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而不是解決問題,還不是最壞的結果。
最壞的結果,是連問題和人都不好好解決,只精雕細琢一篇通稿,便可撫平天下,人和事全部消停。
是的,我說的是集采藥的通稿。我認為這是一篇通稿而不是新聞,理由 等已經說得很清楚。
朋友圈一位前媒體老師說這篇稿子采訪不合格,我則認為這篇稿子并無采訪,有關部門內部的筆桿子熬幾個大夜,吸掉幾條華子,喝光幾箱紅牛,結果便如你所聞。
放到十年十幾年前,想要應對輿情,還需要在網上找到抱怨“血壓不降、麻藥不睡、瀉藥不瀉”的具體醫患,左分析右歸因,最后再定論“多是他人轉述和主觀感受”。
現在簡單多了,隔空扣一篇大作文,輿情便很快消退。接下來,加強醫療系統內部的管束懲戒,不許醫護人員再發聲,一床大棉被就捂得天下太平。
再有人用集采藥“血壓不降、麻藥不睡、瀉藥不瀉”,就要反思自己的體質是不是不夠愛國。
一個人的心壞了,身體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個崇洋媚外的人,只對歐美日本的洋藥有反應,這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政府和社會為什么要慣著這些人。
信不信過不了多久,質疑集采藥質量的人會被打成敵對勢力。“我是中國人,只吃集采藥。”將國潮復興。
可能編發這條通稿的人,和審批這條通稿的人,享受的是一樣的醫保待遇吧。
很多年前,我還在做記者,就對一些同行提建議:
信息源是政府和有關部門,不代表所述就一定是真相。你最多可以說某地政府或某部門今天說了什么,怎么說,而不能直接將政府通稿當成客觀事實。
在不少次突發事件中,我和現場的同行在援引官方說法后,經常會補充自己的采訪與官方不一致的部分,即使追問不出真相,也要告知讀者“真相并非他們所說”。
現在呢?
這基本是集采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規模輿情了。自祈多福吧,中老年患者朋友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