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菲兒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
“耶咦耶咦耶~耶咦耶咦哦~我恭喜你發財~我恭喜你精彩~”
伴隨著商場里熱鬧喜慶的《恭喜你發財》,正月二十八(除夕前一天)的上午,中部某地區二線城市的超市里依舊是人山人海,大家忙著挑選年貨,各色新鮮的蔬菜、水果、零食飲料,和用于裝飾家里的春聯福字,堆滿了來來往往的購物車。早上十一點之后,商場的地面停車場和地下停車場就都停滿了車,一樓的連鎖蛋糕店外排著漫漫長隊,奶茶店的屏幕上掛著幾十單待制作的單子。這樣繁華熱鬧的場景同時發生在這座城市的七八個購物廣場,乃至社區街道的連鎖生活超市和小生鮮批發店里,看不出一點商家為了過年而休假或停業的訊息。
與此同時,在這座城市轄區之下的一個小縣城,縣里唯一一個大型購物中心早早在年前關門歇業,連跟城里同一連鎖品牌下的生活超市也不再開業。各色小商家都掛上了春節停業的牌子,路邊乍一看過去,只有零星的幾家飯店還開著門,進去一問,也都不接待散客或者散單,只接受成套購買和訂下的酒席了。在這座縣城里,人們需要提前買好過年所需要的物資,提前跟酒店定好過年要吃的宴席,到了鄰近年關的時候,便能早早在家收拾東西,貼上福字和春聯,一家人圍在一起、過一個傳統的新年。
曾幾何時,在筆者的記憶里,這座二線城市的新年與縣城的新年也是一樣的。那時候臘月初,殺年豬,殺完年豬就要開始準備過年所需要的臘肉。等小孩開始放假,最晚到年二六,大人們就要帶著去專門的集市里買鞭炮、買春聯、買煙花,再買上一大堆糖果和零食,提前做好過年吃的炸藕丸、臘腸、年糕一類難制作易存放的食物,然后看著商店歇業,老板掛上回家過年的牌子,人們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守著暖爐和家人,等待 除夕 禮花炸響的時刻。
這正是我們所稱之為的“年味”。
但是,伴隨著商場逐漸被連鎖的店面占領,越來越多的商家不再在除夕歇業休整,春節也逐漸從慶祝一家人的團圓變成消費、購物的好時間。傳統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準備年貨、包餃子、貼對聯的場景被在商場里一起逛街、購物、坐在連鎖餐館外等待叫號的身影所替代,傳統的年味被這些新的消費符號所取代。
另一方面,春節不打烊的商業場所,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無法在春節期間回家的人們。他們或許因為生計,或許為了過年不一定能夠到手的三倍加班費,放棄回家團聚而選擇繼續打工。他們中有一部分是本地人,在工作之余擠出時間安排家里的事務。筆者在超市購物時曾聽見超市負責食品區的阿姨感慨,“等忙完這班我就回家做飯,收拾東西,準備過年”。也有一部分是下面縣市甚至外地來打工的年輕人,筆者就曾在商場的服裝區聽推銷人員聊天時提到,“過年的時候績效高,春運的票又搶不到,不如不回家了”。
現在的人們常常感嘆年味的消散,感嘆現代的 消費主義 摧毀了過去傳統的家庭活動,讓原本具有神圣意義的節日無一例外變成了消費主義的盛宴。連過去曾經被“過節停業”所保護的春節,也在經濟發展和資本對人們生活無孔不入的侵入中,轉變為一場消費行為的狂歡。但在這些感嘆的另一面,資本的侵蝕也同樣意味著另一群人被侵占的假期,被剝奪的合家團聚的權力。那些在春節假期中為了人們的購物和生活提供服務、提供便利的人們,實際上奉獻了自己本應該擁有的享受親情和團聚的時刻。資本逼迫人們在金錢、生計和家庭、親情之間做出抉擇,并迫使人從家庭溫暖的團聚之中剝離出來,只能孤身在外,面對工作的壓力和苦惱。
城市在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條件的同時,也形成了對周邊地區勞動力的虹吸。這一現象的背后,固然有國家大力促進發展 實體經濟 和線下消費,意圖促進國內消費市場的原因,也有更多資本和市場規律運作的結果。與此同時,縣鄉則依托農村,維持了更傾向于小規模內交換,自給自足的傳統經濟模式,但也造成了更多的不便和生活上的繁瑣。
年味的消失,消費主義的興盛,究竟是現代社會進步的象征,還是現代性侵蝕傳統的家庭模式、對人形成新剝削的形式?筆者難以在此做出斷言。只是希望經濟的發展和便利能夠與對人的關懷和對家庭溫暖的保留同存并行,不要讓一部分人成為時代的犧牲品,愿我們在未來收獲的是真正個體的解放,而不是資本所施加的一層又一層無法掙脫的枷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