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睿研金融 編輯|MAX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
滬農商行過去一年喜憂參半。喜的是二級市場表現不錯,從年初的5塊多漲到年末的8塊多,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滬農商行2024全年的股價漲幅已超60%。
不過市值雖然上漲,業績的走勢卻截然相反,這也正是憂的地方。這一年滬農商行財報數據顯示,收入利潤兩端增速都產生大幅下滑。截至2024三季報,滬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204.84億元,同比增長0.34%,同比減少4.15個百分點;實現歸母凈利潤104.85億元,同比增長0.81%,同比減少15個百分點。
業績股價背道而馳
之所以造成這樣大相徑庭的局面,與滬農商行的運行狀況和經營決策密切相關。
業績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滬農商行仍給出了令許多投資者振奮的分紅計劃,2024除了每年年度分紅以外,還給出了中期分紅方案,對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2.39元(含稅),共計23.05億元(含稅),2024年中期分紅比例為33.07%。
在高分紅刺激下,滬農商行在一段時間內得以頂住業績壓力穩住市值,甚至一路上漲。
但只靠分紅政策改善只能帶給股價以短期刺激,滬農商行面臨的“長期問題”卻不是股價抬升就足以扭轉的。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滬農商行近三月漲幅為5.70%,近一月股價開始下跌、跌幅為1.53%。滬農商行的股價已經在上漲到一定程度后明顯開始放緩,顯示出市場已經進入期待更多的“利好消息”提振情緒的階段。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此時最具說服力的消息一定來自“業績”,而這恰恰是滬農商行當前最大的“短板”——業績表現疲軟,盈利能力大打折扣。
從2024年三季報的利潤表中可以看到,滬農商行的收入構成中利息凈收入、非息收入基本都在縮水,主要是靠投資收益以及資產處置收益勉強穩住了增長。
2024前三季度的諸項收入中,滬農商行的投資收益達20.08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高達67.37%。不過投資收益大幅度增長的勢頭難以長期保持穩定,畢竟投資收益不是銀行業的“主業”;而且前一階段國內銀行業的投資收益多來自“債券牛市”,近一段時間由于同行業資金大量集中涌入,債券收益繼續獲得高回報的概率明顯降低。
滬農商行的利潤能夠維持正增長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在于該行對成本所做的大幅縮減。
營業支出中,變動較大的一項是信用減值損失,截至2024前三季度為14.50億元,同比減少了5億元,同比降幅達25.63%。不過信用減值損失也是銀行應對金融風險的重要計提項目,在前期做出減少計提釋放利潤的動作后,其進一步削減的空間有限。
持續下滑態勢突出
明明這前一年,滬農商行的業績還可圈可點,怎么到了2024年,不論是收入,還是利潤滬農商行都表現出一種“難以為繼”呢?
實際上,滬農商行業績疲軟早已有跡可循,只是在2024年下滑的數字比較顯眼罷了。
2021年上市以來,滬農商行的收入和利潤增速就開始了持續下降的趨勢,一直到2024年,業績增速下降到1%以下,幾乎只能說是勉強保持正增長,其主要原因從滬農商行的收入結構過于“陳舊”中就可以看出。
這幾年銀行業普遍承受較大的業績壓力,在息差下行的大背景下紛紛開始轉型依托中間業務拓展收入。而滬農商行的收入結構還比較傳統,對利息凈收入的依賴較大。
此前,該行的非息收入占比維持在2成左右,2024年有所提升至25.64%,不過這個比例變化與同期利息凈收入下滑、投資收益大幅上漲也有關。
在高度依賴利息收入、而大環境卻并不友好的背景下,滬農商行想要維持收入一直高速增長無異于逆水行舟。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2021年至2024年三季度,滬農商行凈息差由1.86%下降至1.48%,減少了38個基點。其中2024年的降幅較為明顯,三季度同比減少了17個基點。
該行息差下降與整體業績下滑的趨勢不謀而合,也表明了對單一業務過度依賴的弊端。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證利潤空間,除減少計提外,滬農商行的撥備率也在逐步下降。2024年三季度,該行撥備覆蓋率為364.98%、同比下降50.5個百分點。撥備作為衡量銀行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在做出如此大幅調整變化后,會引發對滬農商行經營能力和資產質量的擔心——這一指標當前靜態還比較充足,卻也禁不起日后的一降再降。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睿藍財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