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
近期,廣州市天河區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進一步提振全區上下“二次創業、勇立潮頭”精氣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奮勇爭先的干勁闖勁開啟新的一年。
“新春第一會”是今年發展的風向標。全新構建“12126”現代化產業體系、力爭全年新引進百億級產業項目3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0個……會上,一系列區域發展新動向密集釋放,打響了天河新一年“經濟大區挑大梁”的發令槍。
今年,廣州提出以“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挺起現代化建設“硬脊梁”。對于天河而言,關鍵之年的“關鍵一招”,落在產業上,成為主動把握未來、贏得長遠的“先手棋”。
“天河將以最強的決心、最大的力度、最實的舉措大抓產業、抓大產業,掀起新一輪產業大發展熱潮。”在天河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天河區委書記譚明鶴鮮明表態。
天河區提出,將大力構建與廣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緊密銜接的“12126”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產業升級夯實經濟基礎。力爭到2030年,形成千億引領、百億競發、梯次接力的產業發展格局。
從構筑產業“路線圖”到本月一系列產業政策密集推出,朝向“12126”現代產業集群,天河拼經濟、優環境、搶開局,發展的藍圖已然起筆。
謀定而動
“12126”新密碼勾勒“產業強、經濟強”新藍圖
當下,天河區已形成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與科創資源集聚的綜合優勢。如何立足這一優勢,勾勒“產業強、經濟強”新藍圖?
謀定而后動。在緊密銜接市“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市賦予天河區功能定位的基礎上,天河提出全力構建天河“12126”現代化產業體系,明確了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現代服務業為依托,服務支撐制造業立市的產業發展總體要求。
“1”是一個總體要求,即堅持產業第一,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現代服務業為依托,服務支撐制造業立市。
“2”是兩個主攻方向,即推動制造業、服務業“兩業融合”,數智化、綠色化“兩化轉型”。
“12”是8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和4個未來產業。其中,8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包括軟件與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時尚消費品、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智能裝備與機器人、智能建造與工業化建筑,4個未來產業包括未來網絡與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具身智能、智能無人系統。
“6”是6個現代服務業,包括現代金融、科技服務、專業服務、現代商貿、文化創意、旅游休閑。
立足家底,抓關鍵產業力量,新舊并進,天河將擦亮“天河科創”品牌,以“數智創新”,培育壯大新動能新引擎。打響“天河服務”招牌,讓“出新出彩”,成為現代服務業的新方位。
挺起“硬脊梁”,錘煉“真功夫”。展望2035年,天河將力爭打造5個千億(現代金融、軟件與互聯網、專業服務、現代商貿、文化創意)、5個500億(人工智能、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生物醫藥與健康、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科技服務)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集群體系,第二產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提升至10%、30%、35%。
打通“任督二脈”,天河將路網為發展“開路”,讓企業匯聚成生機盎然的“產業之林”。天河將“軟硬并重”提升營商環境吸引力,新建打通“六橫七縱”交通主動脈,打造產業生態樣板示范,以最好的資源、最優的服務,全面激活超60萬家企業的動力活力。
今年,天河將全年力爭新引進百億級產業項目3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0個,新增“四上”企業1500家、規上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產業升級夯實經濟基礎。
蓄勢而為
每年投入超10億元支持“12+6”的重點發展產業
加快推動現代商貿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開年以來,從區高質量發展大會至今,天河密集推出一系列產業政策“大禮包”。
“大禮包”的背后,是天河以政策實招切實為產業發展蓄勢的決心。搶抓新賽道、新動能,精準扶持,才能孕育發展新動能。
天河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為全力以赴抓牢抓實“12126”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天河區建立由區領導牽頭抓重點產業的工作機制,形成“一產業、一領導、一部門”的工作格局。同時對于帶動作用強、影響力大、發展勢頭好的重點企業,也建立了區領導對口聯系服務機制。
同時,加快完善關鍵產業組織架構。特別是未來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人工智能、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生物醫藥與健康等關鍵產業,均成立產業發展辦公室。依托5個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及行業主管部門,合力推動各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些年來,天河區出臺一系列高質量發展產業政策,有效促進了天河產業集聚發展,經濟總量連續18年保持全市第一,全國各區(縣)前六,是廣州綜合產業基礎最好、科技創新資源最豐富、高端人才最集聚的城區。
為更好發揮產業政策的引領導向作用,天河區計劃每年投入超10億元,聚焦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培育和壯大,以及傳統產業、優勢產業的鞏固和優化,圍繞“12+6”的重點發展產業及要素資源保障,按照成熟一個出臺一個的思路,加快出臺系列高質量發展產業政策。
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數智創新”,培育壯大新動能新引擎。天河已出臺人工智能、工業軟件以及覆蓋智能裝備與機器人、時尚消費品、生物醫藥與健康的現代都市工業政策。圍繞壯大科創主體,做強戰新引擎。“下一步我們還將再出臺科技創新主體培育、軟件與互聯網、低空經濟、生物醫藥與健康等領域政策。”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黃凱旋表示。
現代服務業,聚焦“出新出彩”,做優做強現代服務業。已出臺現代金融、現代商貿政策,他透露,下一步還將出臺覆蓋科技服務、專業服務的高端專業服務業政策,以及專業服務業中的數字廣告、人力資源、高端法律等政策。
近期天河還將陸續出臺低空經濟、生物醫藥與健康、高端專業服務業、軟件業等一批產業政策。
乘勢而上
突出“科韻路精神”,科技強區再沖刺
今年,天河區將迎來建區4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和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舉辦之年。站在發展新的十字路口,天河全力以赴,步履鏗鏘。
透視天河“新春第一會”,大抓“產業”之外,“科技創新”成為新一年發展的另一個關鍵邏輯。
“打造新質生產力高地。”在“新春第一會”上,從政府到企業,釋放出鮮明的發展決心——強產業、重科創,向新而行。
天河區高質量發展大會的舉辦地,正是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這里所在的環五山創新策源地,是全省“智力密集度”最高的地區,也是大灣區最具“硅谷”氣質的片區。
會場外,機器人、無人機、雷達產品秀出天河科技創新的“硬肌肉”,會場內,一批在天河創業發展、工作生活的科學家、企業代表發言鼓勁兒。
科技創新是天河的金字招牌。近幾年,天河緊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堅定不移抓創新,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資源向新質生產力集聚。
在這一科技創新的競速賽、耐力賽上,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
提振精氣神,才能下好產業“先手棋”。天河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科韻路精神”被多位企業家提出,從五山科技街的創業火種,到享譽全國的“科韻路精神”,再到燎原全區、全市的創新基因,成為天河在“關鍵之年”再出發的新動力。
“天河是小鵬的起點,更是發展的重點。”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小鵬表示,今年是自己在天河學習創業的第30年,從華南理工大學到科韻路,再到天河智慧城;從大型軟件,到移動互聯網,再到AI汽車,很有幸見證并參與了中國科技高速發展的30年。
天河將突出“科韻路精神”,充分釋放資源優勢、創新潛力,實現從“科技強”邁向“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同時加快軟件與互聯網、智能裝備、生物醫藥與健康等新興產業集群建設。
下好先手棋,需要進一步筑牢創新根基。未來產業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創新而形成的產業,發展未來產業的根本出路是科技創新。
目前,全球各國都在積極布局未來產業的發展,以搶占科技和產業的制高點。天河全新的產業密碼中重點提到了4個未來產業。
在發展未來產業上天河有哪些優勢?又將有哪些具體措施?天河區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當下,天河初步形成“一核兩區多極”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未來3年將提供科創載體超800萬平方米、高標準工業廠房超200萬平方米,可為產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對于四大未來產業發展,天河將主要在加強創新主體梯度培育、完善科技成果轉化路徑、優化創新生態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謀劃發展未來產業。謀劃出臺創新主體梯度培育專項政策,健全“從初創到上市”的培育鏈條,促進企業成為規模貢獻、研發投入、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創新應用的主體。
來源: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
以上新聞內容來自官方媒體渠道,不作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