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結束,熱鬧勁兒還沒完全消散,大家卻已各歸其位,上班族開啟忙碌節奏,學生黨也準備重返校園。
新年要有新氣象,想讓這一年順風順水、福氣滿滿,有些講究還真不能忽視。民間那句“節后6不扔,新年一場空”,聽起來玄乎,背后其實暗藏生活智慧,一起來看看。
1、不扔垃圾
不少地方春節期間有個習俗,不能扔垃圾,老話說春節是迎福納祥的時段,丟垃圾就像把福運、財氣往外送,所以垃圾都堆在家里角落。但春節一結束,這垃圾就得趕緊清理!
從衛生角度看,垃圾長時間堆放,各種細菌、病毒就會瘋狂滋生,異味也會彌漫全屋。像常見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垃圾里特別容易繁殖,它們可是引發腸胃疾病、呼吸道感染的“小能手”。
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不僅住得舒心,從心理層面講,整潔環境能讓人心情愉悅、積極向上,也更有精氣神去迎接新一年的好運氣,說不定財神爺真就被這清爽勁兒吸引來了呢!
2、不扔剩菜、剩飯、發霉食物
春節家里客人來來往往,剩菜剩飯自然不少。老一輩秉持勤儉節約的傳統,總舍不得扔,放冰箱里熱了又熱接著吃。
可剩飯剩菜放久了,營養大量流失,像維生素C、B族維生素,在反復加熱過程中被嚴重破壞。而且,口感也大打折扣,變得又干又柴。
更要命的是,剩食還可能變質、發霉,產生黃曲霉毒素這類強致癌物,長期攝入,肝臟、腎臟等器官都會深受其害。
節后別再心疼那點剩菜剩飯了,為了身體健康、為了能吃上新鮮美味的飯菜,該舍棄就得舍棄。
3、不扔破舊衣物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春節前大家都愛給家人和自己添置新衣服。這時候,那些壓箱底的破舊衣物就該“下崗”了。
破舊衣物不僅占衣柜空間,還會讓家里顯得雜亂無章。從收納學角度看,合理規劃衣柜空間能提升生活效率,把破舊衣物扔掉,給衣柜“減減負”,新衣服才能有寬敞舒適的“安身之所”。
而且,拋開迷信說法,穿著破舊衣物確實影響形象和心情,扔掉舊的,才能輕松迎接新的,說不定還能開啟全新的生活狀態呢。
4、不扔破碗碟
碗碟是生活必備品,陶瓷質地的它們難免磕磕碰碰,出現缺角、破碎。
有些朋友勤儉節約,覺得破損不嚴重還能繼續用,可這背后藏著大隱患。破損碗碟邊緣鋒利,稍不注意就會劃傷手,要是家里有老人、小孩,危險系數就更高了。
從文化寓意上講,工作常被比作“飯碗”,雖說這是一種象征,但換個新碗,心理上也會給自己積極暗示,暗示工作能順順利利,討個好彩頭也不錯。
5、不扔破錢包
錢包是裝錢的“小倉庫”,要是出現破損,大家心里難免犯嘀咕,覺得會“漏財”。
從實用角度看,破損錢包可能會讓錢、證件等物品容易掉出來,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拋開迷信不談,換個嶄新、結實的錢包,能讓自己在打理財務時更有條理,也更有儀式感。新的一年,用新錢包迎接滿滿的財運和福氣,何樂而不為呢?
6、不扔陳舊的觀念
當下是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每天都有新產品、新潮流涌現。要是還守著陳舊觀念不放手,很容易跟不上時代步伐。
就拿智能手機來說,不少中老年人覺得難上手,堅持用老人機。其實,智能手機功能雖多,但操作并不復雜,上手后能輕松實現視頻通話、移動支付、獲取海量資訊等功能,極大地豐富生活。
新的一年,勇敢拋棄陳舊觀念,勇于嘗試新事物,才能發現更多機遇,讓生活充滿無限可能。
新年要有新改變,節后把垃圾、剩食、破舊衣物、破碗碟、破錢包以及陳舊觀念都“打包扔掉”,輕裝上陣,相信新的一年定能收獲滿滿幸福與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