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亞軍
前段時間,本田和日產,幾乎板上釘釘,要抱團重組成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但最近,這事兒黃了。
當時,我曾在《時代召喚著中國式洛克菲勒》中說,相比日本,更應該推進汽車業整合與重組的其實是中國。
中國汽車產業雖然強大起來,但具體到企業,放到世界舞臺去看,都還是一群小公司。即便現在很能打的比亞迪,其總銷量排名也都比本田還低。而汽車又尤其是講規模效益的產業——
大也是核心競爭力。
結果,昨天,長安汽車與東風汽車就同時公告,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
日本人想干沒干成的事兒,我們開干了。
中國產業惡性內卷有很多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行業集中度低,企業太多。
我們幾乎每個行業都企業過剩,即便半導體這類還被卡脖子事的行業,也都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行業企業。
企業數量太多,規模水平參差不齊,大家都要吃飯,于是就亂拳打死老師傅,群魔亂舞,卷個不停。這樣的好處是,鍛煉人,長本事。壞處是,大家一起長本事,都有本事之后,還是繼續群魔亂舞,卷個不停。
從國際競爭來看,就更麻煩。因為這不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而是把有限的力量給分散了,不利于國家產業競爭。比如半導體,我們至少擁有超過15萬家行業企業,但這些企業加起來,都干不贏一個英偉達。
集中力量到一個企業去打仗,都不一定打得贏,還把有限的力量分散成幾十幾百股,這每一股的勝算有幾何?如果不能抓緊形成巨頭作戰,一直是一堆中小企業跟人打,很多仗,我們或許永遠也打不贏。
如何讓企業少一點,如何讓巨頭企業誕生呢?
無外乎兩個辦法:
一是持續卷拼命卷主動卷,讓市場在血流成河中出清,卷到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要死不活,自然也就卷死一大批,然后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剩者為王,勝者為巨了。
一是兼并重組,合力做大做強。
相比放任內卷,兼并重組,合力做大,既有利于更快形成巨頭企業參與世界競爭,也能已經投入的產業資源包括人力得到更有效利用,而不是被卷死卷殘內耗掉。
這兩個辦法中間,我們要怎么走,答案已經是很明顯了。
要:
兼并重組,合力做大做強。
去年下半年以來,從最高層到相關部門,尤其證監會,一直在強調加快產業整合,并購重組,而且不斷有新的舉措和案例。
如今復工沒幾天,兩大央企巨頭傳出這么大的消息,這意味著,并購重組將被更猛烈的推進。2025將是中國經濟的整合大年。
這是中國經濟攥指成拳,合力致遠的關鍵和重要一步,但它也注定會有一場場陣痛,很多我們熟悉的名字都會被抹去。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