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消費,是老百姓最為關心的宏觀指標之一。
所以,對2024年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次簡單總結中,這組數據已經與大家見面了,這便是統計機構發布的《2024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
收入方面,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1314元,扣除通貨膨脹等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
消費支出方面,人均消費支出28227元,扣除通貨膨脹等價格因素,實際也增長了5.1%。
算起來,相當于人均收入中,有1.3萬元沒進入消費環節。那2024年人均這1.3萬元去了哪里呢?
理解這件事,需要先理解人均消費支出統計的范圍。2013年發布的《居民消費分類》,以28張A4紙的篇幅,詳細介紹了哪些消費,會納入居民消費支出統計范圍。
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共8個大類,相信網友們不陌生。
其中有一些細節,可能會與我們的認知有所區別。
比如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算不算居住支出?算的,會按照市場價格,估算租金。商品房算不算?不算,但商品房的裝修算居住支出。
再比如交通通信中,購買自用小汽車,算消費支出。但如果購買一輛車,用來跑網約車,則屬于經營支出,不在消費支出的統計范圍。
其余指標,與我們的認知,倒沒有太大的出入。
基于這種分類方法,我們可得到2000年以來的8大類型的支出,占當年消費支出的比重,用于觀察過去的二十年多間,哪些消費發生了變化。
順便說一句,對于志在投資的網友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參考。當然,如果你能拿到更詳細的分類數據,參考價值更大。畢竟這是一份涵養了全國16萬用戶的調查數據,抽樣比例遠大于一般商業調查。
跟20年前相比,變化最大的,是用于食品煙酒支出比重的下降,從42%下降到30%。這個指標還有另一個名字,叫恩格爾系數。
這個變化說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已經超越小康,達到富裕級別了。
居住成本上升了近7個百分點,這可能與買房的人增多有關,也與城鎮化發展水平有關。
跟過去一年比,人們用于食品煙酒、衣著、生活、醫療保健和其他五個大類的支出比重,有極小幅度的下降。
居住與前一年相比,下降了0.5個百分點,而交通通信和文體娛的支出比重,分別上升了0.5個百分點。
交通支出比重的增加,可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有關,所以近些年的春運,火車站的擁擠程度,要低于高速公路的擁擠程度。
而文體娛的支出比重增加中,有兩個顯著的現象,一個是今年開演唱會的明顯,看起來比往年多出不少;另一個是旅游度假的人更多了。這兩種現象,都歸在文體娛消費支出中。
對于經濟而言,這兩個大類比重的增加,是一個利好的消費,這也說明全社會正在經歷一個從生產制造向消費的轉型過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