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眼紅時刻,每年的這個時候,一些大公司的年終獎都讓人實名羨慕。比如,京東的2024年年終獎發放計劃提到,表現最好的員工年底將獲得8倍或以上的月薪年終獎。
作為眼紅名單的常客,娃哈哈最新公布的2024年年終評級結果讓許多員工感到意外和失望。
01
業績重回700億,年終獎卻引發員工不滿
近期,多家媒體報道,在宗馥莉全面接管娃哈哈后的首個年度考核中,集團對員工的評級機制進行了重大調整,這一變化導致大量員工年終獎大幅度縮水,因此娃哈哈內部出現了不少不滿的聲音。
據娃哈哈員工張某透露,娃哈哈年終獎金由年終獎與干股分紅構成,每個員工的年終考評等級都會影響其年終獎金發放金額。
相比往年,今年最大的變化在于,集團在原有的A、B、C三種績效等級中增加了D級,字母位置越靠后,代表檔次越低。
該員工表示,2024年年底評級中,集團的核心業務部門,評級為C和D的員工比例占到45%;其余部門評級為C和D的員工比例則達到50%。而集團物業部門和2024年新設立的瓶裝水業務部門,拿到C、D兩個等級的員工占比則高達70%。
據悉,2019年、2021年與2023年,娃哈哈的年終獎金額均高達6億元。而年底干股分紅在不少娃哈哈員工年收入的占比至少為50%,資歷越深的員工,分紅占年收入比重越高。
與此同時,2024年考評的進行方式也讓員工們疑惑。“往年考評,都會發布書面文件公示考評的具體標準,然后進行述職、打分、公示、排名。獎金發放前也會公布具體的金額。但2024年考評,沒有公布任何考評標準,只讓員工交了一份簡單的述職報告,然后就出結果了,流程很不透明。”張某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1月的娃哈哈經銷商會議上,宗馥莉亮出了執掌企業后的首張成績單,以728億元的營收業績拉齊了十年前的業績規模,相比2023年的500億元營收,實現了超200億元的年度增長。
在消費承壓以及行業“內卷”嚴重的當下,有著如此亮眼成績的娃哈哈,為何沒有選擇安撫人心,而是在年終獎上做出重大調整呢?
02
打破“大鍋飯”,宗馥莉勢在必行
事實上,宗馥莉早就表達過要改制的決心。
去年9月,在娃哈哈第八屆職工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她就曾表示“娃哈哈今年干股分紅不會取消、薪資結構沒有變化。但分紅將基于個人的崗位績效,而非僅憑過往的資歷或級別來分配。”
據悉,自2013年達到峰值后,娃哈哈的經營業績在隨后的幾年也受到了頗大的壓力。這背后,除了產品和消費者需求更迭等原因外,公司內部“大鍋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一位90后娃哈哈員工曾表達過這樣的困惑:“即使我全身心投入工作,獲得的報酬也不如一位資歷較深的同事年終分紅多,這讓我感到不公平,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爭先的動力。”
對此,宗馥莉曾直言,娃哈哈內部仍存在著“搭便車”“坐快船”的思維惰性。
如今的年終獎評級機制,實際是對當時會議發言的履行,也是對宗慶后“家文化”管理理念的一次挑戰。
當然,宗馥莉改制的決心也并不會止步于此。
據了解,2024年4月曾傳出娃哈哈部分員工被要求將勞動合同轉簽到宗馥莉實控的宏勝集團的消息,同年9月份還鬧出了“娃哈哈員工發起集體訴訟維權”的大新聞,當時娃哈哈發布了辟謠聲明。
然而,有媒體報道,截至12月,原娃哈哈營銷、研發、設備部門的負責人及部分普通員工已完成轉簽。
近期,集團進一步擴大了改簽范圍,要求杭州市內三大生產基地的基層員工及集團內部尚未改簽合同的所有員工進行合同轉簽,且命令未以書面形式通知,增加了員工的不安和疑慮。
對此,一位娃哈哈集團職能部門的員工表示,轉簽勞動合同前需簽訂《關于勞動合同變更的三方協議》,其中明確員工與集團的所有勞動關系已結清,新合同僅對有特殊貢獻的員工開放年終獎。
此外,改簽過程中缺乏人事和法務人員的指導,使得許多員工對協議內容和新合同條款存在疑惑,無法得到明確解釋。
面對員工的質疑,集團相關負責人僅統一回應稱,所有用工事項均在充分溝通和協商的基礎上進行,遵循合法、平等自愿的原則。
但未對具體哪些內容與事實不符作出詳細解釋,也未回應員工提及的年終考評標準與流程不透明,以及近期改簽勞動合同的范圍涉及杭州市內三大生產基地等細節。
03
大刀闊斧的改革下,是“內憂外患”
對于如今娃哈哈的改革,在很多人看來,其實就是“家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文化”之爭。
過去由宗慶后執掌的娃哈哈,一直提倡“家文化”的企業管理理念,更看重人情世故。
如今,14歲就到美國接受西式教育的宗馥莉,在管理方式上則更偏向西方化——效率至上,利益為重。
二者理念上的區別可以說是現在娃哈哈面臨改革的主因。實際上,在宗馥莉兼任娃哈哈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時,這一理念分歧已初露端倪。
彼時,宗馥莉上任一年時間,娃哈哈銷售額就暴漲80億。然而,令人爭議的是,當時她前腳開除的員工,宗慶后后腳就又給請回來。
從2024年娃哈哈的業績表現來看,很難說這是宗馥莉“效率為王”改革的功勞,還是宗慶后在位時的貢獻。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娃哈哈內部處于改革變動之下,陣痛期短時間內不會消失。
2024年,飲用水市場也迎來大變革,包括農夫山泉推出純凈水小綠瓶,并進一步開啟“價格戰”;華潤飲料成功上市;娃哈哈“模仿者”宗師傅的出現,對娃哈哈“貼臉開大”。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娃哈哈。
對于宗馥莉來說,娃哈哈內部環境,面臨部分員工的不滿情緒,此后改革的力度是激進還是懷柔,其還需要斟酌斟酌。
而娃哈哈外部環境,除了農夫山泉與怡寶這樣傳統競爭對手以外,還面臨著新品牌宗師傅的虎視眈眈,新的一年該如何應對,也是亟待思考的課題。
圖源:娃哈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