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常年與數碼相機打交道的媒體編輯,一個喜歡拍照但創意不足的“鍵攝”,一個需要經常拍攝樣張、定妝照、工作照的無情的“按快門機器人”……小E我對富士相機一直缺乏直觀的認識。原因在于……用得少。所以,這次小E獲得機會,能好好體驗富士最新款入門級數碼相機——FUJIFILM X-M5,是希望能夠從所謂的“網紅機”、“濾鏡機”這些一般認知的背后,找到富士獨特而充滿魅力的影像之道。
從富士X系列數碼相機的產品序列來看,X-M5之前的系列作是X-M1。與它相比,X-M5取消了內置閃光燈和部分按鍵,新增膠片模式撥盤;傳感器、處理器與系統更是得到了大幅升級。同時,X-M5也可看做富士X系列在新時代的“守門員”。它的目標群體為輕度影像用戶,入門攝影用戶等。但似乎,富士并不想只做一款敷衍市場,填補空白的相機……
小E剛拿到X-M5時,便對它的緊湊機身設計贊嘆不已。它機身僅有355g重量(含原廠電池及存儲卡數據),是真正的“掌中利器”,可以輕松放入口袋或隨身小包里。可以說,它是一臺對街拍友好的相機,也照顧了許多手小以及女性影友。當然,對于“大手”們來說,也可以選配底座、相機包及指柄來感受握持手感。
接下來,小E得聊聊重要的傳感器和處理器。X-M5采用了富士X-Trans CMOS 4傳感器,經典而獨有的X-Trans陣列(一般為拜耳陣列),背照式技術,像素量約為2610萬。相較一般入門級APS-C傳感器,它在抗摩爾紋、消除假色、降噪等方面更具優勢。同時,X-M5還搭載了旗艦同款X-Processor 5處理器,在畫質、對焦及視頻能力上均有升級;它還支持AI技術輔助對焦,可以更好捕捉多種拍攝對象。
X-M5有一個官方套機,搭配的鏡頭為XC15-45mmF3.5-5.6 OIS PZ。從規格來看,這是一顆等效全畫幅22.5-67.5mm焦段,支持光學防抖的電動變焦鏡頭。它同樣采用緊湊設計,堪稱“蛋糕”頭。其鏡身長約44mm,重量僅有135g,與X-M5搭配十分合適。該鏡頭看點頗多,9組10鏡片結構,含3片非球面+2片超低色散共5枚高級鏡片;5cm微距拍攝能力;安靜、穩定、勻速的電動變焦體驗,在視頻拍攝中尤為舒適。
好了,我們正式“拆解”機身功能。與同樣發布于2024年的“準萬元機”、小旗艦X-T50一樣,X-M5左側肩部放置了獨立的“膠片模擬式轉盤”。它內置了包括NC,RT等經典的膠片模擬,并提供了3個可自定義檔位,允許用戶設置為喜歡或常用的濾鏡。而X-M5一共提供了多達20種膠片模擬。使用該撥盤,允許用戶可以便捷、快速地切換濾鏡,提升拍攝成功率以及效率。
X-M5定位入門,但仍舊提供了前后雙撥盤,方便用戶快速切換拍攝參數(M下默認為前光圈,后快門)。這時候你要問了,那我要調整ISO怎么辦,進菜單還是組合鍵啊?其實都不是,我們還是通過前撥盤調整——它可以向內按壓,并在光圈/ISO/膠片模擬等3個功能間進行切換。當然,為了防誤觸,你需要一定力氣才能按動。習慣后,你會發現這種操作遠遠快于在菜單里找功能;并且很適合盲操;與組合鍵方式相比,食指不用離開撥盤,很便利。
模式撥盤方面,除了常規的PSAM,富士還提供了4個自定義檔位;FILTER濾鏡切換;視頻拍攝及新增的Vlog檔位。后者可允許用戶直接通過觸控快速切換或選擇多種專為Vlog拍攝優化的功能,包括美膚,麥克風的多種使用模式等(僅前方、后方、360°收聲等)。搭配其內置的3麥克風(頂部),可翻轉屏及高規格的視頻拍攝能力,用戶可拍攝出畫質高,音質佳,后期輕松的視頻素材。
X-M5也與時俱進,支持可翻轉折疊屏,俗稱“側翻屏”。它讓使用者在取景時更為方便,特別是將它翻轉至前方后,Vlog用戶可用于自拍;直播用戶也能實時觀察自己和場景。
在背部功能按鍵區域,X-M5僅有五維搖桿、MENU/OK以及DISP/BACK2個按鍵,這些對入門用戶倒是足夠。不過小E也在想,如果把“Q”鍵放在撥桿上方會不會更好一些?現在“Q”夾在頂部模式轉盤與后撥盤之間,空間狹小,手大一點不易按壓。但實際上,因為3寸LCD占據了后部大面積空間,撥桿上方的小空間和最右側凸起,主要留給大拇指按緊機身。所以富士在X-M5上的“取舍”也是可以理解的。
X-M5的接口基本位于機身右側,這與多數相機不同。之所以這么設計,還是因為X-M5的機身厚度小。如果接口仍安排在左側,接插的耳機線、HDMI、供電線就很容易與翻折屏“打架”。現在雙方分開,不再有干涉問題。
X-M5沒有省略任何一個功能/外接設備接口,而且排布也有設計。它的麥克風接口位于后部左側上方,距離全功能熱靴口很近。如果你使用的麥克風(機頂麥,無線麥)是插在熱靴上的,就可以選擇很短的雙頭3.5mm線。這樣即方便了用戶布線、也更美觀、更安全。
X-M5搭配電池為NP-W126S,雖然小但續航還不錯,我們拍攝4、500張照片沒有問題。它還支持通過Type-C供電,可以插充電寶使用。另外,SD存儲卡插槽也在電池倉內,支持最高UHS-I規格,我們選擇V30存儲卡即可,十分友好。
這里,小E通過X-M5的菜單,再詳細介紹部分功能或設置。首先是“膠片模式轉盤”,它提供了包括PROVIA、Velvia,ASTIA等9種固定的經典膠片模擬(另有3個可自定義檔位),它們各自具有個性的影調,或注重對比度反差,或色彩飽和度強烈,或能展示白里透紅的膚色……使用也很簡單,只要時間允許,盡管一一撥動后看“療效”,選擇自己喜歡的影調風格即可。
X-M5支持智能混合對焦,即對比度反差對焦與相位對焦融合的對焦方式,大大提升了對焦成功率與精度。你可以根據自己需要設置不同的對焦類型,對焦區域。根據不同場景靈活切換可以更快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X-M5也是一款對動態,特別是視頻拍攝友好的相機。如同許多中高端產品一樣,它也可以對對象追蹤的靈敏度或畫面中出現的其它對象進行設置。讓相機智能得判斷對焦對象,是否跟蹤,是否切換等。
X-M5對人像識別,特別是臉部和眼部有特別的優化。用戶可選擇自動選擇眼部,或設定為哪只眼睛。在部分特別場景中,精確的人像識別能更好地進行創作。
除了人像外,這臺相機也支持包括動物、鳥類、汽車、摩托車&自行車、飛機、火車等六大類對象檢測。這對于我們具體的主題創作有了更好的支持。
X-M5比較優秀的一點是,它仍舊保留了機械快門,并給予用戶多種快門類型可供選擇。當使用含有電子快門模式時,最高速度可達1/32000秒;機械快門則為1/4000秒。應對高亮,例如午后陽光下的拍攝就更游刃有余。
在許多中高端乃至旗艦機型配置的預拍攝功能,X-M5也提供了支持。這將有利于我們拍攝一些高速,動態的物體。
在機械快門下,X-M5最高支持8fps高速連拍;而在電子快門下,最高支持30fps(1.25x裁切)。只要你不太在意切光斑等問題,20~30fps的高速連拍捕捉動態也是十分舒適,1.25x的裁切量不大,完全可以接受。
從菜單的功能和設置來看,富士X-M5是一臺配置齊全的入門相機,它并沒有因為定位而放棄許多便于用戶操作的能力。小E著重描述了對焦相關的內容,主要是它可以提供更多拍攝可能性,提升成功率,也增強新人用戶的信心。
F 4.0 1/100sec ISO800 XF16-80mm F4 24mm(35mm)
REALA ACE
那么X-M5實戰如何,我們還是回到相片中來品評一番。在一個光線相對復雜的場景下,設置合理的參數,可見X-M5對高光處理得很好,沒有明顯的溢出;搭配追求真實的REALA ACE膠片模擬,也能更好得還原當時場景。
F 4.0 1/1000sec ISO160 XF16-80mm F4 65mm(35mm)
經典Neg.
有人說CLASSIC Neg.經典負片是最適合街拍的膠片模擬。通過官方介紹來看,它具有低飽和度,高對比度等特色,在一般光線下表象更佳。在我們體驗下,它確實有著不錯的“兼容性”,可以勝任多種拍攝場景。
F 4.0 1/60sec ISO1600 XF16-80mm F4 35mm(35mm)
REALA ACE
即便是光線十分混亂的場景,X-M5對色彩的表現和還原能力也可圈可點。暗光下,ISO3200可用,ISO6400經過LR、PS的智能降噪也可接受。
F 4.0 1/200sec ISO800 XF16-80mm F4 111mm(35mm)
CLASSIC CHROME
有經典負片就有經典正片。它的影調是低飽和度,色調清晰,更多用于紀實攝影。以上圖為例,一方面體現了X-M5的對焦能力不錯,能夠瞬間把握火中的人物;另一方面火焰的顏色也很棒,瞬間燃起,紅火旺盛。
F 4.0 1/200sec ISO250 XF16-80mm F4 120mm(35mm)
F 4.0 1/400sec ISO160 XF16-80mm F4 120mm(35mm)
在不同的光照環境下,X-M5的膚色表現是不同的。即便不用任何膠片模擬,不做白平衡設置或漂移配置,我們也能輕松獲得自然,平順的膚色呈現。
再次回到相機本身,小E收集了一些準用戶的疑問。沒有EVF影響取景么?沒有機身防抖影響拍攝么?X-M5的LCD亮度可調整,搭配支持OIS鏡頭,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如果實在要說X-M5有什么最大“短板”……那估計就是很難買到了吧。關于X-M5數碼相機的零零總總就說到這里,下面是一些小E的體驗感受。
相機似乎也有自己的“人格”,或者說“品牌調性”。那除了越來越豐富的專業功能和創作支持,富士相機的“調性”是什么呢?復古、精致、個性化……亦或是,給用戶帶來極佳的“情緒價值”。小E覺得這些都雜糅在了X-M5的小小機身內。在短暫的體驗過程中,我時不時會拿起X-M5把玩,看看它的機身走線,沒事擰擰撥盤,尋思著給快門鍵配個紅色按鈕,仿佛成了個“盤核桃的老法師”。
它可以隨身攜帶,捕捉街景;可以丟在書桌上,隨時把玩;甚至可以在展示柜里,添一份文藝氣息。不過,小E我更多得是在這臺機身上感到了一種“平權”——科技平權或者說能力平權。X-M5不是一款“擠牙膏”相機。限于機身緊湊,富士甚至為其設計了原廠散熱器(通過背部觸點及定位孔安裝FAN-001)。這樣,即便長時間拍攝6K30P視頻也不是問題。它甚至支持HDMI輸出外錄,雖然小E不認為有多少入門用戶會這么用。它可以搭配官方藍牙手柄(TG-BT1),進行電控變焦、拍攝、錄制等操作。這樣也解決了接口位于右側,不利于抓握等問題。
總而言之,X-M5作為富士的入門無反數碼相機,在提供了應有的規格和配置上。讓用戶能更輕松得出片,或達成想要的效果。如果用戶被它的各種膠片模擬所吸引,而進入影像世界,那自然是最佳。如果你是使用富士相機的專業用戶,X-M5也是一臺相當不錯的備機,它不但可以補充副機位或副焦段,也可以通過6K30P與F-Log2組合完成關鍵畫面的捕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