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2月14日訊(記者 王涵藝)2月13日,聯合利華發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和年度財務報告。
財報顯示,2024全年,聯合利華全年銷售額達60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620億元),同比增長1.9%,基礎銷售額增長4.2%;但營業利潤同比下滑3.7%至94億歐元,凈利潤更是縮水10.8%至64億歐元。
這一“增收不增利”的格局,反映出全球通脹壓力下成本攀升與市場增長放緩的雙重夾擊。
圖片來源:截自聯合利華財報
分季度看,第四季度銷售額142億歐元,同比微降0.1%,但基礎銷售額增長4.0%,顯示價格調整逐步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利華通過“加速增長計劃”大幅優化成本結構,包括裁員7500人、剝離冰淇淋業務(占營收15%)及出售非核心品牌,目標在三年內節省8億歐元。
聯合利華CEO司馬翰(Hein Schumacher)直言:“我們正在從臃腫的集團轉向聚焦核心品牌的高效機器。”
業務板塊分化:美容與健康領跑,冰淇淋成“棄子”
具體看來,聯合利華重組后的五大業務板塊呈現出較為顯著的分化。
美容與健康業務全年增長7.1%,成為最大亮點。夏士蓮、多芬等護發品牌實現雙位數增長,高端美妝品牌Tatcha和Hourglass在美國市場表現強勁,推動毛利率擴張280個基點。
個人護理與家庭護理增速墊底,個人護理業務僅增0.6%,依賴除臭劑與口腔護理的傳統品類面臨創新瓶頸。
值得一提的是,冰淇淋業務銷量下滑1%,中國市場的疲軟,冰淇淋銷量拖累全球,成為剝離該業務的直接導火索,聯合利華方面稱,預計2025年底完成分拆。
這一分化也印證了聯合利華的“瘦身”邏輯,砍掉低效業務,集中資源于高毛利、高增長的美容與健康賽道,同時通過品牌高端化,如Liquid I.V.功能飲品入華,搶占消費升級紅利。
中國市場:失速中的“危”與“機”
分地區看,中國市場成為財報中最刺眼的短板,全年銷售額錄得中個位數下滑,冰淇淋、個人護理等主力品類增長乏力。
究其原因,消費信心低迷、本土品牌崛起,如完美日記、花西子及電商渠道變革,讓傳統外企的“大品牌+強分銷”模式逐漸失靈。
但危機中亦有轉機,司馬翰在財報中坦言:“中國仍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但增長邏輯已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深耕’。”
在高端化突圍方面,聯合利華加速引入Hourglass等高端美妝品牌,并通過拼多多等新渠道觸達下沉市場,飲食策劃業務逆勢增長兩位數。
針對組織重構,中國區總裁陳戈上任后,推動“區域決策權下放”,強化本土化產品創新,如針對亞洲膚質的護膚線,試圖彌合總部戰略與本土需求的鴻溝。
同時,2024年聯合利華也在努力進行電商轉型,財報顯示,其在華電商渠道占比提升至35%,計劃通過直播電商與社交營銷重塑品牌年輕化形象。
業內專家認為,聯合利華的2024年財報是其主動求變的宣言。“能看出轉型陣痛期的戰略賭注,但其實也是傳統快消巨頭在全球化變局中的縮影。”
剝離非核心業務、押注高端化與新興市場,能否對沖中國市場失速的風險?
資深美妝專家告訴藍鯨新聞記者,答案或許藏在兩個關鍵變量中:其一,本土化創新的速度能否超越消費者“喜新厭舊”的周期;其二,組織架構的“敏捷性”能否真正適配碎片化的新零售生態。
這場賭注的結局,將決定聯合利華能否在下一個十年守住“快消帝國”的疆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