數人交換能量的窗口,如果非要感慨什么的話,我想聊聊時機和信念這兩件事。
我有句口頭禪:Timing is everything.
人生中的各種選擇,不管是工作,愛情,甚至看病,生死,各種事都和“時機”關聯著。
一些幸福的珍貴的甜蜜的過程,并不是僅靠我們努力而來,而是那個時間點的各種“恰好”碰撞出來的,是合力的效應。
我們選擇注冊賬號的時間,是很隨機的決定。很奇妙的是,多年后我認識了一位朋友,托他給我們點“擇日”方面的建議,他說,17是很旺我們的一個數字.......好吧,歪打正著了。
關注我們十年的老朋友里,有不少在當年正是大一大二的學生,那時候我們還是早上7:30半推送,很多人都是在奔赴早八課的路上看我們的公眾號。
大學生精力充沛,元氣滿滿,有著旺盛的表達欲,所以那時候的留言區非常熱鬧,也很有意思,還有定點“搶沙發”的朋友。
有熱忱有梗的大學生朋友正好遇到了同樣有旺盛表達欲且年輕的我們,雙向奔赴趕上天時地利人和,所以那時候我們非常有創作的動力,也很享受和許多人互動共鳴的感覺。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社交媒體也在發生變化,創作者和讀者都會有心態和閱讀習慣上的改變。
大忘路的留言區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很多人的回憶錄,我曾在五年后,回復過一位朋友的留言,當時她看到后,寫了這樣的話給我,
“五年過去了, 我從學生黨變成了打工人,每天兢兢業業上班,很疲憊很疲憊。看看自己當初的留言,覺得可愛又幼稚,現在的我看開了,只想健健康康,工作順利,其他的沒有什么想法。以為自己永遠不會長大,最終還是被逼著成為一個大人,時光永遠不能倒流了,我永遠不能再次變成那個快樂的大學生了。”
不只是她會這樣想,我也是。我贊同不回望,珍惜當下,享受當下,我都贊同。可我真的是永遠無法和十年前一樣快樂和充滿希望了。
在我感到幸福的時刻,我曾以為那會是人生常態,現在回頭看的時候,才知道有多么珍貴,應了那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有些事情的時機錯過了就是永遠的錯過了。
所以幸福順遂的時候,值得我們去珍惜那些對的時機,一切都不是理所應當的。當你失去什么無法挽回的時候,也應該清楚,很多事努力也無用,只是時機不對,要忍著不甘心去接受。
我們曾經寫過很多小情小愛的文章,也見證了身邊朋友、粉絲各種愛情故事,對感情有過很強的表達欲,一次和女性朋友的聚餐,我就能寫上三篇感情文。
可當自己走過一些路,受過一些委屈,被社會教育了以后,現在對愛情一個字也寫不出了。我會懷念那時單純天真的自己,也會羨慕在八十歲還能為愛流淚的人。
有時候想想,如果一個人的煩惱全部來自于感情,那他其實也是挺幸運的,證明人生的其他方面都沒受過欺負啊。
人生就是這樣,當下的煩惱也許是未來會懷念的小確幸,時機很重要,想不開的過幾年就想開了,現在堅信的,也許幾年后就會改變。
信時機,就是要果斷抓住好的時機,也是要對不可控的部分釋然。
另一件事想分享的是,要有信念。
我不懂什么吸引力法則,我只是通過很多事情發現,心想事成是有它的秘訣的。
只要你懷著強大的信念,真心渴望一件事,心心念著一件事,肯定會有回響的。
我們曾經持續幾年搞過時光膠囊的活動,讓大家在年末許愿,一年后我會用郵件或者回復留言的方式提醒每個人查看完成進度。很有意思的是,我收到過很多反饋,愿望達成的幾乎都來自于心愿特別強烈,信念特別堅定的朋友,那些敢想敢做的人,真的心想事成了。
正如小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所說:“當你真正渴望某種東西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提到這個,我突然想起大學時一件特別逗的事,也算一種奇怪的佐證。
我和我同宿舍的女孩一起走在對外經貿通向食堂的那條路上,路邊是男生宿舍樓,似乎是叫匯智還是匯康樓,我室友暗戀的男孩就住在臨街的某一排,大概三四層的位置。
我倆經過的時候,我室友說,“陽光這么好,要是這時候,他能推開窗戶看見我,和我打個招呼就好了。偶像劇里不都那么演嗎!”
我當時只當她在發夢,但可怕的地方就在于,話音剛落,就看見她暗戀的那個人突然從某個窗口探出腦袋來,揮著牙刷,喊了她的名字,問我們要去干嘛!
當時我和我同學都快石化了,她異常興奮,而我只是覺得可怕!
后來我們問那個男孩,怎么會突然探出腦袋來,他說前一天熬夜,就翹了課,到十一點才起來洗漱,那一刻不知道為什么,刷著牙就想往外看看,沒什么原因,結果看到樓下我倆走著,就覺得很巧。
他倆后來確實在一起了,我想這可能就是天作之合吧,她期待愛情的心得到了全宇宙的助力。。。
這只是關于愿力關于信念的一件特別小的事,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能找到幾件。
就像今年夏天的時候,我特別想做一期關于《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的播客,結果特別巧的就在我萌生這個念頭的第二天,就在小紅薯上遇到了剛注冊賬號的小樹@陳肇群,我厚著臉皮去私信,小樹兒老師特爽快地就答應了采訪。
那期播客雖然沒有很高的播放量,但是自己還是非常開心,因為采訪到了想見的人,很愉快地交流了,仿佛找到了最初寫公眾號的那種欣喜。
讓我想到了那句,“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通過大忘路這個窗口,能與無數的本來陌生的朋友,建立某種聯結,不管是我兒時最愛電視劇的主創人員,還是在千里之外的某位網友,我能和他們聊聊天,這真是太酷的事了。
這十年來,無論是我個人生活里,還是關注我們的朋友里,都發生了變化,就像《日子》的歌詞,“愛你的人兒來了,你愛的人兒走了。”
我已經習慣了失去最珍貴的關系,終于有了點成年人的樣子,在不斷的失去和相遇中,變得越來越冷漠和平靜。
只有那些溫暖的留言,會像一顆石子一樣在我死水般的內心里泛起漣漪。
謝謝在變化的世界里,依然和我們站在一起的人。
最后依舊要搬出毛姆的那段話,
“今年的我們已與去年不同,我們的愛人亦是如此。如果變化中的我們依舊愛著那個變化中的人,這可真是個令人欣喜的意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