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嗎?
自《熱辣滾燙》后,賈玲的每次露面都是有效出場。
空降Prada代言人。
成Lululemon品牌大使。
與安藤櫻登《嘉人》金九封面。
與谷愛凌代言蒙牛。
在巴黎奧運會走紅毯。
現身好萊塢片場。
回顧過去,從三年前《你好,李煥英》上映后,賈玲首次身穿Gucci登上《T Magazine》二月刊,到三年后《熱辣滾燙》上映后代言Prada,登上《時尚芭莎》三月開季、《嘉人》金九、《VOGUE 服飾與美容》開年刊,她成功地拿下了五大女刊中的三個,甚至超越了其他女星,率先登上了VOGUE雜志。
這一切都展示了她高逼格的時尚地位。
賈玲的采訪風格也發生了變化,從新華社的采訪到魯豫的專訪,她的每一次發言都顯得分量十足。
她不再參加國內“分豬肉”式的紅毯活動,也不再出演賣傻充楞的綜藝節目,甚至拒絕了不必要的采訪。
每一次出場,她都展現出了成功精英女性的風采。
與過去相比,賈玲更加認真地規劃自己的事業,努力提升自己的藝術影響力和個人品牌價值,鞏固自己在中國乃至全球娛樂產業中的地位。
她不再需要通過綜藝節目來討好觀眾,而是更加專注于自己的創作。
在接受魯豫的采訪時,賈玲表示要正視自己的才華與天賦,不再偽裝,而是真實地展現自己。
在接受魯豫的采訪時,賈玲表示要開始正視自己的才華和天賦,不再隱藏。她表示:“不裝了,攤牌了。”
“消失”的賈玲,實際上在下著一盤大棋。
第一步:卸任。
首先,她卸任了大碗娛樂的職務。2024年9月27日,大碗娛樂宣布賈玲不再擔任公司職務,張小斐等藝人也不再續約。
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她仍然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持有65%的股份。
第二步:創作。
卸任后,賈玲將有更多時間去創作。她的兩部作品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在電影領域的成就無人能及。
她將繼續在電影領域發揮自己的才能,她的下一部電影《轉念花開》已經開始制作。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她不惜付出巨大的代價。
賈玲跟魯豫說,《轉念花開》拍到一半了,卻在考慮要不要換人。
半途換人,這個投入是巨大的。但她有資本,有精力,就是為了最后的勝利。
而勝利之后,她將走出國門,就像《你好,李煥英》一樣。
第三步:走出國門。
這部電影已經成為一個IP,被日本、索尼影業和印度購買版權。
這意味著賈玲已經進軍全球娛樂產業。她代言國際奢侈品、現身好萊塢、參加巴黎奧運會,提升藝術影響力與個人品牌價值,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她的個人發展目標已經很明確:參與高質量電影項目與文化活動,提高商業價值與國際知名度,鞏固在中國乃至全球娛樂產業中的地位。
然而,她并不滿足于此。她的終極夢想是拍攝一部情景喜劇。她的布局和野心永遠超乎別人的想象,當別人還在電影江湖中廝殺時,她已經在考慮下一步的計劃了。
在影視圈的其他人還在電影世界中激烈競爭時,賈玲已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她的真正抱負遠超電影,而是著眼于情景喜劇。
談到未來的創作計劃,賈玲透露,她最終極的夢想是制作一部能夠流傳多年的情景喜劇。
為什么選擇情景喜劇?
她的回答揭示了其雄心壯志:因為情景喜劇能夠陪伴觀眾無數個歲月。
幾十年過去了,你是否仍然會被《武林外傳》和《家有兒女》這樣的作品所吸引?賈玲的最終目標就在這里。
當其他人還在追求利益時,她已經開始思考如何留下不朽的聲譽。在她之前,吳京也走過同樣的路。
在追求利益之后,吳京直面自己的野心:他希望像成龍一樣,創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動作電影流派。
用他的話說,這是他一生的愿望,如果能夠實現,那么這一生就足夠了。
他們的野心遠不止于電影,而是如何在歷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野心從來都不是一個貶義詞,相反,它使人們更加迷人。
在賈玲的規劃下,情景喜劇已經有了初步的輪廓,涉及關愛男性健康、女性乳腺健康、如何迎接百歲高齡、創業指南等多個主題。
她的目標非常明確: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像《正大綜藝》那樣,在一個信息匱乏的時代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正大綜藝》的影響力有多大,賈玲的野心就有多大。然而,吳京創造動作流派的難度有多大,賈玲制作情景喜劇的挑戰就有多大。
據統計,從1993年到1999年,平均每年有4-5部情景喜劇播出,大部分都來自同一家公司——英達的英氏影視公司。2000年到2009年,平均每年播出的情景喜劇數量是之前的兩倍,而在2002年到2004年之間,更是增加到了15部。
但是,自2010年以后,情景喜劇的數量急劇減少,創作陷入停滯,缺乏新意。至今仍有很多人依賴著畫質粗糙的《我愛我家》、《武林外傳》、《家有兒女》和《愛情公寓》等作品來“續命”。在近十年中,即使是略有熱度的《破事精英》,也在這股大潮中折戟沉沙。
那么,賈玲能否拯救情景喜劇市場,留下一部永恒的經典呢?
我們拭目以待!
有人說賈玲變了,更喜歡那個胖胖的賈玲。實際上,她一直都有野心,只是被搞笑女的標簽所掩蓋。
大學畢業時,她面臨三個選擇:回老家當公務員、留在北京、或者跟隨男朋友去廣州結婚生子。最終,她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和愛情,選擇在北京的地下室里奮斗,因為她相信自己天生就應該站在舞臺上。
當然,過程有些曲折。
郭德綱曾經建議女孩不要從事相聲行業,他當時所指的女孩正是賈玲。
在相聲領域,男性通常扮演主導角色,女性很少有機會成為主角。即使賈玲作為逗哏,也往往需要通過夸張的表演來襯托捧哏。
此外,作為喜劇演員,她的體型也成為了公眾討論的焦點。瘦了不夠搞笑,胖了則可能被解讀為對女性的不尊重。
2015年,賈玲在參加《歡樂喜劇人》時因扮演花木蘭而遭到木蘭研究會的抗議,節目甚至因此被迫停播整改,原因是有人認為她將花木蘭描繪成了一個“好色貪吃”的形象。
在種種壓力下,賈玲不得不公開道歉。
那時,她甚至考慮過退出小品和相聲圈。和小沈陽一樣,她覺得喜劇、相聲、小品承載了太多的沉重話題。
然而,在觀看了一些韓國小品后,她受到了啟發,決定繼續堅持下去,但她的心已經不在這個領域了。
所以,不要問她是否還會回到舞臺上演出了,很難再回到過去。
賈玲抓住了轉型的機會,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與過去相比,我更喜歡她現在對自我的欣賞,對目標的明確,以及對野心的坦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