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有緣,等待自會讓一切花開結果;如若無緣,就掩埋思念與記憶
年少時,當我們聽人說「我等你」,總覺得這是件很浪漫的事,后來的我們真正開始了等待,才發現一切并沒有那么簡單。
室友大樹和他的女朋友元元從高中就在一起,可惜因為走向不同的大學,開始了漫長的異地戀。
談異地戀的人就像手機養了個寵物,機不離身。
讀大學的這些年,大樹幾乎時刻都在打電話。他會邊走路邊跟元元通話;邊看電視邊打電話跟她討論劇情;甚至就算大冷天的時候,當我們都已經早早熄了燈準備睡覺,他還會偷偷床上爬下來,穿著單薄的睡衣跑到宿舍樓下打電話。
別說旁人,也許連他們都說不清到底講了多少電話,但是唯有一句話最常聽大樹掛在嘴邊:
我等你。
「元元,我們學校里竟然有一片向日葵花田,等你來了我們去那里拍照」
「元元,別難過,等放寒假了,我們就見面了」
「元元,你放心去忙,我等你。」
我再也想不到任何一種戀愛關系,能像異地戀這樣把「等待」演繹得如此深刻。
大樹是我們寢室里最會賺錢的人,但最節儉的也是他。每次去找元元都要大包小包的帶很多禮物過去,把省下來的錢都花在了鐵道部上。
有時候我們這些室友很不能理解他和元元,明明都是自身條件很不錯的人,在大學里有那么多人追,其實只要換一個人就可以享受到最舒服的陪伴,可是偏偏選了這一種既不被人看好又辛苦的戀愛方式。
我說大樹,你每次等這么久,就為了幾天,至于未來,你還要等得更久,你不累,不心塞嗎?
大樹伸著懶腰說,累啊,但是不心塞。只要一想到再堅持一段時間,就不用再異地了,所有的等待就都有意義。
然而,現實中所有的等待,都不一定會有結果。
后來,元元畢業之后還是因為現實的壓力,決定去美國留學三年。元元走得很趕,臨走前只轉告大樹,不要再等了。
感情這種事最難預測,即使我們做好了最糟的打算,卻也難以預料真正發生時的感受。畢業那陣子,大樹到處和人告別,卻唯獨無法和最想見的人說聲再見。
相愛的時候,我們總喜歡把等待當作約定,幾乎所有的電視劇里都會有這樣的梗:「請等我一杯咖啡的時間,我就來」「請等我做完這件事,我就去陪你」「請再等我三年,我就去娶你」。
可是后來呢,我們都等到了約定實現的那一刻嗎?
畢業找工作那陣子,許多人都在鬧分手,絕大多數的原因都是因為怕異地。寢室中,另一個室友想讓他女友和他一起去大城市發展幾年再回家,而對方堅持想先回自己家鄉等他回來。
室友對他女友放了一句狠話,「等待太虛無,要么一起走,要么分。」
我們在吃散伙飯的時候,都覺得這個室友說的太殘忍了。但室友也有自己的理由——「就是因為看到大樹現在這樣,才更不相信等一個人能有什么結果。」
正如顧城有句詩寫道:為了避免結束,我們避免了一切開始。
我們問大樹,如果當初你知道等待最后沒有結果,你還會等嗎?
大樹笑了笑,「會啊」。
路之所以難,就是因為受到的現實威脅多。幾乎每個異地戀的人都知道這種戀愛走到最后的幾率小,世事難料這一點,他也一開始就明白。畢竟是親密的愛人,就算最后再怎么瞞,他怎么可能不會有預感呢。
盡管如此,他還是忍不住去等。
并不是因為覺得一定會等到她,也不是想拿約定綁架對方抑或換取什么。
只是因為當我們認定一個人的時候,等待就會像身體需要心跳和血液一樣,讓我們毫無意識地等下去,所以我等你;
只是因為在這漫長的時光里,那個人是我們所有感情和思念的歸宿,所以我等你;
只是因為是你,所以我等。
若你猶豫著要不要繼續等的時候,多半不是現實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心里沒有認定他。
等待從來不是一種約定,也根本沒得選擇。
等待亦是愛情本身。
不是所有的愛,都要通過牽手來證明。
雖然元元和大樹在一起的時間算起來,似乎一年都不到,但是正因為等待的漫長,他們才比常人更加用力地去愛著對方,即便畢業了沒有走到一起,大樹也從未認為這些等待是在浪費時間。
等待的這幾年,大樹一直在成長。
大樹和元元一起開的平面設計室,在學校里一個月就賺了好幾萬,他們旅游的經費都是由此而來,他們也因此去過不少地方。
還記得初次見到大樹的時候,還覺得他脾氣很沖,竟然敢頂撞輔導員,對周圍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我也常常看到他會在主動幫陌生的人提行李。他開心的時候拉大家一起吃飯喝酒,難過了,也會笑一笑。
還有很多變化的地方,去健身,學攝影,看畫展都因元元而起。
大概因為元元出現在他人生最快速成長的幾年吧,大樹所有的興趣甚至養成的性格都有元元的影子。
畢業之后,因為專業的相同,我和大樹正好在同一個城市繼續成了室友。大樹依舊習慣一周去三次健身房,周末背上單反拍拍照,我納悶他在給人拍照的過程中明明認識很多模特,卻為什么還單身著。
有一天,借他手機看天氣時才發現,原來他的手機里還設置著美國的天氣。
大樹跟我說,剛分開的那幾日,一想到六年間每天都在說的晚安,突然有一天不能再和元元說了,就悲從中來。不知道花了多長的時間,慢慢適應一個人了,但只要她一個朋友圈的動態,只要身邊出現一點類似她的畫面,心里還是會穿過千山萬水地想起她。
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留在我們生命的烙印里,無論我們的習慣還是性格都有他們的影子,所以那個人注定無法被遺忘,也談不上放下。
我們只能伴隨著思念,一邊忙碌生活,一邊在時間之外等她。
不由自主,也無法解釋。
大樹這一等,一不小心就過了三年。無關承諾,也非孤注一擲。
他跟我說,其實他都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原來自己已經等了三年。
最初我們和大樹自己都以為,工作的穩定下來后會相過幾次親,然后時間差不多了就馬上結婚。然而,事實是他接觸過其他人,但還是沒成。直到元元回來后,機緣巧合,他們重新見面,沒過多久就結婚了。
我們感到很驚訝,卻也覺得很正常。
通常現實讓我們記住的等待,大多是付諸光陰,卻郁郁而終。我看過太多將「等待」綁上其他目的人,一旦最后等不到想要的結果,幼稚得就像小孩子得不到玩具一樣鬧脾氣,或者如電視劇里失戀的角色,等不到就會哭得死去活來。
但對于大樹來說,就算最后元元沒有回來,我們也都相信他能找到真愛。
真正美好的等待,是不執著結果,也不囿于承諾,是在漫長的時光里,心里安靜美好地住著一個人,Ta沒有造成生活與成長的阻礙,Ta只是讓悲傷與思念,都有了可以當作終點的歸宿。
若最后你能回來,風雨流年我只當恩賜;若歸期無望,就讓我飲去歲月山河,變得更成熟。
命中有緣,等待自會讓一切花開結果;無緣也罷,就讓等待成為掩埋思念與記憶的土壤。
終于一天,淚水會洗凈傷口,時光會照耀明天,回頭望盡天涯路,我們沒有半途而廢,也沒有對自己說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