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國近代史上發生過一場浩劫,那就是二戰期間日本對我國發動的侵華戰爭,讓我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但幸好我國人民崛起了,后來展開了抗日戰爭,整整進行了14年,而在這段時間里,中國累計傷亡人數超過3000萬。
抗日前期的時候,我軍并不占上風,因此損失也是極大的,尤其是從1941年起,抗日戰爭進入了最為艱苦的階段。
當時日本難以承受長期戰爭的消耗,想快速結束在中國的戰事,于是大規模地掠奪中國的人力和物力資源。
在這期間,日軍調集了大部分兵力,對抗日根據地展開了大掃蕩,相比于紅軍,八路軍面臨的艱難困苦難以想象。
八路軍相對武器缺乏,每一顆子彈都無比珍貴,在一場戰爭中,甚至每個戰士僅有四發子彈,打完后很難得到補充。
因此抗日戰爭的艱難,很大程度在于武器裝備的匱乏,畢竟武器是決定軍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但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軍人的身體素質。
在那個年代,八路軍最難熬的是冬天,因為物資匱乏,戰士們身上的棉襖破舊不堪,就算是棉絮外露,也沒有可新的棉襖可以替換。
更重要的是,就連棉被和毛毯也極度稀缺,甚至五個人共用一條,至于鞋子爛了,他們就會用繩子把爛鞋和腳綁在一起,以此度過寒冷的冬天。
除此之外,抗日戰爭時期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一個問題,就是食物,當時大多數軍人都瘦骨嶙峋,因為根本就吃不飽。
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戰士們為了填飽肚子,只能在山上尋找野菜、野果,如果是情況極其惡劣的情況,甚至會用樹皮來充饑。
而且在那個年代,士兵打仗全靠走路,他們常常需要長途跋涉,如此便會耗費大量的體力,而且有時候在沒有休息的情況下就要投入戰爭。
相比之下,日本鬼子的裝備和伙食就比我們好很多,先不說吃的,他們腳上穿的都是皮鞋或膠底鞋,而且每人都有被子或毛毯。
至于日本人吃的,則是有滋有味的牛肉罐頭,可見他們的條件有多好,因此八路軍戰士最開心的事,就是能搶到罐頭。
曾有老八路回憶日本人的牛肉罐頭,當年那可是美味,甚至連領導吃罐頭時還會打趣說:“等革命勝利了,咱天天都能吃罐頭。”
有一次八路軍展開一場伏擊戰,成功繳獲鬼子的一整車罐頭,當時戰士們別提多高興了,甚至將其視為巨大“財富”。
然而就在他們打開罐頭后,發現并非期待中的美味,而是奇怪的粉塊,甚至還散發著一股難以形容的怪異味道。
面對這樣的情況,營長只看一眼就面露難色,直言道:“這哪是什么罐頭,是小鬼子的骨灰!”
聽到這個消息后,戰士們瞬間炸開了鍋,紛紛將手里的罐頭扔掉,緊接著泛起一陣惡心感,紛紛往外吐口水。
其實這與日本傳統有關,日本特別重視對尸體的處理,在古代就曾有這樣的事情,會將陣亡的高級武士進行火化,將骨灰帶回國內入葬。
后來隨著戰爭的發展,這種行為在二戰表現得更為頻繁,因為主要是為了激勵士兵要為國捐軀,可見小鬼子的舉動有多可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