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某一年,王母娘娘壽辰之際,天宮一片歡騰。孫悟空、張果老、呂洞賓等各路神仙皆齊聚天宮,為王母娘娘拜壽。壽宴上,珍饈美饌擺滿一桌,眾仙人推杯換盞,有的劃拳行令,有的敬菜罰酒,場面熱鬧非凡。
大家都沉浸在這歡樂的氛圍中,開懷暢飲。可唯獨那生性好動的孫悟空,心思全然不在酒桌上。當菜過十碗、酒過三巡之時,他瞧見織女竟多給呂洞賓敬了兩次酒,心里頓時酸溜溜的,暗自咒罵道:“哼,這臭婆娘,只知道巴結呂洞賓那小白臉,卻把俺老孫晾在一旁,我非得給她點顏色瞧瞧不可。”說罷,他伸手從腦后扯下一根毫毛,放在嘴邊輕輕一吹,口中大喊一聲“變”,那毫毛瞬間化作一只小巧的蚱蜢,從織女的頸根處悄悄爬進腋窩,緊接著狠狠咬了一口。
織女冷不丁遭此襲擊,痛得“哎喲”一聲尖叫起來,慌亂之中,手一哆嗦,只聽“當當”一聲脆響,竟將王母娘娘珍貴無比的玉液酒壺打得粉碎。這玉液酒壺可是王母娘娘的心愛之物,如今被打碎,瞬間沖淡了壽宴的喜氣。王母娘娘見狀,勃然大怒,當場下令罰織女到凡間受苦三年,以作懲戒。
這一年冬天,長沙縣清竹塘一帶的繡花姑娘們聽聞了這個消息,得知天上的織女得罪了王母娘娘,即將被罰下凡間受苦三年。對于從事湘繡的人家而言,織女乃是刺繡技藝的象征,于是家家戶戶都虔誠地焚香點燭,對著菩薩誠心叩拜,祈求織女能降臨到自己家中,保佑自家的刺繡生意興旺發達。
一日,正值吃中飯的時候,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太婆,腳步踉蹌地來到了沙坪鄉的壽竹塘。她身形干瘦,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活脫脫像根火柴棍。她走進村頭的一戶人家,看著一個正在低頭吃飯的中年繡工,聲音微弱地說道:“大嫂,求求你,給我碗飯吃吧,我實在是餓壞了。”
那中年繡工頭也沒抬,冷冷地回了一句:“沒有。”
老太婆并未放棄,繼續央求道:“我已經整整三天沒吃東西了,您就行行好,多少打發我一點吧。”
中年繡工不耐煩地提高了音量:“我說了沒有就沒有,別在這兒啰嗦。”
老太婆依舊苦苦哀求:“您就當行個方便吧,幫助老人的人,老天爺日后定會給她好報的。”
中年繡工徹底惱了,不耐煩地把手一揮,惡狠狠地說:“快點滾,把飯給你吃,還不如拿去喂狗!”
可老太婆實在是餓極了,仍舊纏著她不放。這中年繡工毫無憐憫之心,不僅半粒飯都沒給,還從床后面抄起一只馬桶,怒氣沖沖地朝著老太婆吼道:“老餓鬼,要飯沒有,要屎你就吃個飽!”老太婆見這中年繡工說出如此難聽的話,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她猛地將袖子一揮,那馬桶竟在地上轉了好幾圈,從門口一直轉到了房中間,“嘩”的一聲,翻倒在地,穢物瞬間流滿了整個房間。中年繡工正要發作,可眨眼間,老太婆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老太婆離開村頭,繼續蹣跚前行,來到了村尾的一棟茅屋前。她走進屋內,發現這家人早已吃過午飯,只有一個年輕姑娘正坐在窗下,專心致志地繡花。老太婆緩緩走過去,輕聲說道:“姑娘,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肚子餓得實在受不了,求你給我碗飯吃吧。”
姑娘聞言,連忙說道:“好哩,不過家里沒什么好菜,您別嫌棄。”說完,便起身準備去淘米煮飯。
老太婆實在是餓急了,說道:“姑娘,你能不能快點,我已經餓得一刻都等不了了。”
“快了咧,您先喝杯茶,我這就去燒火。”姑娘一邊說著,一邊倒了杯茶遞給老太婆。
老太婆瞅了瞅灶臺,又說:“姑娘,你灶上不是有現成的飯嗎,快盛一碗給我吃吧。”
姑娘趕忙解釋:“那飯已經冷了,您老人家吃了會不舒服的,還是我給您重新煮點熱乎的吧。”
老太婆實在等不及了,徑直走過去,端起那碗冷飯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姑娘見狀,十分著急,趕忙拉住老太婆說:“您要是實在等不及,也讓我把飯炒一下再吃呀。”說著,便從老太婆手中接過飯碗,還特意打了兩個雞蛋,一起炒進了飯里。
老太婆吃完姑娘精心炒制的一大碗蛋炒飯,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說道:“善良的姑娘,神仙定會保佑你的。你救了我的命,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盡管開口。”
姑娘連忙說道:“您老人家討了一上午飯,肯定累壞了,快歇一歇吧,我沒什么事需要您幫忙的。”
老太婆走到姑娘的花繃前,看著她正在繡的一只斑毛虎,輕輕搖了搖頭,說道:“姑娘啊,你這虎繡得可不大行啊,耳朵繡得太死板,眼睛也沒靈氣,皮毛看著毫無生氣。”
姑娘見老太婆說得頭頭是道,像是個行家,便虛心地請教:“老人家,您說得對,那請您教教我該怎么繡吧。”
老太婆也不推辭,在凳子上坐下,拿起針線,在原來的繡布上這兒一針、那兒一針,看似雜亂無章地繡了起來。繡完后,她用手指輕輕一刮,接著對著老虎圖案用力吹了口氣。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原本呆板的虎毛竟全部豎了起來,須眉飛揚,每一根毛都像是從皮肉里長出來的一般,尤其是那虎眼,變得水汪汪的,透著一股靈動的光芒,仿佛這只老虎瞬間活了過來。
“啊,繡得太好了!”姑娘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栩栩如生的繡虎出自同一幅繡布。
老太婆見姑娘盯著繡虎直發愣,便微笑著說道:“這叫鬚毛虎。繡它的時候,你要先用齊毛針鋪好底線,然后在上面墊一針、蓋一針。針腳交叉要均勻,稀密得當,留出自然的紋路,讓毛看起來蓬松又不雜亂。”
這姑娘雖說繡花手藝不算頂尖,但聽了老太婆的一番講解,頓時恍然大悟。她看著老太婆精湛的技藝,心中暗自猜測:這老婆婆莫不是得罪了王母娘娘、被貶到凡間受苦的織女?不然她的刺繡手藝怎么會如此高超?她越想越覺得像,好奇心作祟,便試探著問道:“老人家,您這一手絕妙的手藝,莫非您就是織女仙下凡?”
老太婆見姑娘識破了自己的身份,也不再隱瞞,坦然說道:“沒錯,我正是王母娘娘的女兒——織女。只因被那孫猴子捉弄,失手打破了玉液壺,才被母親貶到凡間受罪。我原以為從事繡花的人都心地善良,可到了你們繡鄉才知道,并非所有有手藝的人都如此。今天我教你繡這鬚毛虎的方法,你可千萬不要隨便外傳,我不想把這絕妙的手藝傳給那些心術不正的人。”
姑娘聽后,連忙點頭應允。老太婆滿意地笑了笑,說了聲“少陪”,便轉身離去。姑娘站在門口,目送老太婆走出村子,然后又將繡鬚毛虎的方法在心里默默記了一遍。等她確定自己完全記住后,便又坐到花繃前,專心致志地繡起鬚毛虎來。
從那以后,湘繡中的鬚毛虎憑借其獨特的針法和栩栩如生的形象,遠超全國其他地方的繡虎,不僅深受人們喜愛,其名聲更是傳遍了五湖四海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