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人工智能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銜接,北京市密云區職業學校于2月15日開展“AI賦能教育教學創新與深度融合”校本培訓。本次培訓特邀三位教育信息化領域專家和老師進行專題授課,通過理論講解與案例剖析,助力教師把握AI技術賦能教育創新的實踐路徑。
教務處副主任鄧立娜主持本次培訓,全校教職工全程認真學習。
超星集團課程建設專家劉宏瑋以《人工智能引領職業教育課程建設智慧化創新發展》為題,聚焦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與專業建設創新。他結合“啟明星”專業建設系統,解析專業圖譜構建、崗位需求匹配及多維評價機制,并圍繞“智識圖譜+任務引擎+智能體”智慧課程三要素,提出“雙師協同育人”“自適應課堂形態”等策略,強調通過數據驅動實現教學資源精準適配,為職業院校專業升級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密云職業學校數控專業室副主任、區級骨干教師楊和安結合教學實踐,作《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革新》主題分享。
楊和安副主任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實用的案例,帶領全體教師現場運用通義、騰訊智影、Kimi等AI平臺,制作視頻、圖像、PPT、圖表等,教師們邊聽邊運用,掌握了很多實用的工具和使用方法。
北京師范大學“數字學習”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玨教授則以《AI時代教師必備教學技能》為題,深入剖析教育者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他通過實操演示AI工具輔助備課、學情分析、個性化作業設計等環節,提出“教師需從知識傳授者轉型為學習設計師”,并呼吁構建“AI+教師”雙核驅動的教學新模式。
本次培訓通過“理念更新—技能實訓—場景落地”三維推進,強化了教師對AI技術的認知與實踐能力,學校將以“特高”專業群建設為契機,持續完善“AI+教育”創新生態,通過組建跨學科教研團隊、開發校本智能教學資源庫等舉措,推動職業教育與人工智能的深層次融合,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