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最近的狀態,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不是又出新片了,也不是綜藝上搞笑,而是悄悄在上海過了43歲生日,被朋友和路人同時“偶遇”。
一身深灰色大衣,手拎名牌包包,扎著低馬尾,妝容素凈,笑容滿臉.
這哪還是那個嘻嘻哈哈、胖乎乎的喜劇演員?倒像是哪個老錢家族出來的女主人,貴氣卻不張揚。
現場有人感嘆:“比以前更瘦了,衣服都快撐不起來。”
還有人直接說:“這不是復胖,是越來越瘦了!”那一刻,圍繞在賈玲身上的爭議和標簽,好像突然都安靜了。
但仔細一想,賈玲真的只是“瘦”了嗎?
01
當年為了拍《熱辣滾燙》,賈玲先增重40斤,再猛減100斤。
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角色。那段時間,她吃得難受、練得痛苦,壓力和孤獨從不對人說。
電影上映后,票房破30億。
春晚舞臺不見身影,熱搜全是“瘦了”“判若兩人”。
有人歡呼她逆襲成功,也有人說“她不笑了”“她不逗了”“喜劇感沒了”。
質疑撲面而來。說白了,外界舍不得那個胖胖的、愛笑的賈玲,怕她瘦了,就變得普通了,失去了特色。
可誰規定喜劇演員就不能瘦?誰又規定胖才能代表幽默?
賈玲沒有回應,只用行動說話。
沒有四處營業,沒有上綜藝刷存在,而是悄悄“消失”,去準備下一部電影《轉念花開》。
02
賈玲出生在湖北,中央戲劇學院畢業,最初靠小品出名。
一個喜劇女演員,憑借《你好,李煥英》一躍成為百億票房導演,再用《熱辣滾燙》打破春節檔紀錄。
但她從沒說自己是“成功學”的代表。
她說過一句話:“如果不是演這部戲,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瘦。”
這不是為了瘦身勵志,而是為了角色拼命。這種從自我里“擰”出來的決心,才是賈玲真正的硬核。
她不需要“瘦了就成功”這種廉價濾鏡。
真正讓她站穩腳跟的,是背后撐起項目、組建團隊、把控劇本的那份專業和敬業。
如今很少露臉,并不是退場,而是換了位置。從臺前的諧星,變成了掌控節奏的導演、資方。
有人說她現在氣質變了,更像“投資人”“高管”,這評價一點都不夸張。
03
4月29日,朋友們在上海榮宅給賈玲辦了一個低調的生日聚會。
沒有儀式感的豪華布置,也沒有明星扎堆的喧鬧。
朋友拍的照片里,她穿著簡約的大衣,低頭笑著,梨渦還在。
網友說,那天在餐廳偶遇她,聽到熟悉的笑聲才發現是本人。她笑著打招呼,還調侃:“拍我瘦點哈。”
那種接地氣的自然勁兒,還是熟悉的賈玲。但同時,也明顯能感覺到:這個笑聲背后,多了份沉穩、從容、克制。
不是退縮,而是成長。
不是不想紅,而是懂得“紅”的意義。
04
有人說她太瘦了,看著沒精神。也有人懷念過去的樣子,肉嘟嘟,像個會發光的“快樂胖子”。
但賈玲沒解釋。
現在的她,眼神清亮,臉部輪廓立體。走在路上,比小花還苗條,穿工裝也有氣場,隨便一站,就是穩穩當當的“大女主范兒”。
那種“讓人放心”的感覺,是經歷過事之后沉淀出來的。
當一個人不再急著出鏡、不再急著營業、不再追求笑點的時候,反而更讓人尊重。
因為大家都看得出來:她真的不是靠熱度活著的。
她靠的是作品,是底氣,是那種“我不說,但我在做”的踏實勁兒。
賈玲瘦了,變美了,也變貴氣了。
但最值得被看見的,不是她瘦了多少,而是瘦下來后,她還在堅持“創作”。
娛樂圈太多“熱度玩家”,一夜爆紅,轉眼消失。
而賈玲,是少數真把“喜劇”和“電影”當一回事的人。
未來是繼續做導演,還是徹底轉身成幕后玩家?誰都說不準。
但可以確定的是,那個曾經帶給觀眾無數笑聲的人,如今也在默默醞釀屬于她的“下一個高光時刻”。
一句話總結:
瘦不是她的終點,鏡頭也不是唯一舞臺。賈玲要走的,是更遠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