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輕揚,仿若蝶舞翩翩;鑼鼓鏗鏘,恰似春雷滾滾。春節期間,一場為期七天的 “戲潤湖城 新年七天樂”戲曲演出,宛如一場絢爛的文化盛宴,為蛇年新春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此次戲曲演出從2月2日至8日(正月初五至正月十一),在衡水市群眾藝術館百姓劇場輪番上演。此次活動由衡水市群眾藝術館精心主辦,其背后凝聚著眾多工作人員的心血與努力。來自衡水市戲劇家協會、雙百評劇藝術團、京韻堂劇社、利民河北梆子藝術團、雅音藝術團以及天慶宏園京劇研習社的戲曲愛好者們紛紛踴躍參與演出。這些團體和劇社,在衡水市的戲曲領域都有著深厚的底蘊和廣泛的影響力。他們的參與,使得此次演出集結了河北梆子、京劇和評劇等多個劇種,真正實現了戲曲藝術的大融合與大展示,為廣大市民朋友帶來了一場 “家門口”的戲曲文化饕餮盛宴。
演出尚未開始,劇場外便已人頭攢動,觀眾們懷揣著對戲曲的熱愛與期待,早早趕來排隊入場。待演出正式拉開帷幕,現場座無虛席,連過道上都站滿了熱情的觀眾。演出過程中,精彩連連,高潮迭起。觀眾仿佛置身于一個多彩的戲曲世界,隨著演員們的精彩演繹,時而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劇情之中,時而為演員們精湛的技藝歡呼喝彩。在這里,觀眾不僅能欣賞到《穆桂英掛帥》《大登殿》《狀元媒》《紅燈記》《婁山關》《江姐》《沙家浜》等多部經典劇目的不同選段,還能充分領略到同一劇目用不同劇種所表現出來的多樣藝術魅力。
以《穆桂英掛帥》為例,河北梆子版本的演繹,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將穆桂英掛帥出征時的豪情壯志展現得淋漓盡致。演員那嘹亮的嗓音,仿佛穿越時空,讓觀眾真切感受到了穆桂英的巾幗風采與家國情懷;而京劇版本的《穆桂英掛帥》則盡顯大氣磅礴,從舉手投足到唱腔韻味,都彰顯著京劇這一國粹的獨特魅力,演員們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藝,將穆桂英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演員們的表演充滿了真摯的情感,他們將自己完全融入角色之中。唱腔時而婉轉悠揚,如同山間清泉,在觀眾的心間流淌,訴說著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時而雄渾有力,恰似黃鐘大呂,震撼著觀眾的心靈,展現出角色的豪邁與堅毅。他們將每一個經典戲曲都演繹得淋漓盡致,把各色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無論是忠肝義膽的英雄豪杰,還是溫柔婉約的閨中女子,亦或是狡黠奸詐的反派角色,都在演員們的精彩詮釋下,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觀眾眼前。戲曲表演的精華,如優美的唱腔、精湛的身段、巧妙的念白等,都在舞臺上展現無遺。現場觀眾完全沉浸其中,無不在喝彩聲和掌聲中陶醉,他們用熱烈的反應表達著對演員們的贊賞和對戲曲藝術的熱愛。
“以前總覺得戲曲離生活挺遠,這次現場看了,真被震撼到了。演員們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和,都太有韻味了!”一位觀眾激動地分享感受。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前來,孩子興奮地說:“那些漂亮的衣服和好玩的臉譜,太有趣啦,我以后還想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全程由專業器樂演奏老師伴奏。二胡、琵琶、嗩吶、鑼鼓等傳統戲曲樂器,在老師們的手中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它們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為演員們的精彩表演增添了濃郁的氛圍。有了專業戲曲器樂演奏的加持,整個演出更顯中華傳統戲曲文化的獨特氣韻。當演員們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引吭高歌時,器樂聲如影隨形,或悠揚相伴,或激昂烘托,將戲曲的藝術魅力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衡水市群眾藝術館館長鄭廣義表示,戲曲作為中華民族創造的優秀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璀璨瑰寶。此次“戲潤湖城 新年七天樂”活動的順利開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不僅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蓬勃生機、展現獨特魅力,更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春節期間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廣大市民在欣賞精彩戲曲演出的同時,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營造了歡樂吉祥、喜氣祥和的新春景象。
來源:衡水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