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曾轟動整個中國游戲圈的網易游戲貪腐案,今日又公布了后續調查結果,超15人因嚴重違規而遭到辭退,且永不錄用,其中部分人員已被逮捕,其他人員的違法責任也會繼續追究,可見網易這場反腐斗爭還遠未結束。
而就在前一天,騰訊也公布了其在2024年的反腐成果,共查處案件百余起,并公報了其中21位已被移動公安機關的受賄者,以及眾多因涉及貪腐,以后永不合作的主體清單,展現了踐行“陽光騰訊”的決心。
網易騰訊等游戲公司面對腐敗,重拳出擊,所取得的輝煌戰果固然值得稱贊,但如此多的貪腐案件,也不免讓人感到幾分詫異——從什么時候起,游戲產業竟然也成了滋生腐敗的溫床了?
游戲產業,為何會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呢?
游戲行業的大量腐敗,首先還是因為發展的太快了。中國游戲產業因為網游實現第一次質變,也就不到30年時間,而更多公司靠著手游完成崛起,大都只是最近十來年的事情,和其它動輒百年歷史的產業相比,依然屬于應網絡時代而生的新興產業。
整個游戲產業雖然年輕,掙錢的能力卻異常兇殘,短時間內創造了一系列財富神話,讓許多最初只有幾人的小工作室,用短短幾年時間,就成長為擁有成百上千人的中大型企業,而在這個疾速膨脹的過程中,內部監管制度的建設往往優先級不高,難以同組織規模相匹配,結果自然是漏洞百出。
中國游戲產業產值在2023年已經突破3000億大關
且游戲公司的大量財富本就是虛擬資產,沒有足夠強的制度創新和技術支持,只靠老辦法也根本沒法做到高效監管。
最后,如今的互聯網公司,當然包括游戲公司,大都熱衷于扁平化管理,讓基層員工也能擁有了相當大的權限,這一方面確實可以激發基層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但同時因為監管制度的不足,使得基層員工也有了巨大的腐敗機會,造成了游戲行業貪腐的一個特殊現象,那就是不只是上面的大佬能貪,下面的小兵同樣有機會大貪特貪。
比如早些年的網絡游戲客服,作為游戲行業中最基層的崗位了,也曾爆出通過謊報“充值未到賬”“禮包發送失敗”等方式,用多次補發的方式幫用戶獲得更多游戲資產,并從中牟利的情況。
這一手法并不高明,但因為當年游戲運營中這類充值bug、禮包bug太多了,根本沒有人愿意去挨個檢查客服的反饋是否準確,才讓客服崗位少見的在游戲行業實現了大額貪腐,知道后來游戲運營水平穩定性的提高,這條路子才逐漸被堵上了。
各種各樣的游戲禮包,曾經很容易出現領取失敗、發放錯誤等問題
但靠兜售游戲中的虛擬資產來獲利這件事,依然是游戲貪腐的重災區,主要參與者便是大量一線運營人員,相關的案例非常多。
曾經的頂流《熱血傳奇》
比如盛大的《熱血傳奇》,從2000年起,就曾頻繁發生運營人員收錢后,偷偷給一些用戶發裝備、發經驗、改數據等現象,最后徹底曝光也是因為運營人員玩的太過了,導致一些新服開服僅一周,就出現了許多滿級神裝大佬,正常情況下無論如何都要一個多月才能做到,如此明目張膽的腐敗現象,引起了許多玩家抗議,才促使盛大開始重視起問題來。
《熱血傳奇》中有大量天價神兵
只是后來盛大很的反應也很快,既然運營能私自賣出去這么多裝備、經驗,那我官方為啥不能賣?陰陽差錯之下,《熱血傳奇》官方也開始賣起了經驗裝備,早早便嘗到了氪金模式的美好。
2016年,《秦時明月2》也爆出一個典型案例,方法如出一轍,朱某作為游戲運營人員,通過低價出售游戲內的元寶、道具等,斂財超3.8億元,個人身家已經遠遠超過了自己頭上的一眾高管……想想一個身家上億的小運營,給身家可能也就百萬的上司認真匯報工作,也真夠黑色幽默了。
省錢了,但只能省一點
游戲產業還有一類腐敗漏洞,則主要因為游戲公司想要節約成本而造成的。
比如游戲的各種CDK,一旦生成后就很難被嚴格管理,到底怎么發的,發到了哪里,被誰激活的,都難以準確追蹤,因為漏洞過于巨大,因此運營人員兜售CDK的現象非常普遍,幾乎成了某種固定成本,只要別玩的太過,官方通常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在淘寶上你幾乎能找到任何想要的CDK
這就造成了許多的游戲、禮包、皮膚CDK,都可以某寶、某魚上大量買到,通常會比官方優惠許多,讓老玩家們拍手稱快;當然遇到那種限量、緊俏的CDK,在看到網店里充足的備貨與高昂的價格,玩家們自然又會怒火中燒,要求嚴查。
盡管CDK已經造成了很多的混亂和腐敗,但因為其確實是運營活動中最便利也最便宜的選擇,所以至今仍有不少游戲公司在捏著鼻子堅持使用。
而游戲外包,尤其是游戲美術外包,之所以能成為游戲產業腐敗的重災區,根源也在于成本。
游戲的開發,通常只在前期需要大量美術人員,中后期需求量就會銳減,因此很多游戲團隊并不想養一個完整的美術團隊,只會保留一個美術總監為首的袖珍團隊,負責同外包團隊進行對接,以節約大量成本,但其中的套路可就太多了。
一方面美術外包團隊那么多,很多水平都不錯,那么究竟該和哪一家合作呢?另一方面游戲美術也屬于藝術創作,一副原畫到底值10萬元,還是1萬元,還是1000元,甚至100元,都是可以說道的。
這張原畫究竟值多少錢?誰能說得清呢?
總之就是這種高度內卷加價格高度不透明的影響下,游戲美術外包成了近些年貪腐的高發區。去年網易貪腐案爆發的幾天后,游戲巨頭IGG也爆出了貪腐案,涉案的就是一位收受外包團隊賄賂的主美。此外還有一些更騷的套路,比如通過層層外包,把成本10萬的單子壓成了1萬元搞定,又或者某公司的美術總監偷偷在外面注冊了幾家美術外包公司,然后把公司的游戲都外包給自己的公司,一條龍式的吸老板的血。
類似頻繁暴雷的,還有游戲宣發推廣方面,畢竟他們同樣手握大筆資金,同樣支出難以被準確量化,隱蔽性很高。
那么多媒體,為什么這家要多投點?那家就少投點?一個宣傳文案、宣傳視頻,到底值多少錢呢?搞了一個線下活動,又是租場地,又是請明星,花多少錢算合適,誰能說的清楚?
其中最為玩家反感的買量,也是個操作空間很大的環節,公司可能定的成本是,10萬塊買5萬的量,但經常會出現,宣發人員通過假數據,用抄底成本輕松達標,將大把費用放進了自己口袋。
幾年前,多益游戲爆出的貪腐案,就主要圍繞宣發推廣展開的,主要的貪腐方式就是吃廣告回扣,買量數據造假等。
曾陷入腐敗風波的多益前CEO唐憶魯,但此案最終沒有公開定論
結語:
因為種種原因,很多人總是巴不得一些游戲公司早點死,但從整體上看,我們還是應該堅決支持游戲反腐,這不只是個道德問題,也是事關每一個從業者和玩家利益的事。
對于公司而言,腐敗是會傳染的,不加控制很可能演變為全員惡人,而就算有的人沒能被傳染,也勢必會很受挫,從而影響到最后的產出效果。
此外,腐敗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導致花了很多錢,但就是不出好活,讓市面上多出很多動不動研發經費幾億元,實際效果極度小丑的辣雞游戲。
而宣發運營因為腐敗,實施的低質量投放,胡亂買量,以及隨之而來的數據造假等問題,還可能對游戲公司的決策造成嚴重誤判,很可能把一款本來前景不錯的游戲引向完全錯誤的方向。
育碧近年的一系列失敗,據說跟內部嚴重的腐敗浪費存在巨大關系
總之,游戲腐敗損害的絕不只是大老板的錢,經過層層傳導,最終也會體現為對游戲質量的損害上,讓玩家們更難玩到優秀的游戲,尤其是本來很優秀的團隊,若因為內部的幾只蛀蟲而功虧一簣,就非常令人心痛了。
好在,隨著游戲行業發展速度放緩,曾經沉迷于高速發展,不顧一切向前莽的游戲公司們,面對錢越來越難賺的現實,也開始加大了反腐力度,騰訊、網易、米哈游等游戲巨頭,都招募了不少有刑偵經驗的內部審查人員,建立起了更嚴密的監管制度,在技術方面也有了一些創新之處。
盡管想要徹底消滅行業腐敗還不現實,但努力的方向是對的,將有利于整個游戲產業向著更加成熟、穩定的生態繼續前進。
內容合作及轉載開白Vx:tsunamik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