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郡求雨的故事,出現在書中第八十七回,它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途中,路過鳳仙郡時所經歷的一件怪事。而新世紀之初,楊潔導演在《西游記》續集的第九集里,將這個故事搬上了電視機的屏幕。
當時在電視劇中看這一段時,只當是玉帝的小氣和郡侯的無辜。而后來,卻越發覺得這故事背后的駭人與冷酷。它駭在哪里,又冷在何處呢?諸位且往下看。
話說師徒一行幾人剛剛滅了豹子精,就來到了一處城池,打聽之下才知曉,此城喚做鳳仙郡。
然而,在城內的幾番游走后,師徒四人不禁大吃一驚,這哪是什么“仙”郡,簡直是人間煉獄啊。
整個城中,人煙稀少,民事荒涼,就連那郡侯發布的招求雨法師的榜文中都嚇人的寫道:
“大天竺國鳳仙郡郡侯上官。為榜聘明師,招求大法事。慈因郡土寬弘,軍民殷實,連年亢旱,累歲干荒,民田菑而軍地薄,河道淺而溝澮空。井中無水,泉底無津。富室聊以全生,窮民難以活命。斗粟百金之價,束薪五兩之資。十歲女易米三升,五歲男隨人帶去。城中懼法,典衣當物以存身;鄉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顧命。為此出給榜文,仰望十方賢哲,禱雨救民,恩當重報。愿以千金奉謝,決不虛言。須至榜者。”
看到了嗎?因為郡中缺水到了極點,普通人難以活命,只能靠變賣家產、賣兒賣女來勉強生存。這還只是在城中的景象,有律法稍加維持尚有一絲秩序留存。而城外的鄉野之處就恐怖了,已經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
那唐三藏身為高僧,必以慈悲為懷,立時要幾個徒弟看看是否可以幫忙求雨,以解鳳仙郡之危。而在孫悟空的幾番調查下,頗有些無厘頭的真相才被揭露出來。
鳳仙郡的首領——郡侯,因為和夫人大吵一架,而一怒之下掀翻了供著玉皇大帝的貢臺,并口出穢語的將原本敬于神明的貢品扔去喂了狗。
按書中的層面講,這都是郡侯在態度上的不恭和信仰上的不誠。至少在這里看,我們這位郡侯,他供玉帝敬神明,實際只是流于表面功夫而已。在盛怒之下,神臺如同灶臺,貢品只配飼犬,什么尊敬、誠實全都拋到了腦后。
而在貢臺的另一邊,正巧玉帝下界巡視,看著郡侯的所作所為,作為神明的玉帝自覺顏面掃地。他同這個肉體凡胎的人間官員一樣,產生了似乎只有人類才會有的憤怒情緒。
當下,玉帝降下懲罰。他先是頒布法旨,命雷公電母、四海龍王,皆不得在鳳仙郡地界布雨行雷。緊接著,他又擺下一座米山和面山,并令一只巴掌大的小雞去啄食米山,命一只哈巴狗去舔食面山。同時,架一起一條金鎖鏈,在鏈下放置了一盞長明燈。只待雞啄完米山,狗舔完面山,燈焰燒斷金鎖,鳳仙郡才可有雨水出現。
這種命令充滿了蠻不講理的味道,左看右看鳳仙郡要想下雨,都是難于登天了。
當然,我們可以講這一切是郡侯有錯在先,但他無意之間的冒犯,卻引來了一場自己根本無法解決的災難,甚至在之后的幾年中,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了哪里。
可在玉帝看來,自己是至高無上的,理應居高臨下的藐視一切。面對來自下級階層的冒犯,哪怕對方是無意之中表示出了一點不敬,都是無法原諒的。
玉帝作為本應了然人間疾苦的眾神之主,他應對突發事件的第一反不是眾生安危,卻是維護自己的尊嚴。在自己的俯視之下,不恭敬的郡侯就代表了整個鳳仙郡的所有人畜,單獨處罰一個郡侯,顯然已經無法解了玉帝的心頭之恨。
此刻,玉帝所有的負面情緒全部爆發出來,他如同一個被螞蟻咬疼了的凡人那般,抬起腳來便踩死了那一片的所有螞蟻。因為從根本上來說,他不在意那一只和那一群有什么具體區別。對于自己這個掌握生殺之權的強者來說,那些螞蟻不過就是一個個會動的黑點罷了。
而玉帝對于郡侯及其子民的藐視,也不止體現在三個近乎無厘頭又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上,它更體現在懲罰的隨意與隨機上。
雷霆手段的打擊之后,玉帝甚至都不告訴鳳仙郡,你們到底是因為什么變成了這個樣子。引用三體的一句名言就是“毀滅你,與你何干”!
郡侯作為一方父母官,自己治下變成了這般摸樣,表現的倒也盡職盡責。他想盡辦法走關系,找門路,想知道解決辦法,更想知道到底是得罪了誰,或是因為什么,致使狀況變的這么糟糕。
但高高在上的玉帝并不理會,甚至完全忘了這事兒,而其他眾神雖然知道事情的原委,卻也不愿趟這渾水。鳳仙郡數年滴雨不下、百姓家破人亡、叫苦連天,所有天庭神明乃至西方眾佛就那么干看著,沒有任何只言片語和拯救蒼生脫離苦海的打算。
可玉帝的雷霆手段,當真是懲罰到了郡侯嗎?沒錯,郡侯在面對唐僧師徒四人時,曾表示過深切的擔憂,也表達過自己對治下草民無比的同情。
而作為得罪了上層的罪魁禍首,郡侯雖然心力交瘁,實際卻并沒受多大影響。因為對玉帝來說,你小小郡侯如同一只螻蟻,但對于鳳仙郡的百姓來講,這郡侯就是他們能見到的最頂級的存在了。
郡侯這個頂級,在災難之城鳳仙郡中是怎樣的表現出來的呢?我們一起看看他對唐僧隊伍的招待吧。
取經四人組的到來,令郡侯大喜過望,幾番交流下來,郡侯便吩咐擺下齋飯。我們都知道,在整個西游記里,但凡遇見飯局,那豬八戒邊都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在他老豬的帶領下,師徒幾人狼吞虎咽,桌子上的盆碗幾番見底,上菜的如走馬燈一樣輪番上陣,直到食客們吃的肚腸飽滿才肯罷休。
這里四人吃了多少不太清楚,但豬八戒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要知道當初高老莊要趕走豬八戒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實在太能吃了,吃的高老太公那樣一個富家翁都有些承擔不起。而孫大圣在玉帝那里看見面山和米山的時候,第一時間也是想起了自己的二師弟,認為他完全有能力將那兩座糧食高山給吃的干凈。
不多說豬八戒的飯量,就說鳳仙郡數年無雨,鄉野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城中不但變賣家產,還有賣兒賣女的。而作為郡侯,一下子就拿出了如此多的糧食,供幾位法師一頓飯的吃用,你們說這個郡侯的家底到底有多豐厚呢。
有人會說,郡侯有求于取經團隊,也是無奈之舉。這倒是合理的解釋,但在不知道幾人真實實力的情況下,這位城主郡侯,可能會掏光家底來宴請這師徒四人嗎?
所以說,這頓可以買下足足數百名民家女童的飯局,應該只是郡侯糧食存量的九牛之一毛也。
但有如此巨大的存糧,為何鳳仙郡的百姓仍會在這位關心民間疾苦的郡侯治下,活的那么水深火熱呢?這中間就值得玩味了。
現在我們知道了,這郡侯究竟在這鳳仙郡中是怎么樣的存在。而對他在整個鳳仙郡事件的表現,則可以用三句話進行總結,那就是:
顆粒無收,餓死的只是百姓,餓不死郡侯;
流離失所,逃離家園的全是子民,郡侯仍是郡侯,
風吹不動,雷打不動的郡侯,卻在哭天喊地之中,間接的維護了自己愛民如子的形象。
郡侯心不誠行不端,換來了玉皇大帝的的威嚴和大棒,可這看似打在郡侯身上的懲罰,卻棍棍不落的全砸在了鳳仙郡的草民的頭上。這群飽受了饑餓與干旱之苦的普通人,就如同生態位低下的螞蟻一般,正辛勞的為生計奔波不停,就莫名其妙的被突然伸出的一只大手,給按癟在了原地。
最終,這場殘酷的鬧劇在本領通天的和事佬孫大圣的斡旋下,得到了徹底的解決。郡侯通過敬天禮佛來表達自己對天庭的敬畏和順從,從而獲得了玉帝的諒解,鳳仙郡也終于見到了久違的雨水。
而在這時,諷刺又恐怖的一幕出現了,在權力和權力的和解下,玉帝還是恩澤天下的圣主,郡侯成了體恤民情的清官,金蟬子完成了任務薄上的又一項任務,孫大圣保全了自己通天入地的面子,豬八戒美美的吃了一頓飽飯,就連一開始裝糊涂的眾神明們,也都搖身一變的成了忠心耿耿、勇于進諫的賢臣。
可以說,眾神和老爺們各取所需,紛紛表示滿意這個結果。而在鳳仙郡百姓間發生的那一幕幕的慘劇,就仿佛從未發生過一樣被遺忘掉了。就連鳳仙郡的百姓們自己,似乎也忘光了發生的一切。他們跪在地上磕著頭,感激上天賜予他們的雨水,并慶祝自己活了下來。
說鳳仙郡是一場鬧劇,似乎對被賣掉的孩子,對被吃掉的村人,以及對被破了家的鳳仙郡人,都太過殘忍。因為對他們而言,這些都是切膚之痛與生離死別。
可對一眾強者來說,鳳仙郡的悲劇就如同他們犯下的一個小糊涂、一個小任性所引起的一個小插曲和小鬧劇。他們羞愧的掩面一笑,捶胸頓足的一聲嘆息之后,歌照唱、舞照跳,頂多下不為例罷了。
那么在等級的差距下,大可就把參與了鳳仙郡事件的各色人物分個等級。從他們各自的位面上,來看看他們所面對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吧。
玉帝身為神仙首領,高高在上不可冒犯。
郡侯乃是官僚階層,雖算清正廉潔,但遇事則可以逢兇化吉。
而最倒霉的就是郡內百姓了,一無所知,只會辛勞,卻莫名成為了權力斗爭的犧牲品,平白無故的就吃了好幾年的苦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