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幾天,百色祈福高中的一位物理教師兼班主任涉嫌性侵學生的案件迅速變成熱搜。這件事情過后,也有人分析這位不幸女生的命運的原因。特別是缺乏原生家庭的完整的愛(父母早年離異,父親常年外出打工),導致當事教師通過某些生活細節或教學細節上的關愛,就可以輕松將其俘獲。所以呢,又是留守家庭惹的禍。(全文完)
主要原因是報案人提供了大量實證資料,比如當事女生的聊天記錄,當事女生的日記,日記曝光出了一位教師與學生的不正常關系。
第二,當事女生疑似被精神控制(PUA),即自認為是受虐狂,一方面似乎心安理得地接受老師的性虐待,另一方面又在懷疑自我,一方面懷疑自己受到了迫害,另一方面又懷疑自己與老師之間是愛情關系。
第三,當事女生就是帶著這種自我懷疑,壓抑與抑郁,最終還是憑著自己的天賦考上了上海某著名院校,但是不幸的是,無法走出噩夢,最終還是走上了輕生道路。而當事教師,也在持續接受網絡的審判,不少人站出來指出自己當你也差點淪為他的虐待對象。
這么說自然有些道理,但是環境不是個人成長的決定因素。案件中主要還是高中生思想概念不成熟,或者說三觀不確定,導致無法區分鑒別正常的愛情與扭曲的愛情,無法區分正常的性關系與性虐待。而這些知識恰恰需要當事人自主學習得到。
這就提出了問題,當前學校,尤其是中學教育對于性教育、交往教育是匱乏的,這種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區分正常交往與非正常交往;讓學生學習如何進行正常交往、抵制和反抗非正常交往。
至少學校可以提供這種選修課,讓那些無法從原生家庭中獲得這種知識的學生得到益處。
就本案而言,當事女生是很容易識破老師的機關的。只要一聲呵斥或是一聲高聲求救,就可以避免自己在教學樓遭受這種性侵。
另外還可以選擇報警。
這些至少可以避免傷害進一步重復和加深。
至于學校對于教師的管理問題,通常都是采取問題追究制度,即事后諸葛亮。在無人舉報的情況下,一般管理很難跟進。平時最多搞些反面案例警示而已。
不管怎么說,悲劇就是悲劇。
重要的是,如何進一步避免類似悲劇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