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威脅我國廣大女性健康的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它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等。其中,內分泌治療占據了乳腺癌治療的“半壁江山”。
因為在乳腺癌患者中,激素受體(HR)陽性者約占60%-70%,內分泌治療是此類乳腺癌亞型的首要治療手段。
內分泌治療藥物通過抑制雌激素生成或阻斷雌激素與受體結合等方式抑制乳腺癌細胞的增殖,不良反應比化療輕且使用方便。
對于乳腺癌激素受體陽性的患者,通過5年的內分泌治療,能夠降低其15年內的復發和死亡風險39%。
但長期治療導致的不良反應也不能忽視!
01
治療期間,血脂異常?
最近,就有乳腺癌患者咨詢筆者,稱自己在接受內分泌治療期間檢查出血脂異常,明明身材并不肥胖,為什么就成了“三高人群”?想問一下該怎么辦。
血脂異常是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不良反應之一,這主要和兩大因素有關:
雌激素水平降低
一個是患者自身可能雌激素水平降低。有研究顯示,相比健康絕經后女性,絕經后乳腺癌患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有顯著升高。
在我國,69.75%的乳腺癌患者年齡>45歲,這部分乳腺癌患者多處于圍絕經期或絕經期,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血脂異常的發生率顯著上升。
內分泌治療藥物影響
此外,是受內分泌治療藥物影響。乳腺癌患者常用的內分泌藥物根據作用機制不同可分為五大類: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卵巢功能抑制劑、芳香化酶抑制劑、選擇性雌激素受體下調劑、性激素類藥物。
尤其是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和卵巢功能抑制劑后,會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
那么,接受內分泌治療的乳腺癌患者,想要避免血脂異常應該怎么做?
02
如何避免血脂異常
首先,是重視這一問題并定期檢查。
對于正在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患者,建議在開始治療后3至6個月進行一次血脂檢查。若此期間血脂水平保持穩定,則后續復查頻率可調整為每6至12個月一次。
其次,是生活方式干預,干預措施包括戒煙,調整飲食結構,注重飲食均衡等。
增加多種水果、蔬菜攝入,選擇全谷物或高纖維食物,每周至少吃2次魚,限制飽和脂肪酸、反式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酒精和糖的攝入。
以合理的方式減輕體重,盡量保持體質指數(BMI)≥20kg/m2且≤24kg/m2,且腰圍<80cm。
增加多種水果、蔬菜攝入,選擇全谷物或高纖維食物,每周至少吃2次魚,限制飽和脂肪酸、反式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酒精和糖的攝入。
此外,乳腺癌患者可在醫生允許的前提下進行適當運動,比如走路、慢跑、騎車、游泳、跳舞等有氧運動,每周可堅持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即可。
絕經后女性應每周至少進行2次肌肉張力鍛煉。
03
定期做好檢查
由于內分泌治療是個漫長的療程,在治療期間做好血脂管理非常有必要。
對于存在危險因素或者檢查出血脂明顯異常的患者,建議與專科醫生溝通,決定是否需要降脂藥物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