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篇請點擊:
zephone的蛇年主題耳塞“莫比烏斯”,大概定1.5W左右,圖中的線是標配,槽點自然是你別指望在zephone這里看到多好的設計和做工,線也是一如既往的硬,但聲音比昨天聽的那個動圈顯然在素質層面要更符合現代耳塞的水準,密度高、動態好、信息量足,聲場聽起來有一點點扁平,但原因在于橫向和y軸高度做的實在太好了,縱深的規模相比起來沒有那么的協調導致的,和昨天聽的雙木三林CD機有近似的特質,聲音厚潤不失干凈,也許是zephone用線調音的成分多一些,你會在它身上聽到古董線、泰坦線那種模擬味的影子,非常好聽的雜食向人聲塞。
Verdandi的TWS雙模版,基本上用了滿血的原版結構,但骨傳導部分的面積略小了一點,腔體做的有點厚但我戴著沒問題,耳甲腔小的謹慎盲狙。TWS模式下的聲音完成度很高,先是能感受到特別完善的、和有線版音色幾乎一致的潤澤人聲,只是結像和口型都偏大一些,細聽下來的話聲場和兩端延展都很完整,在這種中頻HUFI向的聲音里算是相當寬大的聲場,很多TWS都是輸在了這一點上,人聲和空間感兩頭撈不著的也比比皆是。這個型號的售價應該會比Verdandi原版貴個2K。
十一單元的圈靜鐵雷神,外觀定下來以后我覺得還是挺好看的,金屬腔體用的是黃銅,但應該把腔體內壁做的比較薄所以重量控制的很好。官方口徑里是試圖做一個雜食素質向的耳塞,這次比我北京那版聽的時候聲音正常了很多,尤其是高頻音色沒有那種拔亮的尖銳感,信息量和密度都很好,低頻沒有Loki那么夸張,更重視彈性和速度,但縱深不太夠,聲場前方的信息是空的,蜷縮在腦中和腦后,希望量產版能把這個部分完善一下。
一個2圈4靜電的工程機,價格一萬左右,這個調的我比較滿意,方方面面素質都很三好學生那種,中頻的部分有一定的顆粒感和綿密度,有傳統動圈的韻味但也有很好的高頻素質,而且最終會做一個HUFI版的開關檔位。
Flipears的新品Aegis,聽了很久沒有想出抓它哪方面的特質,聲音我覺得可能比他家的兩款旗艦都要準確中性一些,而且非常注重平滑度,一個通透向、線條分明的底子,但低頻有適度的松軟感,人聲偏年輕化、清甜有余醇厚不足,女聲比較好聽,而且聲場的橫縱都很完善。
聽完Aegis再聽這個Legion就覺得聲音干癟了很多,高頻薄而沖、聲場的縱深后退了不少,但低頻會更多一點殘響,高頻的這種金屬感、速度感會有一些吃音源的質量,人聲的特性比Aegis要厚一點、稍臟一點,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更有氛圍,感覺這個會更適合一些搖滾、燃曲、電音類的曲目,但工作人員說因為這個比Aegis多了一顆靜電所以反而更貴,但我個人覺得即便是只談素質也應該是Aegis更好,聽過這兩個型號的也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
Jomo的一個新品,Serenity,配置是4動鐵2動圈2平板,穩定木外殼、黃銅面板,半開放設計,腔體重量控制的簡直輕若無物,佩戴也很舒服,和之前鸚鵡螺那種明亮精致的風格有很大的反差,聲音敦實、極低頻往下探的很深,全頻段的速度都略慢一點,聽抒情人聲或者大一些的編制、包括現場類的錄音都很爽,如果能把混響再往空間的前方推一點點就很完美,目前的縱深【絕對值】是夠的,但整體位置有輕微靠后,聽流行倒是無傷大雅。音色有很好的醇厚度,包括銅管的音色與控制力也是也是他家近幾年的耳塞里可能做的最好的一個,是那種暖潤、略有HUFI傾向但層次感和細節做的也很好的路子。
圖1是Noble的一個入門型號Knight,壓電+圈鐵的三單元耳塞,2380港幣,鋁合金機身+立體浮雕手工噴漆面板,實物質感很好,寬松輕盈向的那種軟糯人聲風格,高頻峰值有很強烈的壓制,但壓的不是細節是能量,整體聽著相當舒服。
圖2是Noble官方對自家經典旗艦Kaiser10的一次Prestige版升級,10單元動鐵配置,聲音延續了K10上的那種中正、參考、油潤的底子,聲場的表達方式和VKRP那種遼遠的風格也不一樣,它的結像是有厚度的、低頻是豐滿的,在這個基礎之上有著非常夸張的橫向規模、縱深和信息量,比KKP的低頻攻擊性少一些、人聲也飽滿一點,大動態和低頻極限深度不如KKP,但其他硬素質方面我不覺得K10P和Noble的那些貴價型號有太直觀的區別,3000美金的售價當然不便宜,但它呈現的聲價比可能是目前Prestige里最高的,Nancy直接原話跟我說這是“福利款”,這話說著可能會挨噴,但放在Noble的Prestige里真的是大實話。
Campfire的Clara藝術家聯名系列,有一個Crystal版本和一個Titanium限量版,展臺工作人員跟我說聲音是一致的,只有外殼的區別,但限量版搭載的是更好的升級線,所以我直接用Crystal版試聽了限量版的線材。
聲音基底來說,這應該是從太陽神2020這個型號以后我聽過的CFA高端耳塞里音色最中性準確的塞子,尤其是之前聽過Astrolith這種非常張揚的型號以后,會覺得Crystal的高頻如此水晶但順滑,足夠的上揚、華麗,但正常搭配下不會很吃前端控制力,而且低頻的打擊感、深度、瞬態都很棒,人的部分有一點薄,音色偏年輕化一點,結像偏小,加上升級線、也就是限量版的聲音會在中低頻的部分補足厚度、密度和低頻打擊感也更好,人聲飽滿了一截,聲場沒有什么增益而是加強了一些混響往前推的感覺,結像位置沒有實質性的改變但會覺得聽覺層面的縱深更好。
Audeze的新品頭戴,或者說應該算新旗艦吧?碳納米管振膜,售價4.68W港幣。現場搭配的是AK的CA1000T+STAX SRM-700S耳放,感覺應該還是沒有推開,橫向規模不大,但縱深帶來的立體感極好,官方的表述里除了中頻4顆星以外其他素質都是五邊形戰士,但我聽下來感覺中頻表現不算差,但確實是兩端延展的表現更好,低頻有著非常好的彈性與包圍感,蓬松且細節豐富,下盤的聲浪很足又完全不臟的感覺,人聲的部分沒有LCD5那么熱情,而是更干凈中性一點,感覺就現場搭配而言,流行女聲和小編制近乎完美,但這個橫向聲場屬實有一些浪費這么好的低頻了,來的展商不是澤森的朋友,所以我不好意思拿去別的機器上插,有機會再試試別的搭配。
qdc的4pro,應該就是徹底取代4studio的一個型號(但應該很多人壓根不知道4studio的存在),也是會配備Studio、HIFI、Live三個模式,現場有兩個版本給大家選,藍色的這個寬松度更好聲音更柔和一些,也更接近4studio原來的風格,另一個則更強調線條、中頻有點懟的慌,我更喜歡藍色版,作為4studio私模買家,我還是很期待qdc這個系列的迭代的。
拓品的半人馬座R2R解碼器,動態范圍130dB,帶數字前級功能,有10段高精度PEQ和三種解碼模式,除了NOS和OS以外還有一個Best解碼模式,過采樣倍數自動切換,OS和Best模式聲音沒有太明顯的變化,我還是喜歡NOS一些,雖然本身拓品這臺R2R機器做的挺潤的,但NOS下的聲音協調性還是會更好,官方搭配的這個A70Pro推出來的HD800S甚至也能聽聽口水歌了,如果拿來推拓品自家的Hane的話音色和控制力都極佳,人聲喉音部分的顆粒感有強化的痕跡,我覺得拿來搭配偏素質流的耳放去做雜食向的搭配是蠻合適的。
Fosi Audio這邊出了一個大尺寸開放式頭戴的工程機,不過槽點有點多,作為大尺寸頭戴居然低頻和聲場都做的不太好,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K7這個解碼耳放+游戲聲卡,最近很多數碼博主和視頻博主都在推,一個原本我沒有半毛錢聲音預期的東西,結果聽感意外的好,聲音干凈平順細膩,左邊是主音量,右邊可以單獨調節低頻,1k出頭沒啥好說的,聲音就能值回票價......
Artpical的新旗艦阿卡夏工程機,1圈6鐵4靜電2骨傳導配置,聽下來感覺聲音有一點偏兩端,中頻線條比較強而且略薄,聲場倒是很好。另一款黑騎士(但外觀我覺得更像DC漫畫里的Guardian)是6鐵4平板2骨傳導,調音還會更極端一點,兩端的部分也做的較為清瘦、聲音有一定的銳度,人聲基本上沒有什么厚度,但低頻下潛質量很高、解析力也很好,相比之下阿卡夏的兩端反而會顯得厚實了不少,兩個塞子我覺得都是中頻偏薄了一點,但個人認為阿卡夏總體沒有黑騎士那么協調,至少黑騎士三頻的結像形體一致性更舒服一些。
在Final這邊試聽了D8000 DC和Pro版,共同點在于佩戴進步非常大,雖然設計看起來和前作相仿,但耳罩的部分非常柔軟寬大,更能夠久戴。而Pro版的聲音其實反而會比普通版更濃郁一點,更飽滿油潤,普通版的則偏干凈細膩一點,我很喜歡Pro版,感覺結合了過去所有前作的優點于一身,但搭配層面可能更適合數碼味、素質流一些的設備,后面看有沒有機會借來玩一陣子。而在展臺上我種草了荷蘭mola-mola的一臺網播一體機,設計特別高級,而且也把這倆頭戴的素質和音色推的相當完美,據說價格要9W港幣.......
唐族上官婉兒2工程機,入門價位,幾百塊的那種典型流行聲,低頻很足很沉,人聲的部分是偏清甜向的那種飽滿,而且男聲做的不薄,聲場填充的略滿,聽覺上乍一聽不大,但實際規模也還蠻好的,縱深就不指望了,因為它人聲做的非常貼耳,應該符合大部分流行黨的喜好。
大圣的售價大概在1.4W港幣左右,1圈6鐵4靜電配置,腔體是大馬士革鋼,現場暫時搭配的FA瞬聲的毒液,正式版的線材也會和瞬聲聯合定制一款,聲音素質我沒有挑出明顯的毛病,密度和極低頻是亮點,密度的處理有點像玄武門那樣給的很足但不死板,低頻適度的蓬松處理,在聽一些合成器做的低頻元素時也有很好的彈性,目前人聲的音色做的很高,甜、密、潤,但氣息的部分稍稍有點干澀,那種吞吐感、綿密感沒有玄武門做的好,目前配線和調音都沒定,可以期待一下。
AAW這邊我聽了倆新品,一個是首款純動鐵耳機Black Malus,單邊16動鐵單元,另一個叫Mokara,10動鐵+4靜電,兩者的中頻處理方式都比較相似,聲音溫暖寬松的路子,有點像介于4+2和ASH之間,但人聲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淤積感,應該是刻意做的很濃。Black Malus的低頻稍干凈點,而Mokara雖然帶了靜電,但反而是更在意高頻質量的那種,更細膩平滑,沒有給到什么刺激的聽感,聲音有很好的包圍感,兩個塞子聽一些抒情人聲的容錯率都很高。不過我沒有聽出來為什么Mokara價格要貴很多,硬素質沒有太大差距。
這兩個入門級的型號可聽性我覺得比那兩個產品反而強一些,白色的是2k+的2圈4鐵,暖聲飽滿流行聲,黑色的是1圈1平板,線條比較強烈的那種通透女聲向。
海貝這邊的紫色海神圈終于是上市了,音色表現和我之前深圳聽到的基本一致,是比藍色版在中下盤的醇厚度有所加強的聲音,聲場往內收了一點點、男聲的質感比海神圈要好,也許是這根線材帶來的調味?售價1788,比原版貴了100,素質有所提升、風格有一定的變化,和R4 EVA配一臉。R6的新版,不算大的迭代,類似于汽車行業的“中期改款”,這次海貝這兒都沒咋宣傳,最大的外觀變化是背板的工藝,硬件方案也改了,但調音大方向沒怎么變,中性溫暖寬松向,比前代的凝聚力稍好一些。
Toxic家的新品Hornet,單晶銅材料,售價3580港幣,我居然沒聽出來什么音色的個性,但能量感的處理很有意思,它能讓一些高密度的耳塞聲音更加的“化開”一點,音色變得輕盈靈動,聲音結像的輪廓感不強、凝聚但不強調線條,有點像是各家那種沒啥調味的配機線再做素質加強的感覺?應該挺好搭的,但也許試聽環節有點吃虧,可能給人一種素質不高的感覺。
Starry Audio,也是香港品牌,圖中是旗艦Yozora,2圈6鐵配置,售價16880港幣,我聽下來感覺它的調音很“香港”,符合我刻板印象中香港市場喜歡的那種暖聲高密度模擬味的感覺,低頻給的相當多,是那種偏深度而不是偏速度感的路子,抒情人聲、醇厚型人聲的質感比較好,但部分亞洲系的女聲、尤其是二次元ACG女聲的部分可能不夠清甜。
瞬聲入門系列的一根線叫“暴雨”,售價599,聲音比較干凈、中低頻偏豐滿一點,但沒有雷暴那么渾厚,也沒有雷暴聲場大,但它高頻的清透感比雷暴足,如果聽女聲巨多、喜歡聲音小清新一些的可以選這根。
漢聲的一根新旗艦,叫鯤鵬,純銀、金銀合金+銀鍍鈀,這根線有點讓我回想起幾年前的那根饕餮,它能夠把結像變得形體更大更豐滿的同時把聲場也擴了一圈,對于喜歡懟臉人聲的用戶來說,它還能夠保證非常寬大、有開闊感的空間感,聽Live的一把好手,而且它能夠把高密度的能量感給“化開”一些,多一些疏松感、從容感,信息量也是Top級的表現,但缺點就是可能不適合本身HUFI的塞子,因為它雖然低頻質量很高很清晰,但中高頻的表達是較為寬松輕盈的,喜歡線條凝聚帶點銳利感的用戶可能不會喜歡,我覺得它對于耳塞改善音色寬松度、尤其是偏數碼味的塞子有很好的作用。
HEDD Headphone2 GT,很喜歡它頭梁部分的處理,做了個雙層結構來卸力,所以雖然它的耳罩包裹度并不完美,但減輕了壓力以后的頭梁會進一步讓你覺得這個東西戴起來沒有太強的重量感。聲音方面,這顆單元的潛力相當大,音色也調的較為準確中性,但非常強烈的、不影響透明度的空氣感給它聽任何音樂曲目都賦予了一層鮮活的靈動感。PS:我對他家的音箱更感興趣,希望有機會長測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Warwick Acoustics的Bravura,一個完全沒有“靜電味”的靜電耳機,但不確定到底是耳機本身的特性還是官方的解碼耳放有一些限制高頻的發揮,它給我的感覺是非常中性平順、聲音有些近似部分平板單元那樣的厚實、高密度的感覺,我其實很少能夠在這個價位的靜電套裝里聽到這么好的安定感,但也能理解肯定會有人說它不鮮活、不透亮,我有點好奇它在別的靜電耳放下的搭配。從展會的這個表現來說,套裝價6W,但耳機本體大概2W,我覺得單買耳機會很有性價比?
乂度的一個新品數播純轉盤,安卓系統,但用的是橫版的操作界面,支持一些原生的APP功能,接口有USB、光纖、Mini Aes、I2S、網口,大大的藍牙天線,按理說藍牙轉盤的質量應該也不錯,2個預留的USB-A應該是留作接硬盤的,目前的操作界面還有待完善,流暢度有優化空間,但目前這種小型的安卓網播貌似還沒啥競品?
以上就是我這次CANJAM Hong Kong所聽到玩到的所有產品,如果有所遺漏還請見諒,墨菊GT2已經硬生生被我給聽沒電了,我印象中這次想聽的、以及無意中發現的新品大部分是覆蓋到了的,沒有提到的產品大家也許可以翻閱往期的展會報道,也可以直接留言私信提問,我們年后的展會再見!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