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春節假期前最后一周的工作日,昨天我也干了不少事情。
在線上與合作公司開完了兩場之前積壓的產品評審會,下午還給參加產品訓練營的同學做了一場職業規劃電話溝通。
晚上看川普的就職典禮直播到 12 點多,懂王這輩子算是值了,TRUMP 幣的發行更是讓他身家一夜暴漲,也讓我們見證了這個魔幻的世界。
川普從來不是一個缺爭論的人,昨天我在各種直播間也看到了很多這樣的聲音。
這倒是讓我想到了一個詞:「罵戰」。
在我看來,這是網絡上流行的一種行為藝術。
參與表演的人彼此之間可以完全不認識,但他們卻可以裝得很了解對方一樣展開互撕。
從某種程度上說,罵戰等于流量。
平臺在有限的范圍內是從來不嫌事大的,罵戰越兇,廣告主們的預算才可以被嘩嘩消耗掉。
誰是流量?
顯然,就是觀戰的人。
在這場行為藝術中,罵戰雙方滿足了爽點、平臺和廣告主滿足了痛點、觀戰的人滿足了癢點。
很多時候,表面的業務只是模式的載體,需求也只是產品的外衣,人性和利益才是內核。
這些天網上有很多不同的「業務」上演,其中上海街頭的豪車游街算是增長最快的。我刻意等事情冷卻后再聊,這樣所有注意力才會略顯客觀。
起因是對韓國游客的免簽導致涌入大量思密達,據說回去后在網上說沒看到什么豪車,于是上海豪車們及時響應。
不僅是上海,就連周邊杭州以及其他地區的豪車們也是連夜坐拖車奔赴上海街頭。
于是,街頭就變成了車展,圍觀群眾也是水泄不通。
對于這個「業務」所延伸出來的需求類型比較多,有豪車車主的、有路人群眾的、有舉著手機直播的、以及嗅覺敏銳的商家們。
當然,這種場面一定少不了罵戰。
在「業務」驅動下,各路視頻和直播這個「產品」上線時,評審會就開始了,此時不僅僅是正反雙方的博弈,還是四面八方的斗爭。
有說炫富的、有反對面子工程的、有說妨礙交通的、有支持城市形象的、還有反對或者贊成一切的。
有罵戰就一定有觀戰的人,他們時而堅定、時而搖擺、時而換位、時而倒戈,就像業務方想出來的需求一樣,總是飄忽不定。
這也不怪他們,因為基于片面信息和自身立場的的想象總是非常脆弱。
一頓喧囂吵鬧過后,一切似乎都沒變,但一切似乎又都變了。有些人的需求被滿足了,有人的利益被實現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罵戰也是一種生產力,因為它能攪動需求,進而讓產品和業務得以發展。
流量散去,收拾好一地雞毛再等待下一場罵戰。
表面的業務只是模式的載體,需求也只是產品的外衣,人性和利益才是內核。
看互聯網,就是一部人生百態。
上海武康路上行駛過一輛價值不菲的法拉利,一個小孩透過街邊小店窗戶看它轟鳴而過,心里默念,這車好帥呀!
他轉頭望向另一側,一輛全球限量的帕加尼咆哮而來,從此種下了他熱愛汽車的種子。
我想,這才是這件事最生活化的意義了。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給產品訓練營做了一個新海報,并且寫了一篇完整的文章來介紹,你只需要點擊下方卡片即可自動打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