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追完了《國色芳華》,確切點說應該是完整看完了第一部。
何惟芳重啟母親最重視的芳園持續擴大商業版圖,寧王在蔣長揚身邊安插了“枕邊人”令其處于監視之下,劉暢性情大變開始黑化且為官高位,縣主雖如愿成婚但仍發現夫婿心系前妻,圣人和寧王都在蓄力做最后的PK。
由此可見,該劇的第二部《錦繡芳華》可以展開的內容還有很多。
坦白講,我并不太喜歡這種攔腰斬斷的分季手法,尤其是楊紫此前主演的《長相思》就吃過相似的虧。但既然已經這樣選擇,就只能期盼劇粉們繼續關注續作的熱情不減了,畢竟從作品的整體質感來看,《國色芳華》還是級別很高的。
在蔣長揚握著何惟芳的手打彈弓時,猛然間想起了防風邶教小夭射箭,甚至還恍惚了一下,也是后勁兒很足了。
在第二部還未到來之前,唯有先用第一部的細節解解饞。
希望續作能盡快定檔播出,別讓觀眾等太久。
萬一對眼昏厥就不好了,哈哈。
1.關于新人物
鑒于葉秋臣此前的劇評已經把主要人物都評價過了,那么這次就專門寫寫登場時間較少的角色。
秦六郎是勝意的弟弟,臨近第一部大結局才登場,何惟芳后期經營芳園的有力幫手,感念對方為自己親姐姐做的一切,所以也將其視作親人。
從他目前出場以來做的事情看,似乎秦六郎對何惟芳又不僅僅只是姐弟之情,還有點旁的東西在里面。
另一個新人物,第二部應該也會進行展開,就是只登場了一次,并在關鍵時刻救下何惟芳的蕭雪溪,她最后的歸宿是嫁給了蔣長揚的弟弟。
蓮舟是蔣長揚被迫納的小妾,寧王安插的耳目。
爭寵上并不算高招,除了年輕有活力之外,整體還是相對計較的性格,尤其是在蔣長揚面前還在諸多挑剔。
真正高段位的是像《甄嬛傳》里果郡王的側福晉孟靜嫻那樣,靠著心機和城府慢慢贏得男人的心。
(塞餃子這段很有趣)
鑒于該劇里除了縣主之外,幾乎沒有完全的女性惡人,所以蓮舟后期被何惟芳感化并倒戈的概率也很大,應該會像《知否》里明蘭對硬塞給顧廷燁的女人處理方式相似,盡己所能為其尋找一種新的人生。當然,這必須是在徹底扳倒寧王之后。
何惟芳,似乎總在Girls Help Girls的基礎理念之下,希望幫所有姑娘們都找一個家。
如果不是縣主過于執念又視其為假想敵,估計何惟芳連縣主也不會錯過。
感情問題不光平民百姓會有,連圣人也不能免俗。
從目前的情節來看,他真正心愛的女人是皇甫令歌,但礙于寧王的監視所以被迫寵幸惠妃。
說白了,現在所有的問題源頭都在寧王,寧王倒了眾人歡喜。
從處境來看,寧王、縣主和劉暢基本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不排除后續劉暢黑化后再洗白,重新站在何惟芳這邊的可能性。
劉暢其實也是個悲哀的人,他心中所求的女子,不過只是自己幻想的模樣罷了,故而才會求之不得。
2.關于主角
蔣長揚與何惟芳終于順利成婚,雖然嘴上說著是為了應付寧王復仇的假結婚,但心里都是珍愛對方的,只不過還沒有戳破這層窗戶紙。
他倆相互試探彼此心意的戲份是最好看的,明知有情但不能宣之于口,但又心系對方的安危和處境,揣著明白裝糊涂。
相比兩個人見面就親就吻的情節,其實他倆的互動才更讓人心癢難耐小鹿亂撞。
從這個假結婚的操作來看,后期的蔣長揚與何惟芳基本可以走一套“先婚后愛”的流程。
蔣長揚曾經是對婚姻和伴侶毫無信心之人,既然他堅定地選擇了何惟芳,就必然抱著一顆與其白頭到老的決心。
何惟芳在經歷了劉家那樣的深淵之后,蔣長揚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她的未來。
還記得在描述自己的如意郎君時,何惟芳所說均與后期蔣長揚的所言所行相契合。
而且何父在漿面店里說的那番話,盼女兒在來生能嫁給一個和善仁睦的好夫家,其實就是一種伏筆。
蔣長揚,就是何惟芳的“來生”。
3.關于臺詞
《國色芳華》里,有很多葉秋臣個人非常喜歡的臺詞。
其實我理解的內容,也許與當時情節的語境并不相同,可那些話就是值得反復深深咂摸一番。
這些臺詞里的細節,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看懂并吃透了呢?
有些女子的命運,竟只是一樁生意的附贈品。
有些男人的狂妄,不過只是遮掩自卑的偽裝色罷了。
有些看似難纏的人,實際卻是最好相處,也是最能長久攜手的類型。
有些看起來花心的人,實際卻很專一,說明事物不能只看表面。
有些秘密,要用浮夸的方式來遮掩,才效果最佳。
有些婚姻,可能會困牢女人的一生,失去的不只有金錢,還有比金錢更珍貴的自由。
有些人看似糊涂,實則聰明。聰明的人不會標榜自己的智慧,因為大智若愚。
有些能依靠自己的東西,最好不要依仗旁人,否則一朝失去,連應對的機會都沒有。
有些井底之蛙,竟然在嘲笑飛鳥翱翔的廣闊天空,可笑至極。眼界,決定了認知。
有些人永遠跳不出“大多數”這個怪圈,而這個大多數,也是時代和世道的悲哀。
有些約束,從來都是有范圍的,只是大多數人不知曉罷了。
有些權貴,認為“貪墨”“只是”一項小罪而已,可見背地里還有多少更難堪的勾當。
有些抱怨,我們大抵是罵錯了對象。
有些親情,比不過利益和權勢。
有些人,只是看起來沒脾氣而已,千萬別真的把此人當成可以隨意欺負的存在。
有些人生,記得要過給自己。
共勉。
文/葉秋臣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