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逝者安康,然后,大S此前被媒體討論的諸多健康管理方法,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看,其實是不對的,普通人不要學。
1)維持很低的體脂率,之前有媒體報道大S在刻意維持很低的體脂率,這是不行的。女生也好,男生也好,不能太瘦。脂肪不是萬惡之源。
真生病了,做個手術(shù)什么的,脂肪就是你身體源源不斷的戰(zhàn)備庫,為身體和免疫系統(tǒng)提供能量。那些基本上沒啥脂肪的人,看著是好看,但如果身體需要能量支持,就提供不了。
你去問醫(yī)生,碰到問題了,是怕特別瘦的病人還是哪怕有點胖的病人(當然太胖也不好)。
總之,大家要掰正認知,脂肪不是萬惡之源,體脂率不是越低越好,脂肪是緊要關(guān)頭身體至關(guān)重要的儲備能源系統(tǒng)。
2)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是雜食動物,雜食,雜食,雜食的意思是,啥都吃,而不是只吃某一類。
大S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這一點也是為了維持身材,但這是不對的,這肯定會導致一個結(jié)果,就是蛋白質(zhì)匱乏。
蛋白質(zhì)缺會導致肌肉也缺這我就不說了,身體面對病毒入侵需要抗體,抗體也需要蛋白質(zhì)作為原料合成啊。沒有蛋白質(zhì),身體跟病毒干仗的時候,子彈都不夠。
一定要雜食,要多元化,什么肉蛋奶蔬菜,都吃一點,不要偏食。
3)對于任何需要長期攝入的藥物,哪怕是補劑,都要警惕。營養(yǎng)學的原則是,食物補充是最高優(yōu)先級的,因為食物中不僅含有目標營養(yǎng)素,還有很多其它微量元素,而補劑只能補充單一的營養(yǎng)素。
至于藥物那就更不用講了,據(jù)大S媽媽接受采訪時說的,大S長期吃抗壓力的松弛劑,以及抗癲癇的藥物,藥物通常都有副作用。
其它的就不好多講了,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說人到30歲要進行積極的健康管理,避免拖著慢性病進入老年,慢性病最可怕的是不是病,而是把身體長期放在了一個「生病」的狀態(tài),然后碰到其它疾病,很容易扛不住。
正常的普通人,就正常而普通的進行健康管理就好了,不要走極端,有些人好看能掙錢,但大部分人不同通過好看掙錢,那就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再強調(diào)一下,30歲之后,要補充蛋白質(zhì)(肉蛋奶給我吃),要補充鈣,要雜食,要控制合理的體脂率,要控糖一定要控糖(什么米面粥啊少吃點,不信你帶個血糖儀自己測一下這類食物進入身體的血糖曲線就知道了)。
祝大家身體健康。
-END-2025年2月3日-
*本文封面圖來自《北平無戰(zhàn)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