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節(jié)奏飛快的時代,大家每天都被各種事務(wù)纏身,精神高度緊張。
不過,在浙江有位30歲的太太,給自己打造了一個9㎡的森林陽臺,憑借這個小天地走紅網(wǎng)絡(luò),不少人看了都直呼被治愈了,本期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這位太太的陽臺,和咱們常見的用來晾曬衣服的陽臺可不一樣。這里滿滿都是生機盎然的綠色植物,簡直就是城市里的“世外桃源”。
陽臺上,各類花卉植物枝繁葉茂,從普普通通的吊蘭、綠蘿,到相對珍稀的愛心榕、狐尾天門冬,每一株都被照顧得很好。
太太利用了立體空間,把植物分層擺放,這樣做不僅節(jié)省了空間,還營造出了獨特的層次感,讓人一走進陽臺,就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
為什么這個陽臺能有這么強烈的小森林既視感呢?
其實,這背后是有不少專業(yè)的園藝知識和設(shè)計技巧的。
在挑選植物的時候,太太先選了2 - 3株大型綠植作為陽臺的整體背景,像天堂鳥、幸福樹、愛心榕、琴葉榕、鶴望蘭這類植物就很合適。
它們不僅皮實好養(yǎng),適應(yīng)能力強,而且葉片寬大、綠意濃郁,能營造出森林那種郁郁蔥蔥的氛圍感。
從植物學(xué)的角度來說,這些大型綠植能夠為整個陽臺空間奠定基調(diào),它們的光合作用效率較高,能夠在白天釋放出較多的氧氣,改善陽臺的空氣質(zhì)量。
選好大型綠植后,再搭配幾棵中型大葉類綠植,比如龜背竹、春羽、狐尾天門冬,還有各種竹芋類熱帶植物。
這些植物的葉片形狀和紋理各不相同,高低錯落,進一步增加了小森林的層次感。
像龜背竹,它獨特的葉片形狀不僅美觀,而且其葉片的氣孔較大,在調(diào)節(jié)空氣濕度方面有一定作用,能夠為陽臺營造出相對濕潤的小環(huán)境,更符合森林植物的生長需求。
最后,在中間的位置,太太用不同造型的花架來填充空間,花架上擺放一些小型綠植。
像發(fā)財樹、仙人掌、粉掌、吊蘭、長壽花、仙客來、矮牽牛、百萬小玲以及各種小多肉,這些小型綠植顏色豐富、形態(tài)各異,能夠很好地點綴空間,讓整個陽臺看起來更加飽滿。
而且,這種布局方式充分考慮了植物的光照和通風(fēng)需求。
不同高度的植物分布,保證了每一株植物都能接收到充足的光照,同時也有利于空氣流通,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在陽臺的另一角,還有一個古法生態(tài)小魚缸,為這個小小的森林增添了不少生機。
魚缸里,可愛頑皮的金魚和錦鯉在水中悠閑地游弋,偶爾躍出水面,泛起一圈圈漣漪。
魚池周圍種植了一些水生植物,它們的葉片在水面上輕輕搖曳,和魚兒相互映襯,畫面十分治愈。
打造這個古法生態(tài)小魚缸,也是有不少講究的。
從材質(zhì)上來說,建議使用無釉土陶缸,因為它的透氣性好,更適合掛青苔。
青苔不僅可以美化魚缸,還能起到一定的凈化水質(zhì)的作用。
在魚缸底部,要先鋪上3 - 5cm厚質(zhì)量比較好的水草泥,水草泥能夠為水草提供豐富的養(yǎng)分。
然后將火山石徹底清洗干凈,直到水質(zhì)不再渾濁,再鋪2cm厚。
火山石有很多小孔,能夠培養(yǎng)有益的硝化細菌,這些細菌可以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質(zhì),維持魚缸的生態(tài)平衡。
接著,把清洗干凈的水草深深插入水草泥中,像綠菊、狐尾草、紅絲青葉、浮萍、銅錢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些水草在生長過程中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為魚兒提供氧氣,同時吸收水中的氮、磷等營養(yǎng)物質(zhì),進一步凈化水質(zhì)。
在造景方面,要用假山、鵝卵石、小魚小蝦躲避屋來布置,這些物品在放入魚缸前一定要提前清洗干凈,避免帶入細菌和雜質(zhì)。
準備好這些后就可以放水了,如果是第一次開缸,記得加入硝化細菌,幫助建立魚缸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最后再放入小魚小蝦,這樣一個充滿生機的古法生態(tài)小魚缸就打造完成了。
在陽臺的中間區(qū)域,布置也十分合理。放上露營椅、蛋卷桌、露營箱,就能輕松打造出森林露營風(fēng);
要是擺上一把藤編椅和一個小茶幾,又變成了休閑下午茶風(fēng)格;或者放一個簡單的懶人沙發(fā),就能舒舒服服地度過一下午的休閑時光。
這位太太其實是一位職場媽媽,相信很多職場媽媽都能感同身受,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真的太難把握了。
白天要忙著上班,晚上回家還要照顧孩子,周末更是被各種家務(wù)和親子活動填滿,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空閑時間。
在育兒的過程中,還會經(jīng)歷迷茫、無助、焦慮這些情緒,甚至?xí)晕覒岩桑麄€人身心疲憊,這其實就是嚴重的精神內(nèi)耗。
偶然的一次機會,太太看到了“鈍感力”這個詞,也就是遲鈍的能力。
仔細想想,如果一個人的生活完全圍繞著孩子和家庭轉(zhuǎn),一點自己的時間和自由都沒有,時間久了誰都會煩躁、崩潰,脾氣也會越來越差。
所以,有時候“傻一點,慢一點,糊涂一點”反而更好,當(dāng)事情沒有達到預(yù)期的時候不要太較真,在育兒問題上也不要過于敏感焦慮,這樣一來,真的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于是,太太開始打造這個小小的森林陽臺。在照顧植物和魚兒的過程中,她找到了內(nèi)心的寧靜和滿足感。
她逐漸學(xué)會了在繁忙的生活中擠出時間,為自己創(chuàng)造這片綠色的空間。她意識到,不管生活有多忙碌,都應(yīng)該給自己留一些喘息的空間。
這個陽臺成了她與自己和解的地方,讓她在忙碌之余,也能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這個小小的陽臺,可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空間,它是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地方,是心靈的避風(fēng)港。
在這里,時間仿佛都慢了下來,讓人們能夠停下匆匆的腳步,深呼吸,感受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它證明了,哪怕身處都市的鋼筋水泥叢林中,我們也依然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寧靜與平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