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月11日,廣東清遠。網友發視頻稱一古廟放置立牌,“女士如遇月事請勿入殿堂參拜,以防褻瀆神明”。
三嘉北帝廟工作人員回應稱,生理期的女性可以進道觀外圍參觀,但是不可以上香,擔心這些女子會帶走不干凈的東西,立牌內容沒有恐嚇針對之意,只是起到提示的作用。云云。
你明明寫著“以防褻瀆神明”,卻又解釋說擔心女子“會帶走不干凈的東西”,前面替神明著想,后面又替人間著想,這矛盾的說辭,誰能解釋?
另外,會帶走哪些不干凈的東西?我所接受的學校教育,我所接受的社會教育,都沒有這方面內容,這三嘉北帝廟能不能教我一次?
2
2月11日,廣東佛山一公司發布《如廁管理規范》,稱為提高效率、整頓工作態度,依據《黃帝內經》,規定了最佳如廁時間,如在規定時間之外,小號如廁不得超過2分鐘,違規罰款100元。特殊情況下,可以找人力資源部申請無薪如廁。
面對質疑,涉事公司也回應了,目前是試行,本意是讓大家在合適的事件上廁所,不是強制。
我以為,貓走不走直線,完全取決于耗子;什么時間上廁所合適,完全取決于腸子,決不會取決于什么《黃帝內經》!
出臺這樣的規定,只能說這家公司的某人,壞了腸子!只有在監獄才會有這樣的規定。
3
這兩件事有什么聯系嗎?有。別誤會,雖然同屬人的生理需求,但我要說的聯系不是這個。真正的聯系是:文化糟粕在沉渣泛起,而且招搖過市。
我不是反對上香。當然如果是黨員,應該遵守組織紀律,廣大群眾祈福還愿,誰也干涉不了。
我反對的是裝神弄鬼,扮成神明。
有人會說尊重傳統文化,沒錯,是要尊重,不過我要追問一句,尊重哪個時代的傳統文化?是漢唐的呢,還是宋代的呢,或者是明清的呢?
寺廟道觀等地不許女士進入,歧視女性生理期等等,這是明代以后的事。
可是《紅樓夢》里那清虛觀,賈府從賈母以下,帶著媳婦姑娘丫鬟一大幫去祈福,那張道士可沒舉個牌子,或者問問鳳姐有沒有身體不舒服!
《水滸傳》里的潘巧云,就是借口給死去的前夫做道場,到寺里還愿燒香,其實是跟和尚裴如海廝混,可見水滸故事流傳時,女士進入寺廟,根本沒有障礙。
不管是佛是道,自古的總體趨勢是貼近“人”本身,否則誰理會他們那些深山里的修行?又哪來的香火錢?
高僧大師是有一大批的,但是佛教道教從來也沒有脫離社會變化,這種世俗化傾向自古有之。
宋代文化是一個巔峰,像蘇軾的儒釋道雜糅,于是誕生了一個智慧的蘇東坡。
蘇軾經常和佛教界人士往來,一幫俗人經常到寺廟里喝酒填詞唱和。一次吃飽喝足,蘇軾說“偷得浮生半日閑”,老和尚說:居士你是過了半日閑,可是我為了招待你,準備一日,陪你一日,你們走后,我還得打掃一日!
這些軼事很多都是佛教人士編的,不為別的,沾點文化,貼近人間,有點煙火氣。
如今拿著傳統文化來說辭的,我建議和尚道士都不許乘汽車,不許用手機!
4
文化糟粕一旦和權力沆瀣一氣,那破壞力是驚人的。
比如拿《黃帝內經》當幌子來收拾職工。巧了,《哪吒2》里,哪吒在玉虛宮要上廁所,卻找不到,于是在承接玉露的盆子里爽了一下,無量仙翁當玉露喝了,感覺味道很濃郁,告訴從此按照此法炮制!
無量仙翁說了,他有一百種方法整死哪吒,可是竟然想不到讓哪吒被尿憋死,可見昏聵啊昏聵!
還有清遠的事,西安臥龍寺也發生過,女士穿著裙子不許進,要裹一層才行。
如果這樣的規定大行其道,今后就可以不許女生露著腳,不許女士露出脖子,傳統文化收拾女人,超過一百種方法!
公司也是一樣,老板喜歡中醫,那就上廁所也要依據中醫理論;老板喜歡《老子》,那就員工都得會背《道德經》;那么老板如果喜歡辟谷,是不是員工都不許吃飯?
打著傳統文化的幌子,行專制之實,魯迅發現的叫禮教“吃人”。
文化糟粕和權力媾和,一定會產生很多極端行為,這個決不能允許。解放前有很多反動會道門,都是這種裝神弄鬼起家的。要小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